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政局和「集體智商」 《數字化商業模式》中提到的解決方案

參議院選舉的結果表明,國民們把在養老金問題上的怨氣都撒在了自民黨身上。其實現在回顧一下就會知道,民主黨並沒有取勝的理由,自民黨只不過是自取滅亡罷了。所以當民主黨現在以一種「順應民意」的姿態和在野黨針鋒相對時,不免覺得他們只是一相情願地相信民眾是支持他們的。

國民表達憤怒是好事情,但為什麼又戛然而止了呢?在這裡我想說說這個問題。當初若不是被稱為「養老金先生」的民主黨議員告發了自民黨,恐怕民眾們也不會憤怒到如此程度。

就像前面所說,對於這個問題,我很早以前就提出過。

不僅如此,對於反對實行國民總編號制度的社會黨和朝日新聞,我曾在1993年出的《數字化商業模式》中提議道:「即便不實行國民總編號制度,也應該建立一個國民顧問資料庫,在這個顧問資料庫的基礎之上進行行政服務。」在這本書中我總共提出了83項方案,其中我寫道:「如果不建立國民顧問資料庫的話,國家和人民之間就不能形成真正的契約關係。」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反駁道:「日本不是在實行戶籍制度嗎?」然而,戶籍並沒有被登記到網上,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日本人的戶籍證明使用的是活版印刷,所以是無法將其變成資料庫的。

但是迄今為止,到底有沒有將戶籍進行資料庫化的先例呢?據我所知,有兩三個村這樣做過。茨城縣的某個村還曾經委託我去做這項工作,但不管怎麼說,歸根結底這只是他們村自發的提案。

總之,現在的日本還沒有把國民的資料庫當做國家建設項目提上日程。而且即使現在就開始採取這方面的行動,最後還是會因為政府機關狹隘的職責範圍而被擱置。

警察署要管理駕照,稅務署要管理納稅編號,厚生勞動省要管理養老金編號,外務省要管理護照——所有的政府機構都有屬於自己的零碎工作要處理。

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在1993年就提議要儘早建立國民信息資料庫,然後所有的行政機構都在此基礎上提供行政服務,也就是要建立一個日本版的社會保險編號。

資料庫如果能建立起來的話,行政浪費恐怕能夠降低到現在的1/10,資料庫會優化國家的管理和國民的生活。

15年前,關於個人隱私的問題,比如說號碼泄露或賬號被盜等情況,我也提議過要給國民建立身份驗證系統。

時代是逐漸變化發展著的,所以如果當下不高瞻遠矚作出判斷的話,以後將會給國家和國民帶來麻煩。

在日本,只能說時代發展的速度超過了國民智商提高的速度。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