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清流砥柱 四、慈禧欽點張之洞為癸亥科探花

張瑛的祖上在明永樂年間,由山西洪洞縣遷到直隸,後定居南皮縣。明清兩朝,南皮張家都出過不少官員。張瑛的曾祖、祖父均做過縣令。張瑛本人二十歲中舉,但接連三科會試未第。清代定製,三科未第的舉人可以得到一種優待,即這類人再進行一次考試,其中成績一等者享受進士待遇,外放知縣。這種選拔方式,叫做舉人大挑。張瑛即因大挑而放到西南邊隅貴州安化縣,後遷古州同知,積勞擢升興義知府。

其實,相安無事只是表相,內里並不平靜。載澂登基後不久,皇室里便在私下議論一件事了。他們說,懿旨上講俟嗣皇帝生子即承繼大行皇帝為嗣,這裡的意思很含糊。若僅僅只是繼嗣的話,則如同普通老百姓,只繼香火,不繼大統;但大行皇帝的神主今後是要入太廟的,進太廟祭祖只是天子才有的權利,別人沒有,如此說來,大行皇帝的神主今後依然沒有屬於自己的兒孫祭拜,繼嗣變為一句空話。若繼嗣即繼統的話,今後皇上的長子即大行皇帝的嗣子,也即太子,這就犯了大忌。

但出乎慈禧意外,恭王府一點反響都沒有,近支其他王府也不見明顯動靜。廷臣們則認為,無論是立嗣也好,還是立統也好,都是皇室的家事,外人如何能多嘴?過了好幾天後,才有協辦大學士徐桐、刑部尚書潘祖蔭、工部尚書翁同龢等人上了幾道摺子,都說吳可讀此舉不合時宜,為穆宗立嗣一事早有明諭,不應再挑起事端。這些話自然是慈禧所願意聽的,但她總覺得沒有說到點子上。直到看到張之洞的奏摺後,她才滿心欣慰。張之洞逐條回答了吳可讀的挑釁。

老頭子從屜子里拿出一紙信箋出來,遞給張之洞。張之洞雙手接過,看那上面寫了四首七律:

張之洞說:「門生一定會把恩師的訓示刻在心上,一輩子謹記不忘!」

待到同治元年,好不容易進京參加會試時,距中舉已是九個年頭了。因為少年科場的順利,因為九年的意外折騰,也因為有這位狀元堂兄的榜樣在前,從小抱負甚大、自視甚高的張之洞,決心要在這次會試中大魁天下。他極用心地做好八股文、試帖詩,文章花團錦簇,詩句珠圓玉潤。他對高中懷著必勝的信心。他的試卷落到一個名叫范鶴生的房師手裡。范鶴生見到這份試卷激賞不已,認為文筆有《史》《漢》之風,亟力向主考官推薦。卻不料主考官並不賞識,張之洞落第了。范鶴生為之惋惜,親到張之洞下榻的客棧看望。范師是個性情中人。他一面安慰門生不要灰心,明年恩科再來,一面又為科場誤人的歷史和現狀憤憤不平,說到動情處,淚流滿面。張之洞心中十分感激。

一想到這裡,慈禧心頭猛地一亮:眼下近支王公里溥字輩只有載澂的兩歲兒子溥倬,吳可讀的意思是要立溥倬為嗣。如此說來,他是在為老六說話?老六沒有為兒子爭到帝位,現在借吳可讀的老命來為孫子謀帝位?

道光十七年,張之洞出生於父親張瑛的任所——貴州興義府的知府衙門裡。

幾天後殿試對策。策論的題目是:制科之設與國家拔取人才論。這是一場決定進士等級的重要考試。少年得志的張之洞發舒胸臆,不襲故常,恨不得將平生才學和滿肚子要說的話一古腦倒出來。他指出當今人才缺乏,是因為太拘資格,科目太隆,又加之捐納雜駁,魚目混珠,故朝廷下詔天下推舉將才時,應者寥寥。又直言當今天下大患在貧,吏貧則黷,民貧則為盜,軍貧則無以為戰,請求皇上親倡節儉,除積習,培根本,厚風俗,養民生,致富裕。

張之洞只圖直抒心聲之痛快,卻不料作為一篇場中之文,已大大出了「四平八穩」的常格,大多數閱卷官不喜歡這道策論,主張將其列為三甲之末。然而主考官、大學士寶望卻很欣賞。他力排眾議,將張之洞列為二甲之首,即第四名。按慣例,主考官將前十名進呈皇帝,由皇帝親自圈定名次。通常皇帝都不作改動,按主考官所呈上的名次圈定。但剛剛垂簾聽政的二十八歲的慈禧太后,卻不是一般的執政者,她頗思有所作為,並有自己的一套主張。

