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我的經驗和教訓 第一節 我的創業歷程

20年前,我還在校的時候,聽過一個講座,就是在深圳大學。當時是四通集團的總裁萬潤南,萬潤南政治上犯錯誤了,當然我不歡迎政治,我也不懂政治,我們就不談政治那一塊。他當時在上面作報告 ,就談了四通創業的過程。我當時在下面聽著,感覺挺熱血沸騰的,因為我當時是一個學生,而我當時的想法是,我畢業之後,回到安徽省統計局去,然後繼續開始走仕官,也就是當官這條路去。

聽完他的報告之後,對我的影響感覺還是很大。我感覺到市場經濟在未來是主流——現在大家都知道,但在當時一般都認為中國還是一個計畫經濟的國家,在未來長期也會是。聽了那場報告之後,我就開始產生這樣的念頭,畢業之後——那時離我畢業也不遠,我就開始琢磨下海的事了。

當我畢業的時候我就下定決心了,就決定下海了。這個(決定)我覺得還是和我在深圳大學這段時間,(受到的)整個環境的熏陶有關。深圳大學在改革開放方面還是走在全國所有大學的前列的。像我當時在校時明顯感覺到,深圳大學不足是在於學術類方面,但是在思想方面是很超前的。思想方面,深圳大學可能在全國都是遙遙領先的。

至於我從一個按部就班的人生規劃,到從深圳大學一畢業就改變了,這個肯定是和深圳大學的熏陶有關。

我在快畢業的時候就在琢磨了,我要創業,我要做什麼,思想已經在籌備了,我就編軟體。

當時的市場情況是這樣的,當時的四通是中國第一大的民營企業,它當時推出的打字機,賣得非常好。四通打字機可能很多人也見過,它把電腦的屏幕去掉,實際上是個微縮的電腦,把印表機融為一體。當時一台(四通打字機)賣兩萬多塊錢,在市場上也是非常火的。

當時我就在想我做一個什麼事呢,既然打字機這個需求量那麼大,很多單位既有電腦,再買個打字機實際上是浪費的,我就想編個軟體,讓這個單位的電腦能起到打字機的作用。就這樣一個winxp軟體(桌面軟體)。我自己調查了一下市場,發現(市場)還挺大的時候,就(決定)自己一個人研發。畢業我回安徽以後,也沒去上班,就辭職了,就在家編軟體。軟體編得差不多的時候是1989年的8月份,我就來到了深圳,承包了一家公司的電腦部。

那時候我是個窮學生,我就從我父母那借了4000塊錢,就是我的全部資產。我當時是坐飛機過來的,花了200塊錢,這樣連4000塊錢都不到了。憑著這點錢,我自己要註冊公司是不可能的,當然那時候也不懂怎麼註冊公司。後來就承包了一個電腦部,是通過深圳大學當時帶我的教授介紹認識的,然後就開始做我這個軟體。這個軟體(當時)大體上已經開發好了,實際上還沒有完全開發好,於是就邊開發,邊做市場。產品有了,市場需求有了,儘管我只有4000塊錢,但是我一上來就想做全國市場。

做全國市場就需要打廣告,打廣告就需要錢。所以當時我就跑到北京,找到《計算機世界》報社,《計算機世界》報是當時計算機領域裡面最權威的報紙,也是發行量最大的。我就請他們幫忙,我說我有一個很好的產品,我現在沒有錢打廣告,能不能讓我先打廣告後付錢。一開始(他們)不願意,(就說)你連個正規公司都沒有。於是我就在那磨,到最後也就同意了。實際上現在看也不貴,當時來看還是挺貴的,一個版面廣告大概8000多塊錢。我打了3期的廣告,完了之後我就跟他們承諾,最遲1個月後付款。然後簽完合同,我就把廣告稿子給他。

廣告稿子是我自己寫的,因為產品是我研發的,市場是我調查的,我就覺得我很懂消費者。那時候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廣告經驗,我寫了一個稿子就把它撕了,寫了一個稿子撕了,實際上最後也就是1/3稿紙那麼大的紙。(但是)這一篇稿子我寫了16天,寫的當天我就改,改了16天,那16天我啥都沒幹。我覺得這個與我那16天有關,那16天寫的,把這個稿子寫得確實(不錯),幾年前我無意中翻出這個廣告來看,發現確實能打動消費者。然後王艾就把(稿子)交給了《計算機世界》報社,我們就回到深圳了。回到深圳這個廣告就差不多打出去了,打出去後,果然我就(開始)電話不斷,有要來訂購的,有要來看產品的。

