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

有這樣一門尚不為大多數人所知曉的知識,它涉及人類行為和意識的不同形式,可以用來解釋、預測和控制人類的行為。與沒有掌握這門知識的人相比,學習過這門知識的人能夠更好地理解他人,更加全面和精確地認識到哪些原因決定他人的想法和行為。

你可能想不到,這門不被知曉的知識就是心理學。

當我說心理學仍不為人所知時意味著什麼?你一定認為此話不能當真。如今,書店裡充斥著大量所謂心理學的書籍,電視和廣播脫口秀定時播放關於心理學的主題,報紙和雜誌上也常有所謂的心理學家對各種問題發表意見,怎麼能說心理學無人知曉呢?但從某種關鍵的意義上來講,心理學確實仍是一個不為人知的知識領域。

儘管心理學似乎得到了眾多媒體的關注,但是心理學這個知識體系的絕大部分內容仍不為公眾所知。經由大眾媒體傳播的「心理學」知識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種幻象。很多人不知道他們在許多書店裡看到的大部分所謂的心理學書籍,都是由一些在心理學界根本站不住腳的人寫的;很多人也不知道,多數在電視上號稱心理學家的人,根本得不到美國心理學會(APA)和美國心理協會(APS)的承認;他們更不知道,大多數頻頻亮相的心理學「專家」,其實對心理學領域的知識積累沒有做出絲毫的貢獻。

媒體這種對於「心理學」話題的淺薄關注,不僅向公眾傳遞了許多錯誤信息,還遮蔽了心理學領域中真正的、不斷發展的知識。公眾不能肯定到底哪些是心理學,哪些又不是,也不知道該怎樣獨立地對有關人類行為的主張做出判斷。更大的問題在於,很多人始終覬覦著那些要麼缺乏判斷能力、要麼認為無法對心理學言論做出評估的公眾。後一種觀點有時被稱為「怎麼著都行」的態度,是本書要討論的謬誤之一,這種心態對社會危害極大。公眾不知道,關於行為的言論是可以驗證的,很多偽心理學正是利用公眾的這種無知建立起百萬美元的產業。人們並不知道許多偽心理學(例如占星術、通靈外科手術、超速閱讀、生物節律、接觸治療、潛意識自助錄音帶和通靈偵探等)所宣稱的事實,其實早已被證明是謬誤的。本書提到,這些偽心理學產業的存在,助長了媒體的炒作式報道。這種趨勢對心理學的危害遠比對其他學科的危害要大,理解個中緣由,是學會正確看待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環節。

本書面向的不只是即將成為心理學研究者的人,而是一個更大的讀者群——心理信息的消費者。本書的目標讀者是心理學初學者,以及那些在大眾媒體上接觸過一些心理學話題,又想知道如何去判斷這些信息是否合理的廣大讀者們。

本書不是一本標準的心理學導論教材,它沒有對心理學領域已取得的研究成果進行總結。事實上,僅僅到大學裡選修一門心理學導論課程,對於糾正傳媒對心理學的不實描述來說,可能並不是終極的解決方案。眾多對心理學抱有很大興趣的非專業人士,沒有時間、沒有錢或是沒有機會進入大學進行正規的學習。更重要的原因是,作為一名大學心理學的教師,我不得不承認我和同事們也不總能引導初學者對心理學這門科學產生一個正確的認識。這是因為,初級的課程設置中通常沒有包含批判性分析思維技巧的訓練,而這正是本書討論的焦點所在。作為教師,我們常常只會關注教學內容及課程內容的完備性。每當我們稍微偏離教學大綱,和學生討論一些諸如媒體眼中的心理學話題時,都會感到有些許內疚,並開始擔心自己會不會因為跑題而不能在學期結束前完成所有授課內容。

