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3 方法 第十一章 破譯內心語言

說話的,並不僅僅是嘴巴。一個人的眼睛、動作、姿態、表情、心理,也在說話。

而嘴巴里說的話,可能是真的,也可能不是真的。它也許是十足的謊言,也許是對內心的真話、真正想說的話的一種包裝、暗示。關鍵是,我們能否聽懂?

似乎什麼都可能騙人,但唯一不能騙人的,是一個人的內心語言。

所以,我們的心理分析,必須掌握這個技術活:通過一個人所說的話,他在具體情境里的眼睛、表情、姿態、動作等,把他的內心語言給翻譯出來!

強調一下,這個「人」,也包括我們自己,即自我分析,我們不應拒絕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先來看一下最簡單的情況。

假設你向一個所謂的朋友借錢,他面露難色,說:「我手上沒多少錢,家裡還急需用點。你看?」你應該知道他的內心語言吧?

我代勞翻譯一下。他的內心語言是:「不好意思,我不想把錢借給你,為了不得罪你,也讓大家表面上都有點面子,我扯了一個謊。你應該知道我的意思,不必再說了。」

有很多話,是不能直接說出口的,需要我們去聽懂。

但我們更要聽懂的,不止這類弦外之音。

在這裡我要先強調一下,破譯內心的語言,準確地說不是一個和破譯心理動機,以及澄清並列的心理分析路徑,而是一種技術要求。

就是說,從內容而言,我們要翻譯的「內心語言」,既可以是一個人的心理動機,也可以是他所說的話、所玩動作的心理含義,可以是他的心理傾向,可以是他的性格表現,也可以是他的情緒、情感,等等。我們只是代替一個人把他內心裡真正說的,以及想說的話,給形象地表達出來,以便可以聽懂他。

破譯內心語言,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採取以下幾個思路。

A、先破譯心理動機,然後把它翻譯成內心語言;B、先澄清語言、行為的心理含義,然後把它翻譯成內心語言;C、同時下手,再翻譯成內心語言;D、考慮他的心理結構,看性格、心理傾向是否被激活,然後再翻譯成內心語言;E、澄清情感、情緒等的本質,然後翻譯成內心語言;F、把一個人的眼神、姿態、表情等傳遞的信息,翻譯成內心語言。

下面這個故事,適用於情況B。

有一個正在上大二的女孩,以前很聽話,但是,自從她爸爸出了意外不在了以後,遭受了很大打擊,整個人全變了。

她的表現是:覺得整個世界上的人都欠了她一樣,好吃懶做。沒錢了,就向她媽媽要,還和她媽媽打架,用非常難聽的話罵她媽媽。

她媽媽非常苦惱,覺得這孩子有心理疾病,想和她交流,但這個女孩並不給她媽媽機會,不講道理,一見到她媽媽就罵。而且,一見到親戚朋友就要錢。

正好,她媽媽認識我的一個讀者,這位讀者就問我,這女孩是不是變成了攻擊型的性格,該怎麼辦?

我告訴她,這不是攻擊型性格的表現,而是遭受巨大打擊後的心理後果。如果有人要說她有了精神病,那麼我會說,他才是精神病!

如果我們澄清一下她的語言、行為的心理含義,真相就出來了。

第一,她是以自暴自棄、向世界撒潑等發泄的形式,來減輕自己的痛苦,這是在自我療傷——如果你還不明白,那麼請問,你有沒有看見過,當一個人受到巨大的刺激或打擊時,會發狂地叫喊奔跑?第二,她從親人那兒要錢,和媽媽吵架,是以瘋狂的形式來從其他親人那兒索取因為永遠失去了父親而已經失去了的愛,她需要從其他親人那兒得到補償。

當我們失去了一個人的愛後,往往想從其他人那兒得到補償!

好,現在把她的內心語言翻譯一下就是:「我太痛苦了,我快瘋了,快來愛我!」

聽懂了她的這個內心語言就好辦了。我出的主意是:親人不要罵她,不要責難她,也不要亂給她錢。最好的辦法,是媽媽待在一邊,看著她發泄,等她發泄完了以後,抱著她好好哭一下,讓她哭出來,大哭。

很清楚,她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但心理上控制不了自己。而一場大哭,通過情緒的釋放,說不定會改變她。

如果我們和一個人打交道,同時又要快速地破譯他的內心語言的話,那麼,一個技術性的要求是:我們必須冷靜。如果不冷靜,我們就聽不到他說什麼了。

有一個新聞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這個新聞故事裡,我提煉出了一個原則:無論我們想對一個人幹什麼,必須先搞懂他!

