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無志向的年輕人和學習能力低下 「玩遊戲的一代」還是有希望的

「少年jump一代」之後是「玩遊戲的一代」,或者把他們叫做「任天堂一代」或「Play Station一代」也可以。

但是,玩遊戲並不是這一代人的主流活動,「玩遊戲的一代」只是相較於「少年jump一代」的一個稱呼而已,這一代人中最年長的,恐怕也只有30多歲。

在我看來,「玩遊戲的一代」要強於「少年jump一代」。

「玩遊戲的一代」從小就是在RPG(角色扮演遊戲)的影響下成長的,所以他們身上還保留著一種挑戰自我的精神。這種角色扮演的遊戲並不是一無是處,至少它能鼓勵玩家去開拓新的領域,探尋未知世界。因為在這些遊戲中,如果沒有這樣的勇氣,遊戲是無法進行了的。

可即便如此,我還是要說「玩遊戲的一代」也沒有什麼韌性。看看他們玩遊戲的態度就知道,如果遊戲一開始不順利的話,他們就會產生放棄的想法,想清零之後從頭再來。

「玩遊戲的一代」同時又是一群容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的孩子,比如說在最終幻想系列發行日當天,他們曾在秋葉原(地名)排起了長長的隊。

我們之所以在信息產業方面輸給了美國和印度,是因為我們缺少IT人才。而看看這一代人,正如第五章所說的,他們支撐著日本的遊戲產業,在「Web 2.0」時代,他們的環境適應能力應該說是最強的。他們是首次通過網路世界來確立世界觀的一代人,因此他們對現在這個網路社會的把握能力可以說在全世界也是最高的。

為了說得更明白一點,在這裡我拿30歲和45歲的人做一下對比。

現在30歲的人大約從12歲時就開始接觸電腦,已經有了15年以上的電腦使用經驗。也就是說,迄今他們一半以上的人生是在電腦的陪伴下度過的。

而45歲的人,大約在30歲時才開始接觸電腦,像電子郵件這樣的東西他們也才使用了七八年;用Word寫文章、用搜索引擎進行檢索、使用Excel、PowerPoint等軟體,他們是在最近4~5年內才學會的,我想話說到這裡,到底誰更能適應現在的社會就一目了然了。

所以,現在這個時代,年輕人已經成了跟不上時代步伐的年長者的「前輩」。

隨著整個世界信息化的深入,原有的技術已經漸漸落伍,現在需要的是全新的技術。當然,誰能夠熟練掌握新技術,誰就是「前輩」。

在這樣的時代,人才已經沒有年齡、性別和國籍上的差別了。就像前面說過的那樣,在網路社會中,人們的活動已經不再受年齡、性別、國籍甚至住所的限制,一切競爭都是光明正大的。

隨著世界逐漸向網路時代發展,日本的企業必須要重視「玩遊戲的一代」的作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