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右派凱恩斯」反對「左派貨幣主義」?——論匈牙利轉軌(之二)

一、「匈牙利模式」的是非之爭

左派政府的「休克補課」與「面向外資全賣光」,大大加快了匈牙利的轉軌進程。按該國一些學者的說法,原來估計要15-20年才能完成的改制,只在8年左右就完成了,而其中一大半又是在1995—1997的三年中完成的。如今誰還能說匈牙利搞的是「漸進模式」?

匈牙利的轉軌不僅步伐快,而且「徹底」,許多西歐國家都認為不宜私有化或不宜為外資控制的部門,如電力、民航、通訊等等也都私有化、外資化了。虧損企業賣了,績優企業也賣了,有些國企設備陳舊無人問津,政府寧肯出資進行部分改造以吸引買者,也要設法把它賣出,這些做法連一些西歐國家也自嘆不如,難怪1996年德國的一位高級官員曾說:「匈牙利的私有化成就使西方國家都有得可學。」 [1]

除快而徹底之外,匈牙利的私有化還做到了兩個「一步到位」:一是公司治理一步到位,沒有經過波蘭式的從ESOP(僱員普遍持股)到MEBOS(經理-僱員買斷)的過渡與捷克式的從投資基金到持股公司的轉換,便直接從西方經理手上進入「現代企業制度」。二是市場進入一步到位,由於企業大多賣給外資,直接進入了國際市場,買主原來的客戶關係與營銷網路均屬現成,不象許多東歐私有企業需要從無到有的在國際市場上大拚殺,備嘗商海學泳的艱辛。這種一步到位地找到「最終所有者」的方式在改造方面的成功,由以下可見一斑:在2000年公布的本年度接受「經濟自由指數」評估的161個國家中,東歐只有兩個國家排在前50名:愛沙尼亞(第22位)、匈牙利(第41位)。如今有許多人認為,這種面向國際資本的「全賣光」政策是匈牙利走出經濟泥潭並逐漸超過近鄰捷克的基本經驗。但也有人認為這種做法副作用較大,從長遠看還是捷克的「起點平等」模式好。也許無論好壞,它作為匈牙利國情的產物,本來就是沒有什麼替代選擇的。

然而在公平、效率與國家利益三個方面,匈牙利左派的這種做法都招致了不少議論。根據跨國機構、非政府組織與研究者的調查,匈牙利轉軌的社會認同明顯不如波、捷,而社會歧見則比波、捷大得多。 [2]

在國家利益方面,匈牙利社會上對「面向外資全賣光」的做法一直就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一部分人及右派政治家對此舉仍心存疑慮、十分擔憂,把國有企業全部賣給外國人,「匈牙利還是匈牙利人的么?」「匈牙利人還有自己的民族經濟嗎?」他們擔心以後匈只能成為西方經濟的原料加工基地和產品銷售市場,無異於淪為它們的經濟殖民地,充其量只能從西方國家在匈的經營成果中分得一杯羹。另外,經濟上的依賴必然導致政治上成為西方的附庸。

但匈「左派」政府認為,乘現在俄羅斯地位相對軟弱提供的歷史機遇,應儘快地在政治、經濟、軍事上與西方發達國家實現一體化,這樣做不僅僅是加入歐盟能帶來經濟上的好處,而且至少從理論上講沒有誰敢於進攻歐盟成員國,這種生存安全感的迫切要求是左中右派、全國上下共同一致的。匈牙利首先力爭在立法方面與歐盟協調一致,這方面它在東歐國家中是最突出的,現在匈牙利90%以上的法規法律達到了與歐盟趨同的標準。匈牙利社會黨政府經濟部長奇坎.奧蒂洛說得坦率,在全球化時代,「市場開放最大的國家也就是經濟增長最強勁的國家」。他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匈實行蘇式計畫經濟,和外部的接觸僅僅局限於和幾個共產黨國家進行被迫與扭曲的合作,結果造成了與世界經濟隔絕的局面,並使本國的經濟永遠處於落後的狀態。而「1990年後,匈牙利向外國競爭者開放了它的經濟,從短期看,匈牙利在這方面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具有重大意義而又積極的結果也隨之出現了。如今,『門戶開放』的益處是很明顯的,外國直接投資起到了一種催化劑的作用,對提高工業生產效率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目前這個國家國內生產總值的大約40%是通過外貿渠道創造的,而且每3個就業機會中就有1個跟出口有關。」 [3] 在加入北約、歐盟的大趨勢下,融入歐洲是早晚的事,何況從歷史上看,東歐如同一個走廊,不是向東就是向西,對外依賴性一直就很強,現在通過私有化過程提前進入歐洲「一體化」應視為好事。他們也願意接受以國外資本為主導的國際分工、在全球化進程中被動定位。從過去接受「大家庭」分工到現在接受西方經濟體系中的分工,反正都是分工,「觀念轉變並不難」。而且未來在大歐洲範圍內,民族國家的淡化是不可避免的。

