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民族主義:雙刃劍下的血腥悲劇——南斯拉夫—科索沃問題的由來

素有「火藥桶」之稱的巴爾幹地區在後冷戰時代又一次成為歐洲乃至全球關注的焦點。隨政治劇變而蔓延於東歐的民族主義幽靈使這一地區舊體制下的所有多民族聯邦國家都發生了解體過程。但捷克與斯洛伐克實現了友好的「協議離婚」;民族、文化組成最複雜、舊仇宿怨也最多的蘇聯基本上和平解體後還留下了「獨聯體」這一協作關係,這在歷史上超大型集權帝國的「善後」中是僅有的一例。而與此相反,前南斯拉夫解體的每一步都充滿暴力,且血腥味還越來越濃:斯洛維尼亞獨立打了十餘天,死亡62人;克羅埃西亞獨立打了9個月,死亡與失蹤逾2萬(還不計後來的克拉伊納衝突);震驚世界的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戰爭打了三年零9個月,死亡數十萬人;今年爆發的科索沃衝突更是很快升級為北約與南聯盟間的「南北戰爭」,不僅北約的大規模空襲與塞爾維亞軍隊在科索沃的地面掃蕩都空前殘酷,而且以5月7日北約導彈炸毀我駐南使館這一令中國人民舉國震驚與憤怒的慘劇,一下把戰爭衝擊波擴散到了歐洲以外,造成了冷戰後首次我們不能置身事外的嚴峻局勢。

5·7慘案激起了中國人民強烈抗議北約暴行的浪潮,這一抗議無疑是正義的呼聲。然而正義的激情必須伴之以理性的思考。科索沃危機是怎麼回事?南斯拉夫的民族衝突怎麼會發展到這步田地?這都是我們需要了解的。

科索沃春秋

科索沃在80年代劇變前原為前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8個聯邦主體(6個共和國加2個自治省)之一,其自治地位受聯邦憲法保護。作為聯邦主體她與其他7個成員(包括塞爾維亞)一樣有權向聯邦主席團(8人組成的國家「集體總統」)派代表,並輪充一年一換的主席;有權與其他主體一樣指派議員組成聯邦議會的共和國——省院(每共和國各12名,每自治省各8名,共88名議員組成;有權輪充每年在8主體中更換的聯邦主席一職。南聯邦憲法法院由8個主體派員14人組成:6共和國每國2人,2自治省每省1人,院長由此14人每人輪任一年;作為南聯邦唯一政黨的執政黨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中央委員會主席團也按類似原則組成:每共和國三人,每自治省二人,加人民軍代表一人共23人,其中9人即8個主體的共盟主席加軍代表為主席團當然委員,南共聯盟中央主席團主席,即黨的領袖也由8個主體派出的當然委員每人輪任一年。在此之前,即鐵托時代自1972年起的南共聯盟最高領導機構為中央執行局,則由8個主體各出一人組成,當然那時鐵托為當然領袖,是沒有輪任一說的。

由這種體制看,科索沃作為聯邦主體在劇變前的南斯拉夫聯邦機構內與包括塞爾維亞在內的各共和國似乎是平起平坐的。區別只在於在憲法法院與共盟主席團內的席位少於共和國,同時按聯邦憲法,共和國有權退出聯邦,自治省則沒有此權利。但另一方面,科索沃這個自治省又隸屬於塞爾維亞共和國,要承擔塞爾維亞憲法規定的義務。這種既是聯邦主體又無充分權利,同時又是塞爾維亞之一省的雙重身份,自然會引起塞、科雙方的矛盾。

在塞爾維亞看來,自己的一個省有如此大的自治權,無異於國中之國,它成了塞爾維亞民族主義或「大塞爾維亞主義」者的一大心病。而在科索沃的主要居民阿爾巴尼亞人看來就更不合理:在前南聯邦解體前按官方統計,阿爾巴尼亞族是第四大民族(按阿族自己統計則為第三大民族),其人口僅次於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與穆斯林(波斯尼亞人),而比斯洛維尼亞人、馬其頓人與黑山人都多。為何斯洛維尼亞、馬其頓與黑山都可以成立共和國,阿爾巴尼人就不行呢?就以聯邦解體後的「小南斯拉夫」即現今的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而論,1991年官方統計阿族人有172.8萬(阿族自稱200餘萬),為第二大民族,人口佔全聯盟17%,而黑山族僅52萬,只佔5%,憑什麼黑山人可以作為一個共和國與塞爾維亞平起平坐,人口三倍半於黑山的阿族卻不但不能立國,而且作為塞爾維亞一個省在過去享有的那點自治權還要被米洛舍維奇剝奪了?再則,阿族不但人口多,而且居住非常集中。阿族占科索沃省總人口的90%,而黑山人只佔黑山共和國人口的62%,塞爾維亞人也只佔塞爾維亞共和國人口的65%,包括前聯邦的全部6個共和國在內,沒有一個共和國主體民族能佔到阿族在科索沃所佔的人口比重(1991年波黑穆斯林占波黑人口43.66%,克羅埃西亞人占克國人口77.9%,馬其頓人佔馬國人口64.6%,斯洛維尼亞號稱民族成份最單一,斯人也佔87%),憑什麼波斯尼亞在其只佔43%的土地上能立國,阿族人在其佔90%的土地上卻連自治權也失去了?

