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全本《紅樓夢》之謎

來聽一首詩:「莫問金姻與玉緣,聚如春夢散如煙。石歸山下無靈氣,縱使能言亦枉然。」很顯然,這是跟《紅樓夢》有關係的詩。這位詩人看的是一部有頭有尾的《紅樓夢》。《紅樓夢》里包含著「金玉姻緣」的故事。他看到故事裡面「金玉姻緣」「聚如春夢」的情景,也看到了「散如煙」的結局。《紅樓夢》一開始就講,在天界有一塊大石頭,後來被一僧一道帶到了人間,隨著賈寶玉在人間經歷了一番離合悲歡、興衰際遇,最後又回到了天界,回到了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有個空空道人看到回歸山下的石頭,上面出現好多文字,這個文本就是《石頭記》。空空道人把它改名為《情僧錄》,帶到人間,這個文本又有了其他的名字,其中一個名字就是《紅樓夢》。寫上面那首詩的人讀過全本的《紅樓夢》,他用詩歌來陳述他的印象,發出他的感慨。

有人會說,這個人讀了《紅樓夢》,有頭有尾,寫了首詩,這有什麼稀奇啊?我就讀過《紅樓夢》,我讀的一百二十回《紅樓夢》就有頭有尾。但你要知道寫這首詩的人,可不是當今的人,是清朝乾隆時代的人。這個人叫富察明義,字我齋。他是乾隆朝初期的一個不太得意的貴族後裔,他祖上曾經風光,但是到他這一代,他只當上一個小官,在清宮的上駟院,就是養馬的地方,俗稱御馬園,當「執鞭」的一個小官。御馬園就是為皇帝養馬,給皇帝備馬,皇帝要用馬的時候,派人跟著,這樣一個機構。這個人官運不濟,但是喜歡讀書,喜歡寫詩,他把自己寫的詩,編成一個集子,叫做《綠煙瑣窗集》。他的詩水平不高,沒有很多人欣賞,估計是自個兒抄出來,自我欣賞,或者在親友之間,小範圍流傳一番。但是這個《綠煙瑣窗集》,是研究《紅樓夢》的重要資料。這本《綠煙瑣窗集》穿越滄桑的歲月保存下來了,就在北京圖書館裡,可以去借閱、研究。《綠煙瑣窗集》裡面有關於《紅樓夢》的詩,不止一首,是一組,有二十首,剛才我念的就是這二十首之一。可見富察明義他當時在乾隆朝讀過一個有頭有尾的《紅樓夢》。

為什麼我說它不是你現在所熟悉的一百二十回《紅樓夢》呢?這個《綠煙瑣窗集》,它裡面那些詩的寫作年代,是可以推敲出來的,寫得最晚的詩,據專家考證,不會晚於乾隆四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781年。這本詩集里的詩大體上是根據年代來排列,《題〈紅樓夢〉》這二十首詩,排在詩集的當中,可見比剛才我說的專家考據出來的最晚的詩,時間還要早一些。可是我們大家現在所熟悉的一百二十回的本子,是什麼時候產生的呢?它是在明義的《綠煙瑣窗集》編成了之後很久。現在大家所看到的一百二十回通行本《紅樓夢》,是程偉元和高鶚——程偉元是個書商,高鶚是個文人——他們兩個合作,把大體上是曹雪芹的八十回《紅樓夢》,和高鶚續的四十回,合在一起,用活字擺印的方式印刷流布的。那麼這件事發生在哪一年呢?他們第一次印刷,是在乾隆五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791年。剛才我告訴你了,明義的《綠煙瑣窗集》最後一首詩它不晚於乾隆四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781年,而程偉元、高鶚他們傳下來的一百二十回本子,是出現在乾隆五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791年,跟《綠煙瑣窗集》裡面詩的時間上至少差了十年。那麼排在《綠煙瑣窗集》當中的這二十首《題〈紅樓夢〉》詩,還早於乾隆四十六年。所以明義所看到的完整的有頭有尾的《紅樓夢》,不可能是現在大家所看到的一百二十回的本子,他不可能看到高鶚的續書,因為高鶚那個時候還沒續書呢!他看到的應該是另外一個有頭有尾的《紅樓夢》。

那麼有人就會問了,一直聽人說,曹雪芹的《紅樓夢》只有八十回,不完整,是殘缺的。你現在拋出這麼一個材料,讓我吃了一驚,原來早在程、高本一百二十回出現之前,就有一個完整的《紅樓夢》了,而且這個《紅樓夢》還有人讀過,比如說富察明義他就讀過,讀完以後,他還用二十首詩表述了自己的感想。這是怎麼回事?你光舉出上面那首詩,還不足以說服我,他看到的是有頭有尾的全本《紅樓夢》,你能不能再舉一首?那我就再舉一首。剛才那一首是這組詩的第十九首。現在我們就來看看他第二十首是怎麼寫的。