故事是這樣的:一位在廣州的外來民工子弟,有十五六歲,平時喜歡去網吧打遊戲,學習也不認真,經常逃學。他媽一直對他很好,溺愛。後來,他媽得了肝癌,躺在醫院。他並不去看望,就像沒事一樣。

他父親和記者費盡周折,最後在一間網吧里找到了他,並把他帶回了出租屋。

記者問他:「你媽媽現在病得那麼厲害,你怎麼不去醫院看呢?」他說:「不想去。」記者又問:「你媽媽如果這樣死了,你不傷心嗎?」回答:「不傷心,總會有這麼一天的嘛。」說的時候,他陰笑了一下。

看到這裡,我相信已經有很多人在譴責這個男孩簡直沒有人性了。是的,從道德上說,我們可以這樣干。

但是,還是先來做這件事情更好些:嘗試去理解他為什麼會這樣沒有人性,他的內心裡,到底在說什麼?

我們可以聽到,當父母溺愛他時,他內心裡會有這種聲音:「你們拿錢給我去網吧玩遊戲,這是應該的,因為你們欠我的。」

溺愛,培育了他的自私。他在心理上預設,父母應該對他好,如果做不到,就是對不起他,他有理由恨父母。

所以,母親得肝癌,在他眼中本身就是一個過錯。

對這一「過錯」,他會有這樣的兩種心理反應:恨母親得肝癌,心理上要報復母親;母親得肝癌會讓自己難受,為了進行心理保護,不讓自己體驗到難受,就要讓自己顯得狠一些、沒有人性一些。

所以,當他說出「不想去」「不傷心,總會有這麼一天的嘛」這些話的時候,已經快接近於內心語言的表白了。如果我們再幫他把它們表達得更清楚一點,那就是「你為什麼要得肝癌?故意得肝癌讓我沒有錢去玩是嗎,讓我看著你得肝癌難受是嗎,所以我為什麼要去看你,為什麼要傷心?我恨你,你去死啊!」

看到了嗎?有時候,一個人沒人性,首先是一個家庭教育問題,父母和子女的關係問題,然後是一個心理問題,最後才可能是一個道德問題!

我們所說的話,既可能是說給別人聽的,也可能是說給自己聽的。所以,破譯內心語言,也包括從一個人的言行中,看他對自己說了些什麼。

而如果我們知道,在一個人身上曾經發生過什麼,大概也能知道,他會對別人和自己說些什麼。

有一個女士聯繫到了我。她有一個閨蜜,和父親相處得非常糟糕,希望我能出出主意。

情況是這樣的。

她朋友的父親A,原來是某縣城建局的局長,為人比較正直,退休以後,被無辜地捲入政治鬥爭,成為犧牲品入獄。家人四處奔走,費了很大的勁,也花了不少錢,才把他救出來。

而自從出了這件事以後,A心態大變,總覺得全世界都虧欠他一個清白,對家人漠不關心,態度粗暴,一心想著平反(但現實是幾乎不可能)。

由於家人從救他這件事情中,也受過很大傷害,因此,在苦不堪言之際,也怪他自私,不懂得體諒家人,兒女甚至建議母親和他離婚。

我請這位女士再補充一下A的個人愛好,現在做什麼。

由此,繼續有了這樣的信息。

A平時的表現就是:不停地說歷史,不停地看各種關於解放戰爭、抗戰的電視電影,尤其是《亮劍》,對李雲龍非常欣賞。他也不停地抨擊腐敗。

另外,A書法寫得好,當一門藝術來做,他也能作詞、寫詩。

好,我們可以知道A內心裡,對自己和別人說的是什麼了。

第一個問題:A很自私,不懂得體諒家人的痛苦嗎?回答是:沒有。出獄後,他完全陷在了「正直的人被迫害」的心理情境里走不出來,眼中沒有家人,只有自己和迫害他的那些人。當他發狂時,內心語言是:「我太痛苦了,我這是在反擊他們,是在自我治療!作為我的家人,你們應該體諒我,不要來惹我!」

家人聽不懂他的內心語言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他們也受過傷害,也沒好心情。他們的內心語言是這樣的:「我們都為救你出來付出那麼多了,你還這樣對我們,為什麼就不想想我們也很痛苦?」

然而,在這類事情中,註定是家人要多付出一些,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如果家人被自己的心理背景所影響,去埋怨他、干涉他,後果只能是進一步刺激他。這個時候,他的內心語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