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糧食生產的出現和傳播 第九章 斑馬、不幸的婚姻和安娜·卡列尼娜原則

——為什麼大多數大型野生哺乳動物沒有得到馴化

可馴化的動物都是可以馴化的;不可馴化的動物各有各的不可馴化之處。

如要你認為你以前讀到過和這差不多的字句,那你就說對了。只要稍稍改動一下,那就成了托爾斯泰偉大的小說《安娜·卡列尼娜》著名的第—句話:「幸福的家庭都是幸福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托爾斯泰這句話的意思是,為了得到幸福,婚姻必須在許多不同方面都是成功的:兩性的吸引、對金錢的共識、對孩子的管教、宗教信仰、三親六眷,以及其他重大問題。在所有這些基本方面只要有一個方面出了問題,就可使婚姻毀掉,即使這婚姻所有其他必要的幸福因素一樣不少。

這個原則推而廣之,可以用來了解婚姻以外的生活的其他許多方而。對於成功,我們往往是尋求容易的、單一因素的解釋。然而,對於大多數重大的事情來說,成功實際上需要避免許多個別的可能的失敗原因。安娜·卡列尼娜原則說明動物馴化的一個特點,這個特點對人類歷史產生了嚴重的後果——那就是,許多看似合適的大型野生哺乳動物,如斑馬和西瑞,從來沒有被馴化過,而成功馴化的動物幾乎清一色地出產在歐亞大陸。在前兩章里我們討論了為什麼許多看似適於馴化的野生植物沒有得到馴化,現在我們可以著手解決與馴養的哺乳動物有聯繫的問題。我們前面的關於蘋果或印第安人的問題現在變成了關於斑馬或非洲人的問題。

在第四章中,我們曾提醒自己馴養的大型哺乳動物對那些擁有它們的人類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的那許多方面。最顯著的是,這些動物提供了肉食、奶製品、肥料、陸上運輸、皮革、軍事突擊手段、犁具牽引、毛絨以及使先前沒有抵抗力的民族失去生命的病菌。

當然,除此以外,馴養的小型哺乳動物、馴養的鳥類和昆蟲對人類也是有益的。有許多鳥是因為它們的肉、蛋和羽毛而被馴化的:中國的雞、歐亞太陸某些地區的各種鴨和鵝、中美洲的火雞、非洲的珍珠雞和南美洲的美洲家鴨。狼在歐亞大陸和北美經過馴化變成了我們的狗,用來打獵、看門、做寵物,以及在某些社會裡充當食物。為充當食物而被馴化的嚙齒目動物和其他小型哺乳動物包括歐洲的免、安第斯山脈的豚鼠、西非的一種巨鼠、可能還有加勒比海諸島上的一種叫做硬毛鼠的嚙齒目動物。白鼬在歐洲被馴化來兔,貓在北非和西南亞被馴化來獵捕嚙齒目有害動物。近至19世紀和20世紀馴化的小型哺乳動物包括為毛皮而飼養的狐、水貂和絨鼠以及當寵物飼養的倉鼠。甚至有些昆蟲也被馴化了,主要的有蜜蜂和中國的蠶蛾,飼養它們是分別為了得到蜂蜜和蠶絲。

許多這樣的小動物就是這樣為人類提供食物、衣著和溫暖。但它們沒有一種可以拉犁或拉車,沒有一種可以供人騎乘,除狗外沒有一種可以拉雪橇或成為戰爭機器,在用作食物方面它們也沒有一種像馴養的大型哺乳動物那樣重要。因此,這一章的剩餘部分將只限於討論大型哺乳動物。

馴化的哺乳動物的重要性全靠數量驚人之少的幾種大型陸生食草動物。(只有陸生哺乳動物得到了馴化,其原因顯而易見,在現代海洋世界的設施發展起來以前,水生哺乳動物是很難飼養和繁殖的。)如果我們把「大型」規定為「重量超過100磅」,那麼只有34種這樣的哺乳動物在20世紀前得到馴化(見表9.1所列)在這14種古代哺乳動物中,9種(表9.1中的「次要的9種」)僅對地球上某些有限地區的人來說是重要的牲畜:阿拉伯單峰駱駝、中亞雙峰駱駝、美洲駝/羊駝(源於同一祖先的不同品種)、驢、馴鹿、水牛、氂牛牛、爪畦野牛和印度野牛。只有5種遍布全世界而且重要。這5種馴化的主要哺乳動物是牛、綿羊、山羊、豬和馬。