這種國際融資方式引起的爭論雖然一直沒有停止,但匈牙利政府堅持認為這樣做既符合全球化浪潮,又符合它們這些依附性較強的小國的國情,在轉軌時期最難的是經濟結構調整的制度建設,至於由誰來做這個建設者並不重要。

這場爭論的是非顯然取決於匈牙利以外:全歐一體化進程是不可避免的進步趨勢嗎?如果是,匈牙利這種主動融入歐洲的戰略就是對的。如果歐洲一體化本身是個幻想乃至是個圈套,未來的歐洲仍是民族國家的天下,那麼匈牙利的這種做法就成問題了。就目前的進程看,從歐共體到歐盟、歐元區,從馬斯特里赫特條約到申根協定,歐洲一體化的進程雖有波折,但大勢所趨,總的講還是利大於弊的,歐盟東擴的進程是否能延續這一特性?只能說很有可能,但不確定。

二、效率問題

在效率方面,由於匈牙利私有化的方式和長期穩定的政局(匈牙利三屆政府都是屆滿卸任、如期選舉的,這在東歐國家中是比較罕見的)對外資產生了很大的吸引力,1994年以來,匈牙利的外資一直以每月1億多美元的速度流入,這一點使波蘭和捷克也相形見絀。截止到1995年底,匈牙利共獲外資128億美元,佔東歐國家的43%,1996年外資額增至143億美元,為東歐國家外資額的一半。1997年又增至160多億美元。到2000年中,匈牙利吸引外資總共達210億美元,外資、合資企業2.7萬家。外資的流入和企業出售後一步到位地成了規範化的私有企業,有利於迅速改善經營和增加投資。使匈的企業煥發了新的活力,管理水平提高、大量購買先進技術設備,生產效率有了明顯的改進。1998年匈私有化結束後,在私有資產占多數股份的企業中,有75%的企業盈利,平均贏利率為20%,人均產值比國有資產占多數的企業高30%,而在國有資產占多數股份的企業中,只有40%的企業贏利,平均贏利率僅為7.6%。在外資佔少數股份的合資企業中,1996年總的來說尚處在虧損狀態,而到1997年後已經轉虧為贏。這些情況表明,私有化後企業的生產效率有了較大的提高。由於外資購買企業後的改造資金不斷注入,生產的結構性轉換比較順利,匈牙利的經濟開始從1994年谷底中走出來。1997年後至今連續四年增長率4%以上,其增長的關鍵是工業生產出現了劇變後前所未有的發展,特別是機械工業,由於外資大量進入,它的生產增長竟佔到國民生產總值增長部分的3/4。

如果以本國公民持股為主的捷克與匈牙利比,則匈牙利的做法在前期比捷克的爭議大、認同困難、付出的代價也多,但1997年至今,匈牙利私有化企業的公司治理水平與市場運作能力比捷克的IPF管理之下的企業要更勝一籌。之所以能如此,與匈牙利私有化進程中強調效率原則有關。匈私有化雖把出售國有企業平衡財政虧空作為重要考慮,但並非一味追求賣錢越多越好。在高賣價與企業遠景承諾兩者發生矛盾時一般以後者優先,是匈牙利私有化的一項重要原則。為了通過出售國有企業,使其新主人能大量追加投資、更新設備、改善企業管理、引進新技術、開闢新市場和擴大出口,以此使整個國民經濟保持旺盛的活力,匈在私有化設計中,不管是公開拍賣還是秘密招標,都把投標者提出的購買企業後的發展計畫看作最重要的條件,優先使那些準備大量投資改造舊企業的購買者中標。企業購買者在成交時必須在協議中就以後的投資步驟做出具體保證,並要嚴格遵守,否則將按違約論處。例如,布達佩斯四星級的「論壇」賓館94.91%的股份於1996年8月被售出,售價為4950萬美元。其買主——世界著名的環球賓館集團就在合同中明確規定,將再投資1100萬美元對該賓館進行改造,使其在3年內進升到5星級賓館。

為了優先使對企業長期發展有利的投資者買到企業,私有化部門出售國企時不僅注意競標者的報價,還仔細研究其經濟實力,慎重考慮從發展角度看企業落入誰的手中更有前景。這樣資金雄厚的西方大公司很容易獨佔鰲頭。私有化部門有時採取秘密招標的方式,也是出於要給企業挑選最有利於其長期發展的買主考慮。秘密招標時,私有化部門僅在自己選定的合乎要求的購買者中競標,中標的最重要考慮是企業發展的遠景目標。1996年出售的陶烏魯什橡膠公司90%的股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