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政局和「集體智商」 「國民總編號制度」是必須的

請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作為個人是否應該保障和國家之間的關係。也就是說,不管怎樣,我們是否應該首先保障個人和國家之間的關係呢?

舉個例子,比如說現在有一個叫鈴木一郎的人,在全國範圍內和這個鈴木一郎同名同姓的有1萬人。這樣,就有必要將這些叫鈴木一郎的人加以區分。

說到這兒,那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比如說,住所可以作為區別這些鈴木一郎的方法,可是住所是可能發生變化的。還有像電話號碼、工作單位等這些都可作為識別的依據,但它們也是可以發生變化的。而且如果同名同姓者是女性的話,一般在結婚後姓氏都會發生變化,不會發生變化的只有出生年月日了。

所以說,不管哪一個都不能成為區別個人的決定性因素。

在日本,一直以來國家對國民沒有周密的身份跟蹤,而且也沒有任何措施來保障國家和個人之間的關係,而這種狀態在信息化高度發展的今天仍然持續著。

實際上,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實行國民總編號制度。

比如在美國,人人都有「社會保險號碼」,只要繳稅,國家就可以通過編號來識別國民。還有所謂的養老金編號,和日本的養老金基礎編號是一樣的。

美國人所有的身份基礎就是「社會保險號碼」,憑藉著這個號才能領取養老金,也只有憑藉這個號才能合法納稅。在獲取執照和銀行開戶的時候,都要用到這個號碼。

所謂社會保險,說白了也就是指「社會福利、養老金」。因此,這個號碼既是將來領取養老金的憑證,也是政府用以掌握國民情況的最基本的方法。

以前我就主張過,日本政府必須給每個國民設立這樣一個號碼。現在各個國家已經將其做成了IC卡,以後會更進一步發展成非接觸的IC卡。在當今的網路化社會,世界上很多國家的國民都有這樣的號碼。

一旦要開始構建這種國民結構,那就要用電腦給國家和個人之間的關係下一個永恆的定義,不管結婚與否、不管住所是否變化,不管發生了什麼。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確實和左翼分子以及朝日新聞所主張的「國家對國民的管理體系」如出一徹。

但是在現在的信息化社會,沒有這樣的國民結構是不行的。如果沒有認證體系,全部信息都會失效,社會體系也會變得越來越糟糕。

總而言之,養老金問題的爆發是這種弊端開始顯現的表現。

用前面舉的例子來說,當鈴木一郎的住所發生變化時,沒人會知道哪一個鈴木一郎是原來的那個鈴木一郎;或者,當電話號碼變更後就再也聯繫不到他了;或者他更換了公司,那麼此人的相關記錄也就消失了。這種以前經常發生的問題在現在的日本還時有發生,而且到現在也沒有出台針對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

所以,不得不質疑日本到底是在哪一方面實現了高度信息化。只要實行國民總編號的制度就可以解決現在所發生的問題,這不難理解。所以,只要稍微動一下腦子,稍微有一點遠見,就不難懂得實行這項制度是有必要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