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一曲雲水一閑茶 樓閣

江南梅雨,就這樣漫不經心地下著,淅淅瀝瀝地讓人忘記年歲。樓下院牆的植物,在煙水中,愈發地翠綠蔥蘢。窗檯種的睡蓮,已是荷葉田田。還有一株已經枯死的茉莉,竟在雨水中重生,發了新的嫩芽。草木的靈性與情長,是文字所不能言說。於這人間修行,唯有它們,始終如初時那般潔凈和清白。

獨坐小樓,喝一壺閑茶,翻看潮濕的書卷。「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這是賀鑄的《青玉案》,竟與此時情境一般相同。錦瑟年華,付與無情流光,這一路行來,風餐露宿,早已找不回當年清澈的自己。

而後聽聞了故鄉的雨水,已經泛濫成災。河水本無過錯,然它一個簡單的轉身,一聲輕微的嘆息,就足以令生靈塗炭,家園盡毀。檐間的水,流落千江,竟翻湧而來,衝倒每一座瘦弱的橋,以及原本就已風燭殘年的老宅。

記憶在梅雨中泛潮,我開始牽掛幼時居住的宅院,以及那座古老的木質樓閣。小時候,總愛獨坐在木樓上,看悠然的雲,聽蕭疏的雨,賞明凈的月。喜歡高處遠眺,看起伏的山脈,錯落的稻田,聚散的屋舍,或是牆院上,一叢不知名的野花。而今,那些熟悉的事物,早已將我拋棄,不會再來。

古人建樓閣,是為了做藏書、遠眺、巡更、飲宴、娛樂、休憩、觀景之用。城樓在戰國時期已經出現。漢代皇帝崇信神仙方術之說,高峻空曠樓閣可以會仙人,漢武帝時曾建井干樓高達五十丈。他們在樓閣之上飲宴、會仙、望遠、辭行,城樓成了一個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

佛教傳入中國,一時間,崇山峻岭的山林,建築古剎樓閣,仙宇道觀。高聳入雲的佛塔,讓眾生心生敬畏。《西遊記》里有一回夜深時分,唐僧師徒掃塔的場景,感人至深。歌詞云:「烏雲壓頂夜深深,塔鈴兒響聲聲。月色昏暗,燈兒不明,知是寶塔第幾層。一片禪心悲眾生,師徒掃塔情殷殷。驅散妖霧乾坤凈,換來今天月兒明。」

《西遊記》第三十六回,有一段這樣的描寫:「那長老在馬上遙觀,只見那山凹里有樓台疊疊,殿閣重重。三藏道:『徒弟,此時天色已晚,幸得那壁廂有樓閣不遠,想必是庵觀寺院,我們都到那裡借宿一宵,明日再行罷。』」

如今尋訪名山勝地,依舊可以看到許多保留千載的佛塔名樓。取清幽僻靜之處,設藏經閣、大悲閣、鐘鼓樓。眾僧侶在樓閣之上閱經打坐,品茗說禪,聽風賞月,消遣寂寞的光陰。但凡有寺廟道院,皆可見得樓閣亭台,道骨清風。

唐人杜牧有詩吟:「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說的是南朝遺留下來的佛教建築,在煙雨中若隱若現,更添迷離之美。朝代更迭,樓台依舊,四百八十古剎,已成了眾生追尋朝拜的風景。

皇宮大院,以及貴族府邸,亦建軒落樓閣。後樓、廂樓、東樓、戲樓,大多臨著亭台水榭而建,構造巧妙、精緻典雅。雕刻之飾,富麗堂皇。素日里空置著,雅興起時,便相聚一處,擺宴聽戲,飲酒作樂。紅牆綠瓦之內夜夜笙歌,卻不知登高遠眺,彩雲易散,春風秋月各自茫然。

江南的亭台樓閣更是婉轉多韻,建於曲欄迴廊處,叢林草木間,景緻清幽,雅逸絕俗。最為別緻的,則是江南古典園林,往日王侯官府的私家宅院。他們在園林風景絕佳處,設幽館,築樓台,聽戲宴會,吟詩作賦,賞四時麗景,品趣味人生。

唐人韓偓有詩吟:「惻惻輕寒剪剪風,杏花飄雪小桃紅。夜深斜搭鞦韆索,樓閣朦朧細雨中。」春雨清寒,杏花如雪,鞦韆空懸,夜雨朦朧的樓閣,隱現出無限纏綿之意。也許樓閣之內,有美人如許,紅泥小火爐,烹煮佳釀。這雨中樓閣,以及樓閣里的情景,竟那麼地耐人尋味。

「樓閣宜佳客,江山入好詩。清風水蘋葉,白露木蘭枝。」此為白居易《江樓早秋》之句。樓閣臨江而建,引起無數詩客登樓賞閱這南國秋景。湖光朝霽,萍葉聚散,看波濤逐浪,如畫江山。白居易有著深刻的江南情結,曾寫下三首《憶江南》,千百年來,被無數人吟詠回味。登樓感懷,賞景作詩,期盼有一天可以找到心靈的原鄉,返回故里。

還有一位登樓望遠的詞人,在一個中秋之夜,酩酊大醉,寫下一闋永遠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清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空曠的樓閣之上,皓月當空、佳人千里,詞人思緒輕靈,有一種遺世獨立的縹緲和孤獨。宮殿樓台,離天的距離很近,似乎可以感受到廣寒宮的凄涼與寂寞。月亮轉過朱紅華麗的樓閣,又低低地透進雕花的古窗里,照著滿懷心事,不得安眠的人。明月本無錯,卻在世人離別之時,悄悄團圓。雖說高處不勝寒,蘇東坡終究是洒脫的,他說但願人長久,千里亦可以共嬋娟。

最負盛名的樓閣當為江南三大名樓——岳陽樓、黃鶴樓、滕王閣。「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北宋文學家范仲淹曾為岳陽樓寫下傳世名篇《岳陽樓記》。「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賞閱洞庭湖皓月千里,靜影沉碧的佳景之時,更寫出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曠達情懷。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這是李白登黃鶴樓寫下的名句。黃鶴樓臨巴山群峰,接瀟湘水雲,古老典雅的樓閣,承唐宋遺風,過往歷史,仍被後世追憶。三國時,黃鶴樓曾為軍事目的而建,後成了官商行旅遊之地,飲宴之所。黃鶴樓曾有仙人駕鶴經此,遂以得名。唐人崔顥有詩吟:「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是王勃寫滕王閣的名句,至今依舊讓人嚮往那落霞孤鶩、秋水長天的景象。我曾幾度踏尋古人先跡,登臨滕王閣。縱覽滔滔贛江水,遠眺萬里長天,青山橫翠,流雲競走,長橋卧波。幾葉小舟漂浮在江河之上,漸漸隱沒於蒼茫水波,不復與見。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儘是他鄉之客。」每一天,都有天南地北的過客登樓賞景,萍水相遇,如一場亭榭歌舞,轉瞬即逝。之後,各自奔走於車水馬龍的塵世,再度重逢,已不知會是何處人家。若然有幸,尋一知己,執手相待,起看風雲,又該是怎樣的情長?

年少時猶喜辛棄疾的一首詞:「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此時的我,看罷塵寰消長,心生涼意,如至清秋。這種醒透與涼薄,任世間多少情意,都不能將之捂暖。

有一天,若能再歸故里,舊景重現。我只想再登一次閣樓,在晚雲收起、日落薄暮之時,再看一場遠去的雁南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