先是太平軍的北伐部隊進逼直隸,京師震動,寄居親戚家的張之洞無法在京師安心讀書,便離京回到父親任職的興義府。接著,興義府被受太平軍影響而起事的鄉民所包圍,失去了讀書的安靜環境。不久父親病故,他必須守喪三年。喪期滿後,正遇上己未科會試,張之洞正擬參加,孰料他的堂兄張之萬被派為會試同考官,他不得不循例迴避。他的這位堂兄張之萬可不是一個簡單人物,是道光丁未科的狀元。丁未科在近代史上被稱為名科,因為這一科里考中李鴻章、郭嵩燾、沈桂芬等人,張之萬的試卷壓倒這些名流,可見他必有過人之處。第二年,朝廷為咸豐帝三十歲舉行萬壽恩科,張之萬又被派為同考官,張之洞無可奈何地再次迴避。

不料此後的十年,神童張之洞在通往會試的途中卻連遭不利。

康熙這個決定的確非常英明,不僅杜絕了皇子內部的爭奪,也讓皇帝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對諸子進行考察,以便擇賢而傳。無論是對皇室內部,還是對國家而言,這都是有利的。故從康熙之後歷代都堅決奉行,不能改變。

金榜張貼之後,欣喜萬分的張之洞按慣例去主考寶望府上謝恩,寶望遂把慈禧改動名次一事告訴了他。張之洞受慈禧如此重的恩眷,真有肝腦塗地無以為報之感。就是從那一刻起,年輕的癸亥科探花心裡湧出一股強烈的情感:今生今世永遠忠於太后,忠於朝廷,鞠躬盡瘁,報效國家!

十八瀛洲選,惟公薦士誠。

不才晚聞道,因困轉成名。

己賦從軍去,重偕上計行。

天知陶鑄苦,更遣作門生。

滄海橫流世,何人惜散才。

嵌奇為眾笑,湔祓有餘哀。

疊中憑摸索,孤生仗挽回。

朝門多徹喜,應恨不同來。

十載棲蓬累,輪困氣不磨。

殿中今負疇,江介尚稱戈。

一介雖微末,平生恥媕娿。

心銜甄拔意,不唱感恩多。

那麼只剩下一個載湉了。載湉是七爺奕譞的兒子,長得清秀活潑,惹人喜愛。他只有四歲,是一棵剛出土的小苗,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培育。除此之外,載湉還有一個任何人所缺乏的先天優勢:他是慈禧的胞妹所生。因為此,慈禧決定不惜冒違背祖制的風險,也要把載湉抱進宮來。想起十多年來垂簾聽政親握朝綱,王公貴族、文武大臣莫不匍匐聽命,國家大計、皇族事務盡皆聖心獨裁,慈禧心裡得意不已。這個自小便有著強烈權力慾望的女人,把這種風光視為生命的真正價值所在。繼位的皇帝還得有十四年的讀書學習時間,在未來的十四年里,她可以憑藉進一步熟練的政治手腕和愈加鞏固的心腹集團,把昔日的風光展現得更加耀眼奪目。

原來,清朝的建儲制度與歷朝不同。清朝開國之初,原本和歷朝一樣,先立太子。康熙皇帝早年時先立下了太子,後來引起許多政治糾紛,以至於太子立而又廢,廢而又立,諸皇子之間為著皇位爭鬥不已。鑒於此,康熙晚年立下一條規矩:不預立太子。皇帝認準那個皇子後,寫上他的名字秘藏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皇帝死後,將他身上藏的傳位密詔,與從正大光明匾後所取下的名字相對照,由皇室近支親王和朝廷大臣共同驗明無誤後再行公布。

拜謝了主考寶望後,張之洞又來到房師範鶴生的家裡,感謝他的兩度知遇之恩。白髮蒼蒼的范鶴生見到這位英氣勃勃的新門生哈哈大笑,說:「不謝,不謝!若真要言謝的話,我倒是要感謝你。是你的才華和造化,給我這個老頭子在科場上留下一段佳話。我范鶴生平生一無所成,不因為有了你這個門生,後人哪裡會知道我。香濤呀,那天揭開糊名後,眾人見又是你,滿闈歡呼。紛紛向我恭賀,都說這是本朝從沒有過的異事。王少鶴太常說,人生有此之樂,勝過得仙!我聽了這話,愈加高興,寫了幾首小詩,給你看看。」

東太后慈安缺乏從政的能力,從辛酉年起一切大小國事無不聽從慈禧。當慈禧將自己對立嗣一事前前後後的思考告訴她時,對違背祖制這一點,她雖覺為難,但也提不出反對的理由:因為慈禧的考慮是對的。將丈夫傳下來的皇位送給一個血統疏遠的侄孫,她也不樂意;要說違背祖制,辛酉年的兩宮垂簾聽政就是違背祖制的事,作為正宮皇后,她是此舉的帶頭人,時至今日,還只有不提祖製為好。何況,穩固大清江山,這才是第一位的大事,慈安深知慈禧的政治才能和自私本性,讓她的親外甥來坐天下,她必定會如同輔佐自己的親兒子一樣地輔佐他,這對大清王朝來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載湉進宮繼位,事情就這樣定了。實行了兩百餘年、十代一脈相傳的子以傳子的愛新覺羅家法,便由這個出自葉赫那拉氏的女人給中斷了。

載澂不是皇帝,他不受宮中的約束,常常可以回恭王府去,也常常讓王府的下人陪他到市井上遊玩,所以他知道皇宮外好吃好玩的東西多得很。他偶爾也會把這些說給堂兄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