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的意外經驗 不可不讀的檄文

檄文本是古來國人開仗的時候,用以給自家壯膽,同時嚇唬敵人的小把戲,其實用處不大。但古往今來,喜歡玩的人還真是不少。說某人文武雙全,就說他上馬殺敵,下馬草檄,而且下筆千言,倚馬可待。說來也怪,古來流傳下來的檄文妙品,往往屬於失敗者一方,陳琳為袁紹擬的討曹瞞檄,以及駱賓王的討武瞾檄,都是可以選入中學課本的佳作,連挨罵的一方見了,都擊節讚賞或者驚出一身冷汗,醫好了頭風病。看來,文章和真刀實槍的干,的確是兩碼子事。林彪說,槍杆子,筆杆子,奪取政權靠這兩杆子,鞏固政權還要靠這兩杆子。在實際政治中,筆杆子不及槍杆子多矣,往往越是槍杆子不濟事,才越要耍筆杆子嚇唬人,而筆杆子耍出來的玩意,多半是給人消閑的(包括對手)。

前一陣在香港講學,閑著無聊,亂翻清人筆記,居然發現了一篇這種嚇唬人的妙文。此文簡直妙不可言,足以跟討曹瞞檄和討武瞾檄鼎足而三,丟下一句都可惜,抄在下面,供同好者欣賞:

這篇檄文出自中日甲午戰爭期間,湖南巡撫吳大徵之手(很大的可能是他幕僚的手筆),時間是光緒二十年底(1895年)。當時,北洋水師已在困守劉公島,離覆沒不遠。而陸軍則從平壤一直退到海城。吳大徵在晚清,也屬於比較開明而且務實的「廉幹人員」。在危難時率軍出征,而且帶的是武器裝備以及訓練都遠不及淮軍的湘軍,居然能夠發出如此氣壯如牛的檄文,要在戰場設立「投誠免死牌」,並要約日軍「接戰三次」,讓人家「三戰三北」,自己則可效諸葛亮,有七擒七縱之法。

當然,吳大徵的部隊,接戰還是真的跟日軍接戰了,並沒有說了不練,只是戰績跟淮軍一樣,打一仗敗一仗,三戰三北的不是日本人,而是他老人家自己。開戰的時候,我估計什麼「投誠免死牌」之類的也沒有立起來,投降的日本人,一個都沒有,一天管兩頓飯,以及用輪船送回自然都談不上了;倒是被圍在劉公島的北洋水師,全體被俘,被人徒手裝在一艘卸除了槍炮的訓練艦上,送了回來。

湘淮軍也是中國學西方搞軍事現代化的產物,中日開戰之前,中國的士大夫一致認為,日本軍隊不及湘淮軍遠矣。就連世界輿論,也大多看好中國。沒想到真的動起手來,如此不中用,兩軍輪番上陣,結果連一個小勝仗都沒有打過。所謂「精槍快炮」,而且「素有準頭」,只是嘴上說說而已,手裡不比日軍差的洋槍洋炮,起的作用,倒更像是過年放的鞭炮(據說吳大徵自己槍法倒是不錯,在戰前練了許久,不知為何沒讓帶的兵練出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