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為數一億的「經濟文盲」 日本沒有學習的氛圍

舉個例子,就像前面說過的,日本人在去世的時候還有大量財產,而這種情況是不會發生在義大利人身上的。至於美國人,他們個人財產最多的時候是在48歲,從這之後個人財產會逐漸減少,這和日本人直到死個人財產還在不斷增加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另一方面,在盎格魯-撒克遜人的世界裡是沒有遺產稅的,所以也可以把自己的財產傳給後代,也就是說資產具有連續性。所以父母會儘可能地給孩子灌輸資產管理的知識,而這種傳承的習慣也被繼承了下來。

義大利、紐西蘭、澳大利亞這些國家也是沒有遺產稅的,還有加拿大、瑞士、瑞典也沒有遺產稅,連日本群島附近的帛琉共和國和馬來西亞也沒有遺產稅。美國提出要在2010年停止徵收遺產稅一年。英國、法國、德國也正在討論廢除遺產稅制度的問題。英國首相曾在其競選活動中對民眾承諾要廢除遺產稅(圖3-2)。這些盎格魯-撒克遜國家要用資產課稅來代替遺產稅,這種取消遺產稅的同時用資產課稅來繼續保證國家稅收的做法是合乎道理的。

資料來源:綜合各種報道資料,◎BBT綜合研究所

在這一點上,日本的稅收制度是帶有懲罰性的,所以它又成了使日本人變成「經濟文盲」的一個原因。所以我有時候也覺得日本人不學習的習慣實在是讓人生氣,但是想想即便他們會學習、愛學習,能用學到的知識管理好自己的財產,可到了最後自己的財富卻被國家拿走,也真是夠慘的。

日本有沒有能夠正確學習資產管理的大環境,這值得懷疑。

日本的經濟雜誌告訴人們的儘是一些怎樣能發大財的方法,要麼就是長篇累牘的財務策劃顧問(FP)的廢話。我倒並不是不認可財務策劃顧問的存在。我只是想說,我非常懷疑這些財務策劃顧問是否真的是在為個人的投資而工作。

我所見過的財務策劃顧問,沒有幾個是非常富裕的。這些受金融機構委託的財務策劃顧問的話真的值得傾聽嗎?簡單地說,真正又有多少財務策劃顧問能在客戶提出「把我去年的資產使用情況給我看一下」的時候,回答得有理有據呢?

雖然我也有幾個持有財務策劃顧問資格證的朋友,但說到這個財務策劃顧問資格到底能有什麼作用時,我覺得只剩下招搖撞騙了。所以我很想問問他們:「你們拿著這個資格證到底在做些什麼?」

不知道學習的財務策劃顧問可以臉不紅心不跳地說:「我判斷利率是0.3%。」因為銀行的利息一般是保持在0.1%~0.5%,所以這樣的建議可以說是毫無意義的。

不管怎麼樣,一個人有了財務策劃顧問資格,並不意味著他就能進行投資和資產管理。這個世界原本就是專業和外行沒有太大差別的世界。若是這樣,那麼金融專業人士存在的意義何在呢?這種意義其實就存在於拿出實際成績和不斷學習以及親自實踐的過程中。

從小就進行這種學習、實踐的人和直到涉足社會前還都沒接觸過的人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而這種差異則是必然的。如果這種情況繼續發展下去,那將會產生什麼結果呢?答案是很明顯的,具體表現在1990年以後日本的金融與世界顯得格格不入。所以,對此必須要儘早想出對策。

那麼,到底有沒有方法可以改善日本人「經濟文盲」的狀態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