再就前南的兩個自治省而論:與科索沃同為塞爾維亞一自治省的伏伊伏丁那塞族人佔56%,自治民族匈牙利族人僅佔21.7%。阿族人認為,伏省是塞族占多數的地區,匈牙利人少,只有自治權就可以了,而科索沃怎能與之相比?然而實際上,在南斯拉夫聯邦建國初期,雖同稱自治省而科索沃的自治權還不如伏伊伏丁那:伏省政府結構與共和國相仿,有自己的最高法院與最高立法機構人民議會。而科索沃,那時就沒有最高法院,也不設人民議會,僅有一個只執行中央決定而無決策權的「人民議會"。直到70年代初經過長期的抗爭,科索沃才爭取到與伏省類似的自治權,然而後來又被米洛舍維奇取消了,阿族人怎能不氣大呢?

那麼,這樣一種塞、阿兩族都不滿意的狀況是如何形成的?這就要從更早的歷史談起。

「科索沃」(Kosovo)是古伊利里亞語「黑鳥之鄉」之意。阿爾巴尼亞人(古代伊利里亞人後裔)用它指現今科索沃自治省所在的整個地區。但塞爾維亞人則認為地理上所稱的科索沃只是今自治省的東部伊巴爾河流域,其西部即白德林河流域以佩奇為中心的地方(下文所稱的東正教中心所在地)他們稱為梅托西亞,這是一個塞語地名。所以在自治省的命名上就能反映各族矛盾:在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膨脹的時代(如前南聯邦蘭科維奇集團主政塞爾維亞時,以及現今的米洛舍維奇治下),這裡叫做科索沃——梅托西亞自治省,簡稱科斯梅特(kocmet),而在阿族地位較高時(如70年代)就叫科索沃。這裡總面積10887平方公里(與我國天津市屬縣區總面積相當),人口200多萬。它位於白德林河、伊巴爾河、南摩拉瓦河與瓦爾河等河源頭的高原上,地處塞爾維亞最南部,與阿爾巴尼亞、馬其頓與黑山接壤,貝爾格萊德通往馬其頓與希臘薩洛尼卡港的國際鐵路幹線縱貫境內,戰略地位重要。科索沃地勢雖高,與阿爾巴尼亞交界一帶更是山巒崎嶇,但內地倒很平坦,是南聯盟土地最肥沃的地區,在整個巴爾幹也以沃土著稱,因而農業發達。礦產資源也很豐富,是南聯盟最重要的有色金屬礦產地,其鉛鋅礦是歐洲最大者之列。因而科索沃雖是前南8個聯邦主體中最窮的一個,卻並不僅僅是個包袱,其經濟對南具有難以替代的作用。

如今我國許多文章說,科索沃歷史上是塞爾維亞文明發祥地,是第一個塞爾維亞王朝的中心,甚至具體說是偉大的斯蒂芬·杜尚大帝的故都,這的確是如今塞爾維亞人的說法。然而前南時期並無此種議論,包括那時的塞爾維亞學術界在內。據1972年貝爾格萊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權威教材、塞爾維亞歷史學家伊萬·博日奇等一批教授主編的《南斯拉夫史》之論,作為南遷斯拉夫人一支的塞爾維亞部落是於公元7世紀前期經拜占廷皇帝許可移居今希臘薩洛尼卡地區的,該地因而得名斯爾比加(srbijia,即塞爾維亞serbia的希臘語讀法),這是塞族見載於史之始。然而塞族先民不喜歡該地,於是北返渡過多瑙河,又改向拜占廷皇帝求新居地,最後定居利姆河與皮瓦河之間。後來就在這裡發展為雛形國家「受洗禮的塞爾維亞」。該地位於今塞爾維亞、黑山、波黑交界處,與科索沃無關。以後「受洗禮的塞爾維亞」在東部的拉什卡(今科索沃以北的塞爾維亞本部境內)形成新的中心,出現了第一個塞族王朝奈馬尼亞王朝。到1180年,奈馬尼亞利用拜占廷皇帝曼諾言依各一世去世向南擴地,佔領了科索沃——梅托希亞,這是塞人入主科省之始。但此後王朝的中心仍在拉斯(即拉什卡)、克魯舍瓦茨等地,而不在科索沃。到14世紀中葉,杜尚大帝把王朝擴大到空前規模——從多瑙河到愛琴海,今阿爾巴尼亞、希臘的大部均包括在內。但據博日奇等前揭書,「新的國家中心在希臘境內,(杜尚)皇帝本人經常坐鎮馬其頓的城市斯科普里與塞爾,統治全境」。塞本部則由其子代管,他駐克魯舍瓦茨等地,也不在科索沃。杜尚死後帝國解體,後繼的塞爾維亞諸王公各據一方,而以克魯舍瓦茨的拉札爾大公為最強,統治科索沃的是拉札爾的女婿蘭科維奇,直到土耳其基人全部滅亡塞爾維亞國家。

可見,科索沃在中世紀並沒有成為塞爾維亞的古都或王朝中心,更談不上「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