第二十首他是這樣寫的:「饌玉炊金未幾春,王孫瘦損骨嶙峋。青娥紅粉歸何處,慚愧當年石季倫。」什麼意思呢?曹雪芹書裡面寫的賈氏宗族的生活,是饌玉炊金,他們吃的飯可以比喻成玉,他們做飯的動力,可以比喻成金,他們饌玉炊金,過的是豪華不堪的生活,但是這樣的生活沒有持續很久,未幾春,沒有經過幾個春天。我們立刻就回憶到,我們所讀過的《紅樓夢》的前八十回,裡面說得很清楚,「三春去後諸芳盡」,「勘破三春景不長」,書裡面寫榮華富貴的生活也就是三年時間,顯然富察明義他既看到了前八十回裡面三個春天錦衣玉食的生活,他還看到了八十回之後,看到了小說裡面的主人公——王孫公子賈寶玉,最後是什麼形象呢?「瘦損骨嶙峋」,最後瘦得不成樣子了。「嶙峋」本是形容石頭帶棱帶角,拿來形容人瘦,就是沒有一點脂肪了,肌肉都已經耗盡了,整個就是皮包骨頭了。他看到了完整《紅樓夢》後半部分故事裡面的賈寶玉,這個王孫——賈寶玉當然是屬於王孫公子範疇的人物,他是榮國公的後代——就瘦成了一個怪樣子,潦倒不堪。

大家想一想,如果他只看到了八十回,賈寶玉會是這樣的形象嗎?在前八十回的後面,比如說七十八回,曹雪芹還寫到了賈寶玉的形象,大家回憶一下,有沒有這樣一個細節?賈寶玉在大觀園裡面行走,跟著兩個丫頭,一個麝月,一個秋紋。當時大觀園已經被抄檢過了,賈寶玉最心愛的丫頭晴雯,已經被攆出去,而且死掉了。賈寶玉當時身心受到了很沉痛的打擊,但是在曹雪芹的筆下賈寶玉是什麼形象呢?是「瘦損骨嶙峋」了嗎?不是。他寫在大觀園裡行走的時候,賈寶玉覺得熱,就把外頭的大衣服脫了,脫了之後,露出底下穿的大紅褲子,這個大紅褲子是誰給他做的呢?是晴雯的針線活。人亡物在,秋紋和麝月也很感慨,這時秋紋就有一句話,形容賈寶玉,她說這個大紅的褲子,配你那個松花色襖兒,就越發顯得你是靛青的頭,雪白的臉。靛青的頭,就是頭髮是非常健康的青黑色;雪白的臉,說明臉是很豐潤、白皙的。哪裡是瘦骨嶙峋呢?可以肯定,富察明義看到了全本《紅樓夢》後面,賈寶玉「瘦損骨嶙峋」的形象。在高鶚的四十回續書裡面,賈寶玉也沒有「瘦損骨嶙峋」啊,雖然後來出家了,大雪天裡面,他到碼頭上,跪在他的父親賈政所坐的船前,披著大紅猩猩氈的斗篷,沒有說他瘦成皮包骨頭。很顯然,富察明義所看到的全本《紅樓夢》,跟你現在看到的一百二十回《紅樓夢》不一樣,他也不是僅僅看到了曹雪芹的前八十回的《紅樓夢》,他看到了全書後面賈寶玉的形象,是潦倒不堪的。現在我們看古本《紅樓夢》,雖然八十回以後看不到了,但可以看到脂硯齋的一些批語,脂硯齋提及賈寶玉在八十回以後的淪落,引用了八十回後的曹雪芹的原文,叫做「寒冬噎酸齏,雪夜圍破氈」。酸齏,就是酸菜渣子。過去北京腌制的酸菜,腌完以後,把菜撈出來,剩下的那些爛渣子。他窮困到了抓那個渣子吃的地步;到了下雪的寒夜,沒有辦法禦寒,不知哪兒撿的一個破氈子,就圍在身上,是那麼一種不堪的景象。這樣的內容,跟「瘦損骨嶙峋」是對榫的。

富察明義看到過全本《紅樓夢》。因此我可以得出結論,不是曹雪芹沒有把《紅樓夢》寫完,不是曹雪芹他寫到八十回,他就寫不下去了,就停筆了,或者他想寫,可是力不從心,或者沒寫到最後一回,他就死掉了,不是的。曹雪芹雖然死得比較早,四十歲的樣子就死了,但是他是把《紅樓夢》大體上寫完了。他有一個有頭有尾的稿本。可能還沒有統稿,有些地方還缺少一些部件,比如說第七十五回,他缺幾首中秋詩,還有一些地方前後有點兒矛盾,還沒有來得及剔除那些前後矛盾的毛刺,沒有把整部文稿完全修訂好,但是就人物的命運發展來說,故事情節的流動來說,他已經完成了這部書稿。有這樣一個原本的《紅樓夢》,完整的《紅樓夢》。

當然有人還是不服,說你光這麼說,我覺得還是挺玄虛的。這個富察明義,他看到的這個《紅樓夢》,也許不是曹雪芹的《紅樓夢》吧?他看到的這個稿本哪兒來的?我現在告訴你,富察明義這二十首《題〈紅樓夢〉》詩前面,還有一個小序,這個小序不得了,這個小序每一句話都很珍貴。

這小序第一句是什麼呢?他就告訴你,他所讀到的《紅樓夢》的有頭有尾的稿本是從哪來的,他說:「曹子雪芹出所撰《紅樓夢》一部。」首先他告訴你這個書稿是曹雪芹拿出來的。過去古人對人表示尊重,特別是對男子表示尊重,在姓氏後面要加「子」,孔子、孟子、老子、韓非子;到了宋代,朱熹,朱子;到了清代,富察明義他很崇拜曹雪芹,讀了曹雪芹的著作以後,他就稱曹雪芹為曹子雪芹。出,就是出示、出借,他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