這裡所列舉的初看起來似乎有明顯的遺漏。曾幫助漢尼拔 的大軍越過阿爾卑斯山的非洲象怎麼樣?今天在東南亞仍被用作役畜的亞洲象怎麼樣?是的,我沒有忘記它們,但這裡有一個重要的區別。象被馴服了,但絕不是馴化。過去漢尼拔的象和今天亞洲的役用象只是捕捉後被馴服的好象;它們在圈養中是不交配的。相比之下,馴化動物則可定義為:使某種動物在圈養中通過有選擇的交配,使其與野生祖先有所不同,以便為控制其繁殖與飼養的人類所利用。

換句話說,馴化就是把野生動物改變成對人類更有用的東西。真正馴化的動物在許多方面不同於它們的野生祖先。這方面的差異是由兩個過程產生的:人類對那些比同種中其他動物個體更有益於人類的動物個體所作出的選擇,和動物對在不同於野生環境的人類環境中起作用的自然選擇變異力量所作出的自動演化反應。我們己在第七章中看到,所有這些說法也適用於植物馴化。

馴化的動物產生了不同於它們的野生祖先的演變,有以下幾個方面。許多動物的形體大小改變了:牛、豬和綿羊在馴化中形體變小了,而豚鼠在馴化中則形體變大了。綿羊和羊駝因保留了毛絨並減少或失去了硬毛而得到選擇,而母牛則因產奶量高得到選擇。有幾個馴養的動物同它們的野生祖先相比,腦袋較小,感覺器官也較不發達,因為它們不再需要它們的祖先賴以逃脫野外捕食者的那種比較大的腦袋和比較發達的感覺器官了。

為了正確認識在馴化中產生的變化,可以把家犬的野生祖先狼同許多不同品種的狗加以比較。有些狗比狼大得多(丹麥大狗),而另一些狗則又小得多(哈巴狗)。有的生得體型修長,可用於賽跑(靈提),有的天生腿短,如用於賽跑則毫無價值(達克斯獵狗)。它們在毛形和顏色方面差異很大,有些甚至連毛都沒有。波利尼西亞人和阿茲特克人培育出來的狗,是為了充當糧食而特地飼養的品種。把達克斯獵狗拿來和狼比較一下,而如果你並不知道它們之間的關係,你也會毫不懷疑前者是從後者演化來的。

這14種古代大型食草類馴化哺乳動物的野生祖先,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不均勾的。這樣的野生祖先在南美只有一種,它產生了美洲駝和羊駝。北美、澳大利亞和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連1種都沒有。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沒有本地的馴化哺乳動物,這尤其令人驚訝,因為今天旅遊者去非洲旅遊的一個主要理由就是去看那裡豐富多樣的野生哺乳動物。相比之下,這14種中有13種(包括主要的5種中的全部)的野生祖先只有歐亞大陸才有。(和在本書中的其他地方一樣,我使用的「歐亞大陸」這個詞在幾種情況下把北非也包括在內,因為從生物地理學和人類文化的許多方面來看,北非與歐亞太陸的關係比它與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的關係更加密切。)

當然,這13種的野生祖先並非全都同時出現在整個歐亞大陸。沒有一個地區擁有這全部13種,有幾種的野生祖先完全是地方性的,例如野生氂牛隻限於西藏和鄰近的高原地區。然而,在歐亞大陸的許多地方,這13種中的確有好幾種同時生活在同一地區:例如,野生祖先中有7種出現在西南亞。

各大陸之間野生祖先的這種十分不均勻的分布,成了歐亞大陸人而不是其他大陸的人最後得以擁有槍炮、病菌和鋼鐵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怎樣來解釋這14種古代哺乳動物集中出現在歐亞大陸的現象呢?

有一個原因很簡單。歐亞大陸擁有數量最多的陸生大型野生哺乳動物,無論它們是否都是馴化動物的祖先。我們不妨把某個「馴化的候補者」定義為平均重量超過100磅(45公斤)的任何陸生草食的或雜食的哺乳動物(不是以肉食為主的哺乳動物)。表9.2表明,歐業大陸擁有最多的可供馴化的候補哺乳動物,達72種,正如它在其他許多植物群和動物群方面擁有最多的品種一樣。這是因為歐亞大陸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塊,它的生態環境也是千變萬化的,動植物的生存環境從廣闊的熱帶雨林、溫帶雨林、沙漠和沼澤到同樣廣闊的凍原,應有盡有。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可供馴化的候補哺乳動物較少,共51種,正如它在其他大多數植物群和動物群方面品種較少一樣——因為同歐亞大陸相比,它的面積較小,生態環境的變化也較少。非洲熱帶雨林的面積比東南亞的小,在北緯37度北沒有任何溫帶的動植物生存環境。我在第一章中討論過,美洲以前的可供馴化的候補動物幾乎和非洲的一樣多,但美洲的大多數大型野生哺乳動物(包括那裡的馬、那裡的大多數駱駝以及其他一些如果生存下來也可能得到馴化的動物)在13000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