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2 我把最美的世界,放在你掌心 扉頁上的期待

一直以來,我和呆哥的共同理想,是有一間大大的書房,以及書房裡頂天立地的書架、塞得滿滿的書。等書籍多到一間屋子四面牆的書櫃都放不下的時候,就定製帶搖柄和軌道的書架,平日里將書架合攏,需要查找的時候就按照分類標籤找到相應的架子,搖動手柄滑動軌道直到合攏的書架分開,人走進狹窄的夾縫,仰頭,天花板變成書籍峭壁中的一線天……

只可惜,我們至今都沒有一間獨立的書房。為了安置那些書,我們只好定製書櫃裝滿客廳的每一面牆,再在這間二手房的每個卧室里都預留幾組書櫃。不過這到底是比剛結婚那會兒與他人合住一套房子的時光要好得多,我還是帶著一種「窮人乍富」的心情分配那些書櫃——這四排,給呆哥放美學、哲學類專業書;這四排,給我放文化藝術類專業書;這四排,給呆哥放馬列著作、政治理論;這八排,給我放經典文學、暢銷小說、家教育兒……

我煞有介事地給呆哥講:已經看完的書放客廳書櫃里,沒看完的書放主卧室書架上,孩子們的繪本和各類識圖手冊放兒童房,大開本專業雜誌或孩子們暫時還看不懂的兒童文學作品放客房書櫃……

說這些話時我剛搬完家,正站在一排排整齊的書籍前做著自己「家庭圖書館」的夢。我完全沒有想到,沒過多久,一歲多的咚姑娘就開始像一隻不知疲倦的土撥鼠一樣每天執著於把自己能夠得著的櫃門都打開,一本本抽出那些書,在地上摞一堆,研究一番,再一本本東倒西歪地放回去。

滿室狼藉中,我瞠目結舌地看著我的小姑娘,她樂呵呵地翻開每一本自己看不懂的書,煞有介事地念著上面的字:「哥哥咿呀一都大許些庫呀些突突……」

此時此刻,我的腦海中自然浮現自己小時候看過的一部動畫片的名字:《天書奇譚》!

但這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九個月後這隻「土撥鼠」有了一個弟弟,並且很快,弟弟成長為一隻更加不知疲倦的「土撥鼠大神」——大神說話早,熱愛那套繪圖可愛的《識圖手冊》,自從十四個月學會走路起就每天搬著到處跑,所有屋裡各扔一兩本。高興了,隨處坐下來,拽過一本圖冊指著上面的草莓、木馬、瓢蟲、書包、褲子、牛奶依次道:「莓,馬,蟲,包,褲,奶……」有時候翻到玫瑰花那一頁,還會伸手抓一下那朵花,再攥住拳伸到我面前,佯作獻花一樣對我說:「媽媽,花!」

那張可愛的、真摯的小臉蛋啊,真讓人愛到心裡去……哪怕是房間的地墊上、書架上都被兩隻土撥鼠扒拉得亂糟糟,也瞬間都忽略了。

就是這樣繁茂的溫情,一點點滋潤出四周奼紫嫣紅的花園,花園裡是兩個小朋友歡聲笑語的吵鬧,以及蹦蹦跳跳的腳步。那些腳步踩在綠油油的草地上,小草彎下腰,露出蜿蜒的路徑——好的園林設計師會根據草坪上行人的足跡修出最便捷的小道,就像天真爛漫的孩子們,會用土撥鼠一樣的方式重新規劃我們本以為再合理不過的生活。

比如,我那「家庭圖書館」的整飭夢想在這個春天發生了更實用的變化:我嘗試著,取出孩子們本來集中在兒童房的童書,轉而分散到每個房間里貼近地面的那一兩層書櫃或書架上。

是的,到這時,住緊湊型小三室的我們還是沒有集中陳列書籍的區域,這很遺憾。可是最妙的地方也恰恰在此:當孩子們從一個房間跑進另一個房間,跑累了,坐下來,手邊永遠有一層書架,上面有色彩斑斕的繪本!

這可真是個美好的改變,我的孩子們,或許你們現在還無法理解書籍真正的意義,而媽媽也無法預估你們的未來,但媽媽清楚地知道,書,這種看似簡單的物件,卻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不信嗎?那我講個故事給你們聽呀!

