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網路社會和大腦 應該把網路用於學習知識

在網路上經常會看到「無用信息輸入,無用信息輸出」(GIGe in、garbage out)這樣的術語。它的意思是說「假如你輸入的是垃圾,那麼輸出的也只能是垃圾」。也就是說,如果輸入電腦中的資料是垃圾(指錯誤的資料),則輸出來的必定是沒有用的資料,這在電腦資料處理方面是一個著名的理論。

總之,不管在電腦上查找什麼東西,如果你的查找方法錯了,那麼你得到的答案肯定也是錯誤的,僅僅從這一點就能認定,那些認為Google奪走了人的思考能力的觀點是錯誤的。

在我創辦的BBT研究生院也好,還是經營的學校也好,我最初教授的課程便是怎樣使用Google,結果,將這個方法運用得好的學生,有時候會找到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答案,我有時候都不得不誇他們真是將學到的知識活用到極致了。

在網路世界裡,類似「按照1、2、3的順序走下去,就能得到答案」之類的方法是不存在的。所以可以說,網路檢索是一種在瞬間定勝負的工具。

如果一旦判斷錯誤而被網路誤導的話那就慘了,因為你要從多如牛毛的信息中尋找根本就不存在的答案,這無異於大海撈針,所以這就成了「網路道場」的戒律,所謂的「Cyber之路」就是這麼冷酷無情。

即便如此,和現實世界的檢索相比,網路檢索還是具有速度和效率的絕對優勢的。當今世界人類把大量的信息和知識都存在了網路上,網路所擁有的信息量是圖書館望塵莫及的。坐在家裡就可以檢索到想要的信息,再沒有比這個更方便的了。

因此,現在就有人認為「網路具有超強的檢索能力,人類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樣去記憶一些東西了,人類現在的知識也因此變得貧瘠」。

在我看來,現在應該把用於上網搜索信息的時間全部用于思考。這樣一來,人類就會漸漸變得聰明起來,上面的結論也就完全被顛覆了。然而持有那種觀點的人,他們誰都不會真正那樣做,最多是把自己知識貧乏的原因歸咎於人類自身的惰性。

但是,關於現在的日本人是否正在變成那樣的問題卻是和網路無關的。

我每個月會去Cyber研究生學院做一次輪講會。在會上我向同學們介紹一些在當今網路時代非常值得一看的書,比如《新概念》、《新營銷》、《Web進化論》、《眾包》等。

但我在輪講會上並不只是給大家推薦幾本書就算了。

在通常情況下,人們將一本書讀過一遍後就完事了。多數情況下即便是花了很長時間讀的書,一旦把書合上,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將其忘得一乾二淨。

「如果讀一本書需要1個小時的時間,那麼就應該花大約5個小時的時間來認真思考這本書到底寫了什麼?它對於我自身有什麼意義?它對於我們公司有什麼意義?」

相對於讀書,思考更加重要;相對於閱讀下一本,認真思考上一本書的內容更加重要。同理,相對於檢索,對檢索對象的思考以及怎樣活用檢索內容的思考是更為重要的。所以,我都會讓學生讀完一本書後,大家一起來作討論。這樣,學生們也會將讀後感全部吐露出來。

當然,在這裡補充一點我的看法,經常回顧自己看過的書是必要的,而且這種做法正是網路時代所需要的。如果沒有讀懂書或者想進一步了解書中的相關內容,我們就可以去網上慢慢搜索,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夠學到比一本書多數倍的知識和觀點,如果實在搞不明白,就去向教授請教,這都是網路時代所需要的。

但是,如果不會使用網路,那就麻煩了。毫不誇張地說,不會利用網路,就會失去很多機遇。

把從書上學到的知識、在網路上學到的知識,以及通過討論得到的知識結合在一起,就能使我們的「集體智商」得到提高。

總之,網路時代需要我們這樣做,我也是這樣做的,並且我從中學到了很多知識,得到了靈感,萌生出了一些以前不曾有過的想法和主意。

現在是一個各種信息相互交換共享、人的智商正在顯著提高的時代,而只有複合型人才才能推動時代向前發展。

總之,網路是提高集體智商不可或缺的工具。網路社會不是屬於某一個人的,只有所有人都參與進來,彼此相互提高,這個社會才能正常發展。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