現在的心理學導論類教科書通常都有600-800頁,並且引用了數百篇已經發表的文獻。當然,包含如此豐富的材料並沒什麼錯,它反映出心理學知識在不斷增長。不幸的是,負面效果也同時存在。教師們常常只忙於給學生灌輸一大堆的理論、事實和實驗,而沒時間去關注那些會被學生帶入心理學研究的基本問題及錯誤觀念。這主要是因為教師們(包括導論類教科書的作者)想當然地認為,只要學生接觸了足夠多的心理學研究,自然就能從中推導出問題的答案。簡言之,他們希望學生可以從對心理學各領域實證研究的討論中,自行挖掘出各類問題的隱含答案。但是這類希望往往都落空了。到這門課的最後複習階段或學期結束時,教師們才無比震驚和沮喪地發現,學生提出的一些問題及說法,是他們在課程開始第一天就應該提出來討論的,而不是在14周之後。比如:「心理學實驗不同於現實生活,它們能告訴我們什麼呢?」;「心理學無法像化學那樣成為一門真正的科學,是嗎?」;「可是,我在電視上聽一位心理治療師講的正好與我們教科書上說的相反」;「我認為這個理論相當愚蠢——我弟弟的行為和這個理論所說的截然相反」;「心理學不過是些常識」;「每個人都知道什麼是焦慮——何苦還要去定義它呢?」;「心理學不過是一堆觀點而已」。對於很多學生來說,僅靠思考心理學教科書中的內容是無法為這些問題找到答案的。在本書中,我將對這類問題和說法背後的誤區進行澄清。

不幸的是,研究發現,一般的心理學入門課程並不能有效地糾正初學者對心理學所持的諸多誤解(Best, 1982; Higbee & Clay, 1998; Mc Cut, Furnham, & Davis, 1993; Vaughan, 1977)。曾有一位研究者說:「我不得不說,那些『導論』性質的課程基本無法影響學生的錯誤觀念」(Vaughan,1977,p.140)。他還進一步得出結論說:「目前我們還未能普遍地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和意識,未能使學生有能力對沒有證據的論斷提出質疑」(p.140)。沃恩後面的這個結論與本書撰寫的初衷很吻合,心理學也許比其他科學更需要批判性的思維能力,這種能力使學生能夠辨別良莠,將真正的科學與其他偽科學區別開來。這種批判性思維是學生必須掌握的,這樣才能獨立地評估心理學信息。

即使若干年後學生們不再記得心理學入門課程中的內容,他們仍然可以運用本書所涵蓋的基本原理去判斷心理學的言論。即使埃里克森(Erikson)的人生髮展階段論被忘得一乾二淨,他們也仍可以運用本書介紹的思維工具去辨別媒體中出現的心理學信息的真偽。一旦掌握,這些技能可以成為終身受用的思維工具,幫助我們去評判各種知識主張。首先,它將使我們能夠對某些觀點的合理性做出一個初步和總體的判斷。其次,這些技巧提供了一些評估「專家」觀點可信度的標準。因為在複雜的社會中,人們對專家觀點的依賴始終存在,在獲取知識時,對專家觀點可信度的判斷就變得尤為重要了。雖然這些批判性思維技巧可運用於各個學科或知識門類,但它們在心理學領域裡尤其重要,因為此領域經常被大眾媒體所歪曲。

許多心理學家都對能否阻止心理學被歪曲持悲觀態度。雖然這種悲觀並非沒有道理,但是這本類似「消費者指南」式的書源自於一個信念,那就是心理學家不能讓這一問題成為一種自我實現式的預言。

儘管我很高興這本《對「偽心理學」說不》能有多次再版的機會,但令人遺憾的是,本書存在的原因仍和本人當初撰寫本書第一版時完全一樣。媒體對心理學的介紹一如既往地在誤導大眾,而學生在開始上心理學入門課程時,還是帶著與以往同樣多的對於心理學的誤解。正因為如此,本書後續幾個版本的目標始終如前。這些目標正被越來越多心理學教師所共有。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羅傑·夏佩(Roger Shepard)表達了與本書第一版寫作初衷相同的看法:「雖然大多數心理學的本科生或許不會走上學術科研的道路,但我們仍然希望他們有能力去對那些不斷出現在媒體上的片面、幼稚、混亂及誇張的所謂社會科學「發現」做出判斷……那些廣為流傳、認為通過無根據的常識或更為糟糕的星相學之類的偽心理學就能充分理解人類行為和心理現象的謬論,向我們提出了持續的挑戰」(Shepard, 1983; p.855)。

批判性思維技能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心理學的主題,理解他們周圍的世界所發生的事情。本書的目的即是對此技能作一個簡略的介紹。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