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提高「集體智商」的教育改革 將社會現實和學校問題結合起來進行改革

只有採取將社會現實和學校問題相結合的改革措施,才能明確日本今後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教育制度。關於英語老師的問題就先告一段落,現在來說說替換教師的問題。

雖然說教師資格證有非常嚴格的審查制度,但是又有誰知道「到底應該讓什麼樣的人來教我們的孩子呢」?之所以有這樣的困惑,是因為日本一直都沒有對教育進行改革。

其實一直以來,文部省所出台的政策都只是換湯不換藥,沒什麼值得期待的。因為正當日本的老師在尋求一些改變的時候,文部省和教育委員會以及對事情本質不甚了解的家長們就會橫加干涉。在這種干涉下,只有像和田中學這樣的學校可以進行改革,因為它們的校長都是從民間招聘的,而其他學校則都是死氣沉沉。

教育新生會議上提出了一項計畫,那就是要求公立學校以後要大力從社會上招聘相關職業的教師,計畫在5年後這類教師的人數要達到現在的10倍,也就是說,政府每年會從社會上招聘500名教師。這個計畫本身很好,可是這種做法還不是我所期望的那種改革。而且,如果這種措施僅僅是為了填補退休教師的空缺的話,那改革就更沒希望了。

那麼,到底怎麼辦才好呢?

誇張一點說,就是要讓社會上所有的人都參與到學校教育中來,使學校發生如此程度的劇烈變化。因此,只把一部分人納為教師是不夠的,應該盡量讓社會上更多的人參與學校教育。比如,讓八百屋的老闆到學校來給學生們講講進貨的事情,或者講講如果蘿蔔在出售之前變質了會造成多大的虧損。比起學校的教師,做買賣的人在這方面更具有說服力。另外,讓消防員講講煙頭引起火災的可能性,讓律師講講如果欠債不還會產生什麼樣的法律後果……像這樣,讓不同職業的人用更貼近現實生活的方式講解知識的方法是最理想的。

社會和學校相結合,這才是現在所需要的,才是學校應該面向的方向。

期待現在的職業教師發生改變也是沒有用的,因為他們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他們在有地位保障的「學校」這個封閉的環境里,不會切身體會到學校以外的事情。他們沒有經歷過經濟蕭條、面臨破產危機等艱辛。大部分地區的教育委員會所發生的事情大同小異,這是已經被制度弄得很疲憊的組織淪陷的典型病症。

讓得了這種病的人「拿出對策」的做法,是教育改革之所以沒有找到根本的解決之道的原因。也就是說,陷入這種病態的人是無法教育學生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