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網路社會和大腦 日後的經營也要依靠維基百科

前面講了Google,要提高智商還需要一個重要的工具——維基百科(Wikipedia),在這裡也必須作一下介紹。

借用別人的話說,維基百科是一個真正「容納集體智商的世界」。維基百科的出發點就是「大家一起寫辭典」,所以說在維基百科裡匯聚了成千上萬乃至幾十萬人的智慧。

類似的還有日本的阿魯克出版社做的網站「英辭郎」,也是這樣一個匯聚集體智商的世界,這個網站能夠提供日譯英和英譯日兩種翻譯服務。

總之,在當今時代,即便是一本小小的辭典,也不是靠「偉大的金田一先生」 一人之力就能做出來的,一兩個專家窮其一生寫一本辭典的時代已經過去廣。

網路還有一個獨特的優點,那就是一旦有錯誤,立馬就可以得到更正。因為一旦出現了錯誤,一定會有人在網上指出來。因此,網上辭典每天都在被修訂,每天都在發展。由於這種辭典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因此對裡面的內容並不能盲目地認為完全是正確的。因為裡面的內容很有可能被別有用心的人篡改過,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問題都會隨著時間推移而得到更正,我想這就是集體智慧的力量。

如果說是網路成就了維基百科,那麼就可因此推斷公司也可以通過網路來成就自己,所以我想在今後的公司經營中也要漸漸引入維基百科的模式。

在傳統的公司經營中,從來都是老闆向下級傳達指令,「應該這樣做,應該那樣做」,而現在這種自上而下的經營體系已經過時了。而反對自上而下模式的理論基礎其實也已經過時了。我認為集合所有人的智慧,對經營方針進行修正的模式必定會成為未來企業經營的趨勢。像寶潔公司已經開始實行一種新的經營模式,那就是僱用公司外部的人來進行新產品的開發。

這就是所謂維基式經營,換句話說就是「集體智商經營」,它和以前的協商制經營是不一樣的。

我們都知道,維基式經營是以推出Linux操作系統為開端的。北歐芬蘭人李納斯·托沃茲(Lirmx Torvalds)開發出的Linux操作系統對虛擬世界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同樣,Google也是全世界的Google用戶集體智慧的結晶。為什麼它能在短時間內取得長足的進步,就是因為它創造出了一種特殊的經營模式,那就是「讓所有的Google用戶都參與到開發當中」。

Google可以從世界各地整合自己所需要的經營資源,可以在世界範圍內搜集建設性意見,並運用到自己的產品開發上,而他們不一定要親自從事研發。就像微軟那樣,高薪聘請員工所做的開發工作,並不一定要在西雅圖進行,這樣就保證了效率,公司可以迅速地發展壯大。

另一方面,當產品開發出現失誤的時候,Google也會利用網路資源迅速解決,無疑這已經成為一種模式。

要說Google有什麼缺點,那就是在某種程度上它會產生「半途而廢」的現象。關於這一點,我和梅田望夫在雜誌的對話中有所涉及,內容如下:

大前:Google的市價總額將近20萬億日元,完全可以收購那些發生危機的公司(或者將來會在技術層面與Google形成競爭的公司)。而事實上,它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對YouTube的收購。

但是現在,Google在很多事情上都只是半途而廢。而就在同時,新近出現了很多不同領域的黏性很高的網路公司。面對這種形勢,Google一定要在經營上多下力氣,多做努力。眼下數字化和本土化的計畫都還未成形,所以當務之急是先打好基礎,如果想一下子做完所有的事情,到頭來肯定是兩頭落空。雖然說要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件事情上是好事,可想做到這一點也是很困難的,Google公司涉及的領域太廣了,這種一家公司擺出的經營陣容就和美國當年的西部開發相當,正所謂「逮著哪個算哪個」。

梅田:現在Google的商業模式非常簡單,基本上只有兩個部分。僅憑藉AdWords和AdSense的廣告,它的交易額就能達到兩萬億日元。如果能進一步優化檢索功能的質量,一定會創造出更高的交易額,而Google其他的服務都是不值得進行商業核算的。

(摘自《Voice》,2007年9月刊)

不管怎樣,今後所有的商業模式都應該以維基模式為標杆,必須依靠「集體智商」來發展自己,這是全世界今後都必須要做的事情。一家公司的「集體智商」如果得不到提高,那麼這家公司就可以稱之為「烏合之眾」。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