看產品我就犯難了,因為我那是一款軟體,別人要來看我怎麼能拿個軟盤給他看,我沒有電腦。所以我又找到一個專門倒賣計算機的公司,我找他談,我說能不能賣台電腦給我,我推遲半個月付錢。因為都不認識,對方肯定也不理,然後我就把我的軟體(給他們看)——我帶著軟體到(他們)公司去的。在公司的電腦上,我說你看看,你先評估一下我這個產品有沒有前途,對方一看——因為對方都是搞電腦的——就知道這個有前途,就說行,我借給你吧。(於是)我就把電腦抱回來了,沒付錢。電腦剛抱回來第二天,就開始有客戶來了。客戶來了,我就表演給他看,客戶一看這個產品,就下訂單了。

幾天之後,也就是8月,好像是8月16號那天,就開始有收入了。第一天就賣了一個是8820元,還有兩個3500元的,一共1萬多塊錢。當然搞軟體,我們現在也可以(大膽)說出來了,比爾•蓋茨的軟體是暴利的,我的軟體也是暴利的。搞軟體是這樣的,它的成本是前期你開發的成本,真正賣的時候,比如我3500元一套,直接成本就是軟盤的費用,也就100多塊錢。然後這個頭一開之後,後面就很順了,到後面就是一兩萬一兩萬地漲了。很快,我就把計算機報社廣告費的錢和買計算機的錢付掉了。後來我又買了新的計算機,因為那時候開始有錢了。然後經過兩個月的時間,我們算了一下,我們就已經賺了100多萬了。

這時候我們公司就有4個人了,剛創業的時候我們只有兩個人,一個是我,還有另一個就是蔡總,也是深圳大學的,那年剛畢業的。這時候有4個人了,這時候我們公司內部就發生分歧。

我們公司現在有100多萬了,下一步應該幹什麼。我就主張——我那時候膽子還真挺大的——這100多萬乾脆就不要了,全部都砸到廣告里算了。

因為那時候市場正在擴大,如果砸到廣告裡面,打個100多萬廣告,相信銷售額會增長得非常快。當時有兩個人就不同意,說賺100多萬我們應該把這錢分了。因為那時候我們都是窮學生,突然(賺了)100多萬之後,確實心態會(受到衝擊),對每個人的心理衝擊還是很大的。從來(我們)見100塊錢(的機會)都不是很多,突然來了100多萬,這就使我們內部發生分歧了。

後來那兩位就離開了,離開的時候還把我電腦也抱走了,也給了那麼一點錢。所以後來,我覺得民營企業,創業初期,股權一定不能分散。我那時候還沒有明確股權,因為我們那時候本來不是公司。到一定規模之後,可以股權分散,尤其上市之後,股權更應該要分散。但是,中國的民族特性決定了,早期的時候,在創業初期的時候,不能搞像五個哥們兒,每個人1/5的股份——這種公司十有九是要出事的。內部會鬥爭,只要情況一好轉,如果公司小的時候、沒賺錢的時候,大家都很好,如果一賺錢了,內部就很容易分裂。

後來他們兩個離開之後,我們公司還是繼續發展。後來我們真的把那100萬投到《計算機世界》報社去了,投到《計算機世界》報社之後,也的確,僅一個月我們的銷售額就上百萬了。所以把我們的規模一下子就拉起來了。

到了1990年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有幾千萬的資產了,那時候發展還是很順的,但到了1990年的時候,我們又面臨一個危機了。

當時又崛起一個我們的同類產品,叫金山漢卡,現在在香港上市的那個金山就這家公司,是珠海的,這家公司做過金山漢卡。這個競爭對手起來了,而且我們一對比他們的產品比我們的產品好,因為他們的軟體做得比我們好,所以這時候就面臨著一個危機,我們必須做比他們好的產品。

那時候公司大概有二三十個人,把工作安排好之後,我就離開了——當時我們在深南大道那邊。

後來,安排好之後,我說,我要去搞房地產開發,我要外界找不著我,我就回到深圳大學。

深圳大學別人找不到我,我就租了個學生公寓在裡面,我待了半年。這半年真的沒怎麼出過門,當然吃飯的時間我要去學生食堂吃飯的,其他的時間我一般不去市區。因為我們公司我是唯一的研發人員,所以只能我在這幹活兒了。

我就關了半年,然後拉幾箱速食麵,當時條件好,速食麵都是挺好的速食麵。我還買了冰箱,關起門就開始研發。

後來,半年後就研發出來了。

研發出來就投放市場,投放市場的效果——因為這個產品的確比當時金山的產品要好,再加上營銷又有個突破,所以銷售額又繼續上了一個台階。營銷上要有個突破,我閉關出來之後,我自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