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附錄三

附錄三:關於麻醉劑和蘑菇毒素,戊巴比妥鈉麻醉劑巴比妥類的衍生物是臨床醫學上最常使用到的麻醉劑種類之一。

按照麻醉劑本身的性質劃分,醫學上常用的麻醉劑大抵分為:揮發性麻醉劑(如乙醚、氯仿等)、非揮發性麻醉劑(如氨基甲酸乙脂、水合氯醛等)以及中成藥類麻醉劑(如氫溴酸東莨菪鹼,但並不常用)等。

文中提到的戊巴比妥鈉(以及與之類似的苯巴比妥鈉和硫噴妥鈉(sodium pentothal))屬於巴比妥類非揮發性麻醉劑,常通過靜脈注射的方式給葯——其具有使用方便、起效速度快、易於控制用量、一次給葯維持時間長等優點,因此在現代醫學及相關領域中有著相當普及的應用。

至於那柄麻醉手槍,其原型是在進行野生動物捕捉時所經常使用到的特製麻醉槍——這種槍通常只有一發子彈(當然,也有裝兩發以上的——文中所使用的就是(笑)):一種特製的注射器。所注射的特製戊巴比妥鈉中還添加了一些其它的複合成分以便快速起效——如氯胺酮(Ketamine)、異丙酚(Propofol)等起效快但維持時間短的靜脈麻醉藥配合上適當的肌松葯。雖然硫噴妥鈉起效時間僅30秒,可惜其水溶液並不穩定,需要現用現配,因此不適合用來作為麻醉槍子彈內的快速起效劑。

,鵝膏毒環肽(Amanitins)此種最常含於鱗柄白毒鵝膏(Amanita Virosa,由於這種野生蘑菇的外形異常美麗甚至被譽為達到了「蠱惑人心」的地步,因此也常被人們稱作「致命天使」)以及條紋毒鵝膏(Amanita Phalloides)的恐怖蘑菇毒素,僅需要很小的劑量便可以致人死命(考證自《野生蘑菇圖鑑》,大致為零點一毫克每公斤(LD50)——比之劇毒的氰化物還要小上一個數量級)。

按照所含氨基酸數量來區分,鵝膏毒環肽類毒素則可細分為含有七個氨基酸的鬼筆毒素(Phallotoxins)以及含八個氨基酸的鵝膏毒素(Amatoxins)——兩種毒素都能夠直接入侵細胞核,通過與RNA聚合酶二型相結合的方式,阻止 RNA以及蛋白合成的進行:而這個過程顯然是不可逆的。宏觀上說,即是會造成肝臟、腎臟以及消化系統的永久損傷。

但此種毒素和氰化物不同的地方是,使用之後並不會在短時間內致命——中毒癥狀僅在足夠量的細胞已被徹底損壞之後才出現:我在文中將毒素設置成「鱗柄白毒鵝膏提煉物」,其濃度大概是一般食用攝入劑量的二十倍,與靜脈用麻醉劑戊巴比妥納合用,可以造成一到兩小時內麻醉窒息死亡的假相——被麻醉槍擊中者並不會立即死亡,也不會出現顯著的中毒癥狀(嘔吐、腹瀉、腹痛、心絞痛以及昏迷):羅德大概是聽從了他所僱傭的職業殺手的建議,用這種絕妙的方法來避免文澤爾的懷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