那大約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有那麼個普通人家出生的女孩子,天資算不上聰穎,家境也未必多麼富裕,可是她的爸爸媽媽很寵她,他們寵她的方式就是用自己微薄的薪水買好多好多書給她看:她的爸爸每月只有一百多元薪水,卻每星期都要帶她去一次新華書店,買至少十元的書;媽媽負責幫她訂閱雜誌,每年要訂二十幾種;無論爸爸還是媽媽,出差到陌生的城市,帶回來的禮物一定是從這座城市的書店裡買回的一套書。

有一次,她的爸爸出差到一個小縣城,找了很久都沒有找到書店,便在旅館樓下的舊書攤上買了一本七成新的書,帶給女兒做禮物。那時,爸爸媽媽都沒有想到,那本叫作《綠山牆的安妮》的書,無意間帶給當時學習成績並不算好的女孩子以神奇的力量——那個叫安妮的紅頭髮又啰唆的孤女,她並不聰明,也不漂亮,但她夠堅韌,有百折不撓的勇氣,有真摯純良的情懷。她被人嘲笑過,也被人欺辱過,但憑著永不放棄的努力,她漸漸成為小鎮上最優秀的女孩子,而到了這時,美麗的愛情翩躚來到。

多麼巧,看書的這個女孩子也不漂亮、不聰慧,但她敏感又喜歡想像,她的文筆還不錯,也算看過很多書,在青春期里最寂寞的時候,她開始模仿那些書上、雜誌上的文字,一個人偷偷地練筆。她沉默地練了五年,直到有那麼一天終於鼓足勇氣謄抄工整,然後忐忑地塞進信封,寄給自己喜歡的校園文學雜誌。她並沒有想到,幾個月後,這篇文章居然就被發表了!從此,她的文章開始在媽媽給她訂閱的那些雜誌上遍地開花,她因此走進大學,看見更大的世界。她更加快樂地讀書、寫作,在研究生畢業前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隨筆集。是的,她當然還算不上是什麼有名氣的作家,但她找到了自己喜歡做的事,並因此更加樂觀積極。

也是在這時候,她遇見了一個男孩子,對方看了她寫的文章,然後沿著文字的表象看見她心裡的話。他說她很漂亮,她不信,但心裡總是偷偷歡喜的。每次約會,他們談談喜歡的書,再說說仰慕的作家,他給她很多鼓勵,直到她因此鼓足勇氣,寫了自己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並獲獎。再然後,他們結婚了,有了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此時,昔日那個缺乏底氣的女孩子已經因為生活的圓滿而對未來充滿信心,她每天都滿懷著好奇與滿足注視著自己的孩子們,觀察他們的習慣,反思自己的應對。她發誓,後半生,她全部的文字,都將寫給孩子和孩子的父母們,她將盡己所能,把幸福、樂觀、積極、感恩這樣的情懷,執著地傳達。

……

好吧,故事講完了,聰明如你們,一定知道,那個男孩子是爸爸,而這個曾經多麼自卑的女孩子,你們叫她「媽媽」。

你們的媽媽,她很愛你們。

雖然,她至今無法給你們敞亮的花園洋房,可是,興許正是因為你們的家足夠緊湊足夠小,所以你們才像是生活在書海中,被油墨香氣環繞——她愛你們的方式之一,就是把書籍中那廣闊斑斕的世界,徐徐打開在你們面前。

她早早地為你們在書牆裡存了一些小秘密。

那是一些真誠的、日記一樣的小秘密——在如列兵一樣佇立的一排排書籍中,有那麼一些扉頁上,藏著給叮叮和咚咚的悄悄話。

這事源自你們那喜歡囤書的媽媽,從你們還沒有出生的時候,便已經開始四處搜羅好書。那些彼此間八竿子打不著的自然科學、人文藝術、金融管理、軍事戰爭、漫畫繪本甚至鬼神志怪……只要讀後覺得有特點的都會被收藏,且書籍內頁上還常常附帶五顏六色的批註。尤其,她喜歡在打動自己的那些書籍扉頁上記錄彼時的閱讀心情,希望有一天,你們於偶然中看到,會因為這份隱秘的分享而覺得喜悅。

她甚至這樣想過:如果,那時她已經不在這個世界上,那麼,這些陳年的文字,會不會讓你們覺得,其實媽媽一直都在你們身邊?

她從沒有像現在這樣感謝自己有書籍作為朋友、有寫作作為愛好——因為這些扉頁上的期待,才是她所有深愛的延長線。

比如,有幾本你們或許能早早看到的書籍扉頁上,她這樣寫——

《爸爸的木朵》

2012年9月16日,媽媽去北京參加讀者見面會,在雨楓書館,爸爸陪同。活動結束後,我們逛該書館,在一個書架上發現了這本書。

這是一個父親眼中、心中、筆下的女兒,是一個叫「木朵」的小姐姐,也是你,我們的咚咚。

你也是這般長大,大笑、哭泣、360度無死角睡眠,各種能吃、調皮、欺負弟弟,然而,我們仍如此愛你。

正如我們深知,兩歲半的你,內心深處一定也是那麼那麼愛你九個月的弟弟。

願你們終生有愛,幸福和樂。

——永遠愛你們的媽媽、爸爸

2012年9月20日在你們睡後

《點點點》

必須要記錄咚咚你在看這本書時的興奮:我告訴你這是一本可以變魔術的書,兩歲半的你好奇地隨我開始翻閱。你那麼認真地按那些紅點、黃點、藍點,看它們在下一頁變得散亂,又因為你「吹氣」而飛到邊緣,你發出「哇」的驚嘆聲,瞪大眼睛看著我,臉上全都是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