第九章 試辦洋務 六、海軍衙門和頤和園工程攪到一起了

第二天吃中飯的時候,秋菱當著桑治平的面告訴兩個兒子和媳婦:主考大人原來就是失散了三十年的表哥,想不到在香山居然親戚重逢。秋菱叫他們一齊向表舅磕個頭,認了這門親。念礽聽了,喜從天降。他對桑治平正是感恩不盡的時候,不料這位恩人竟是母親的表兄,從此恩人和表舅合為一人,更是情上加親了。耀韓覺得很是稀奇,好像正應了「天下之大無奇不有」的古話似的,奇事眼睜睜地就在自家出現了。只有兒媳春枝心存幾分疑惑。昨天吃飯的時候,她就發現婆婆的神色不大一般,特別是婆婆突然流淚離席,這個舉動也很特別。夜晚,她隱隱約約聽到婆婆房間里整夜都有人在說話。這些加起來,憑著女人的直感,她覺得這位主考大人與婆婆的關係決不會如此簡單;但這事非同小可,不能亂懷疑,況且婆婆一向對自己很好。婆婆年輕守寡,這些年來春枝眼見婆婆規規矩矩、清清白白的,無一句閑話給別人說。春枝沒有對丈夫說出自己的懷疑,而且告誡自己,今後永遠也不能說。

於是,念礽、耀韓夫婦一齊起身,然後跪下,喊一聲表舅,再向桑治平磕了一個響頭。桑治平再一次細細端詳念扔的時候,覺得除開那雙眼睛像秋菱外,其他的一切,都像二十多年前的自己。平空添了一個親生佳兒的桑主考,一時間真有此生再無所求的滿足感。

磕過頭後,大家是一家人了,一頓飯吃得熱熱火火、團團圓圓。桑治平在陳家一住五天。五天里,他和秋菱互相說了許多別後的經歷,兩顆深受重創的心都得到了彌補,彼此都有一種青春重返的感覺。一天下午,念礽和耀韓夫婦都不在家的時候,桑治平叫秋菱把那二十四雙棉鞋都拿出來。在秋菱的面前,他將每一雙鞋都在自己的腳上穿了一下,在屋子裡走了幾步。秋菱坐在床沿上,看著桑治平來來回回地走著,心裡得到極大的欣慰。

桑治平說:「這二十四雙鞋我都背回廣州去,慢慢穿。」

秋菱想了一下說:「不要帶走了,就讓它們一直留在我身邊吧!既然每一雙你都穿了,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說實在話,這鞋子穿不穿都不要緊,只要你知道我這些年來的心意就足夠了。」

「正是因為這是你的心意,我是一定要帶回去的。」

「聽我的,不要帶。」秋菱淡淡一笑,「你一下子帶回這多棉鞋,嫂子會覺得奇怪。何況廣東暖和,隆冬季節也不要穿棉鞋。知道離別後,你想我念我,四處尋找我,我就心滿意足了。我的心思沒有白費,鞋子放在你那兒,還是放在我這兒,都是一樣的。仔細想想,還是不拿走好些。」

「好。」桑治平理解秋菱的良苦用心,說,「那我就帶一雙回去吧。」

第六天一早,桑治平帶著一雙棉鞋,與念礽一道離開了秋菱和耀韓夫婦,坐著小火輪,當天晚上便回到廣州。

招賢榜為兩廣總督衙門招來六十餘名各種洋務人才,陳念初和他的幾個美國留學同學,協助蔡錫勇將這六十餘名人員按其專業特長予以合理安排。有了這批人才進去後,黃埔造船廠、廣州機器局、廣東水陸師學堂都大有起色。陳念礽向張之洞建議,在廣東興辦一個煉鐵廠,自己冶鍊鋼鐵。張之洞欣然贊同,要蔡錫勇、陳念扔擬出詳細計畫出來;又撥出專款,讓他們從美、英等國購買器械。

這時,京師海軍衙門正式成立,醇親王奕譞以皇帝本生父的尊貴地位出任中國第一任海軍大臣,名曰總理海軍事務大臣。海軍衙門的主要官員們,根本無需奕譞煞費腦筋物色,慈禧早有安排,奕譞提供的會辦大臣名單不過供她參考而已。由軍機處發布的名單是:慶郡王奕劻、直隸總督李鴻章、正黃旗漢軍都統善慶,至於奕譞本人所推薦的曾紀澤,則排在海軍衙門大臣中的最後一名。

奕劻乃乾隆帝第十七子慶親王永磷的孫子,父親綿性為永磷第六子。綿性的侄兒奕綵因服中娶妾被革去郡王爵位,綿性慾以行賄來襲爵,事發,被流放盛京。綿性自知再無出頭之日,便把兒子奕劻過繼給無子的綿為。過了幾年奕綵死了,因無弟無子,奕劻被幸運地轉房承襲爵位,初封輔國將軍,繼封貝子。咸豐十年加封貝勒。因為家裡失了勢,奕劻年輕時也便認真地讀了幾年書,也能畫幾筆水墨畫。他家離慈禧的娘家方家園承恩公府近,便常往承恩公府里跑,想盡辦法博得了承恩公桂祥的歡心。又常替桂祥給慈禧寫信,慈禧因而知道了奕劻。到後來奕劻又與桂祥結了兒女親家,於是變成了慈禧的娘家親戚,因而承襲慶王留下的爵位。以宗室子弟靠走慈禧娘家的門子而發達的人,奕劻是一個代表。奕劻傍著慈禧這個大靠山,以後升親王,兼軍機處領班大臣,直至新政時期的內閣總理大臣,權傾一時。此人有小機巧而無治國大才,更由於他的貪財好貨而將國事政局弄得一塌糊塗。這些都是後話。眼下慈禧起用他做海軍衙門會辦,便是上監督奕譞,下監督李鴻章,將海軍衙門完全控制在自己的手裡。而善慶,則是慈禧為奕劻所安排的助手,操縱海軍衙門的實際事務。

