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與柴門文對話

我問柴門文對愛情的看法。她說她現在對兒女的愛更深。對丈夫的愛,是一種感情。因此,她今後的創作,重點都會放在家庭。

寫了許多扣人心弦的愛情故事的女作家,最後卻告訴我們,愛情終於會消逝。一個女人最後的依歸,是家庭、是兒女。多麼璀璨的愛,多麼激蕩心靈的情,我們流過的眼淚,傷痛的回憶,刻骨銘心的對話,情人的體溫,都像是聽來的故事,隨風逝去。

然後,男人和女人,實實在在地生活,養兒育女,積穀防饑。誰會一直戀愛到六十歲?堅持下去的人,是太蒼茫,還是有遺憾?

柴門文說,回歸家庭是女人的天性,至少,那是日本女人的天性。但曾幾何時,我們執迷地追求愛情,以為女人最善於愛?

戀愛最終的渴望是婚姻,誰知有了婚姻之後,女人卻變成他兒女的母親,丈夫變成生活的夥伴。

女人不會再在異國的地鐵上,眼淚看著這個男人;不會再跟他在雪地上追逐。不會再期待他的電話,當電話響起的時候,又遲遲不肯去接聽。

來日歲月,是否太早令人唏噓?

原來我們最大的情敵,不是第三者,而是歲月。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