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為數一億的「經濟文盲」 嚴重畸形的日本金融結構

據說,大和民族是世界上最愛存錢的民族(圖3-1)

資料來源:日本金融廣報中央委員會,◎BBT綜合研究所

現實還真的就是這樣,而且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但是,大家真的都是僅僅因為喜歡存錢而把錢存在銀行嗎?利息幾乎是零,而且每次提取的時候還要收取額外的手續費,這不明擺著是賠本的買賣嗎?然而就是這樣,人們還是想把錢存進銀行。雖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但是能作出這麼愚蠢的選擇的,恐怕也只有日本國民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全球經濟危機的形勢下,世界上其他國家的銀行給儲戶的利息都比日本的銀行的高很多。

最典型的就是發生在美國加州的例子。在2008年,雖然世界範圍內出現了嚴重的挪用資產和經濟衰退問題,但美國加州的普通職員和教師的退休基金利率在1~7月都保持在11%。

另外,澳大利亞的銀行對於普通存款的利率也維持在近4%的水平。雖然匯率大幅下跌,但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在過去的25年中澳元對日元的匯率一直保持在55~105的範圍內,所以一定會有人在澳元便宜的時候,買進澳元以獲得較高的收益。

0.1%的利率和4%的利率有著10倍以上的差距,即便是從匯率變動的角度考慮,差距也是令人難以置信的,那麼由此看來,把錢存在日本的銀行是沒有意義的。

對金融比較敏感的澳大利亞國民,會根據市場形勢在適當的時候把目光投向國外,把自己的錢轉換成有利可圖的金融商品。不僅是澳大利亞國民,歐洲民眾、美國國民也都是這樣做的。當自己國家的利率走低時,就選擇國外利率高的金融機構,把錢投在回報率高的金融商品上。

因此,如果澳大利亞也像日本一樣實行零利率政策,那麼國民的錢馬上就會大量流向海外,屆時澳大利亞的金融機構就會相繼倒閉。所以,澳大利亞的金融機構都把利率設定在一個能保證不發生資本外流的水平上。

所到之處我總是不停地說,世界上有10%以上的基金是發揮著實效的。儘管如此,其中也沒有日本人參與。在日本,只有金融機構和郵政儲蓄通過投資信託的方式在向這些基金進行投資,但是作為一個日本國民是沒有這樣做的。

對此,我只能說「很奇怪」。

由此導致的結果是,日本的金融機構發展出了在其他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出現的畸形結構。也就是說,日本的金融機構將國民的利益置之度外,用國民的錢一邊發放貸款、進行投資信託和購買基金,一邊買進日本國債。而且它們不允許擁有這種運作能力的外國機構來操作,因為日本政府和金融機構的真實想法有點類似於「寧可讓外國人來執教棒球隊,也不讓國民從中受益」。他們認為,出售國債是不好的事情。

但是發生問題的恰恰是國債。從日本現在的財政狀況來考慮,日本的國債已經成了最危險的金融商品。2007年底,包括國債佘額和地方債務餘額在內,日本的外債「輕鬆」超過了1000萬億日元。這相當於日本年均GDP兩倍多的欠款,這麼大一筆錢,誰能還得起啊?

對於這種負債纍纍的國家發行的國債,相信誰都知道這不是什麼「安全商品」。但竟然有些日本人相信這種國債是「最安全的商品」,不僅是金融機構,就連普通的個人都在買進,這又是為什麼呢?

日本國民的錢都通過金融機構流向了國家,而金融機構的錢又通過購買國債的方式被政府隨便利用,而且這些錢的利息是少得不能再少了。如此就造成了日本國民的疲勞,國家負債纍纍也因此疲憊不堪。所以,個人和國家都不可能富裕。但我不明白的是,明明知道是這樣的後果,為什麼還要去這樣做呢?而那些工薪階層們,卻甘願生活在這樣病態的經濟生活中,這就是我們這個被稱為經濟大國的國家及其國民的真實狀態。

當然,這也可以說是日本人「集體智商的衰退」,但一定是有原因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