海軍衙門成立後發出的第一道公文,便是要各省捐款共襄海軍大業。張之洞有言在先,不便食言,便帶頭捐款三十萬,但其他各省並不踴躍。此時,清漪園已由慈禧親賜頤和園之名,在內務府大臣恩良的掌管下,大張旗鼓地開工了。奕譞對恩良說,光緒十五年元旦皇帝親政,頤和園務必要在光緒十四年秋天完工,以便太后歸政後住到園子里頤養天年。太后有個舒心的地方住,皇帝才能安心治政。恩良領了這道旨意,加緊督辦園工也便有了更充足的理由。

就這樣,中國近代史上最有名的兩大工程——海軍和園工便攪在一起了。於是,一樁樁關於海軍和園工之間經費模糊不清的傳聞,便由京師傳到廣州,傳到各省,令張之洞和所有關心海防的封疆大吏們憤懣焦慮,憂心忡忡。

受命海軍會辦大臣之初,李鴻章很有一番壯志。自從同治九年以來到今天,李鴻章在直隸總督的位置一坐二十個年頭,成為有清以來督撫任期最長的封疆大吏。直隸為京師所在之地,向為全國疆吏之首。因而實際上,李鴻章做了二十年的督撫領袖。以淮軍起家的李鴻章既深知兵權於人臣之重要,也深知軍事於一國之重要,作為擔負國家對外防務重責的大臣,在塞防與海防之辯中,鑒於西洋諸國多以船炮強行攻破國門和東洋日本日漸崛起的局面,李鴻章認為海防重於塞防,主張大力加強沿海防務。直隸所屬的渤海灣有被英法聯軍野蠻闖入的慘痛教訓,故而李鴻章對北洋水師十分重視。沈葆楨任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時候,曾提出一個每年各省協濟海防四百萬的計畫,他生前未及看到此計畫的實施。前年曾國荃出任兩江總督,在李鴻章和曾國荃的強烈要求下,此計畫開始實行。北洋歷來重於南洋,南洋又重於福建,故這四百萬銀子,北洋佔了一半,南洋又從剩下的一半中提取三分之二,其餘的則歸於福建。李鴻章又從直隸藩庫中擠出一些銀子來,連同這二百萬一起都投入了北洋水師。他向西洋訂購鐵艦,又高薪聘請洋人做海軍軍官和技師。他一心想把北洋水師建成世界一流的海軍,但苦於銀錢短缺,眼睜睜看到德國、英國造出了時速更快、戰鬥力更強的軍艦,但北洋卻無力購買,只得望洋興嘆。

現在好了,太后同意辦海軍衙門,可以藉此大好機會,多要點銀子為外海水師,尤其為北洋水師多置些裝備。李鴻章把他的北洋水師中的中外艦長技師們召來,花了七八天時間擬就一份詳細計畫,其中包括購買最新鐵艦十五艘、鋼炮三百座、炮彈六千發,聘請洋技師一百名,修築炮台十座,在大沽建渤海水師學堂等內容,共需白銀五千萬兩。

醇王看了這個計畫後,連聲叫好。他想,讓李鴻章去努力辦,一旦辦成,中國海軍便是世上最強大的海軍,本王便是世上最有力量的海軍大臣。有這樣一支海軍掌握自己的手裡,還怕誰敢跟我過不去?

奕譞興沖沖地將這份計畫呈給慈禧。慈禧看後,冷笑一聲:「李鴻章的胃口也太大了,一個單子就五千萬,戶部一年收多少銀子?園工又停了,閻敬銘說戶部拿不出一兩銀子來。你自己瞅著辦吧!」

奕譞碰了這個釘子,頭上直冒汗,說出的話都不太連貫了:「是,是,五千萬,拿不出,那就分年辦,或者年年辦,慢慢辦。」

慈禧見奕譞這個樣子,又好氣又好笑。她也覺得拿園工和海軍比,又會讓那些台諫清流做文章有把柄了,於是將語氣緩和:「當然,李鴻章也是好心,急著把海軍辦好,但國家哪有這多銀子呀。你告訴他,一口吃不成個胖子,慢慢來吧。」

「是,是!」

奕譞不敢再多說一句話,急忙退出。他總算把太后的心思摸到了:太后原來並不急於建海軍,她心裡裝著的急務是園子!下午,回到王府的海軍大臣,與上午出門相比,十分興頭已去了六七分!

五千萬的計畫,原封不動地又回到李鴻章的手裡,帶來的只有一句話:「朝廷拿不出這多銀子,慢慢來吧!」

會辦大臣的壯志也從此消失多半。不久,海軍衙門的牌子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