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九)八股文通於戲曲

八股古稱「代言」,蓋揣摹古人口吻,設身處地,發為文章;以俳優之道①,扶聖賢之心。董思白《論文九訣》之五曰「代」是也②。宋人四書文自出議論,代古人語氣似始於楊誠齋③。及明太祖乃規定代古人語氣之例④。參觀《學海堂文集》卷八周以清、侯康所作《四書文源流考》⑤,然二人皆未推四書文之出駢文。竊謂欲揣摩孔孟情事,須從明清兩代佳八股文求之,真能栩栩欲活。漢宋人四書註疏,清陶世征《活孔子》⑥,皆不足道耳。其善於體會,妙於想像,故與雜劇傳奇相通。徐青藤《南詞敘錄》論邵文明《香囊記》⑦,即斥其以時文為南曲,然尚指詞藻而言。吳修齡《圍爐詩話》卷二論八股文為俗體⑧,代人說話,比之元人雜劇。袁隨園《小倉山房尺牘》⑨卷三《答戴敬咸進士論時文》一書,說八股通曲之意甚明。焦理堂《易余籥錄》卷十七以八股與元曲比附⑩,尤引據翔實。張詩舲《關隴輿中偶憶編》記王述庵語⑾,謂生平舉業得力《牡丹亭》,讀之可命中,而張自言得力於《西廂記》⑿。亦其證也。

此類代言之體,最為羅馬修辭教學所注重⒀,名曰prosopopoeia⒁,學僮皆須習為之。亦以擬摹古人身分,得其口吻,為最難事。馬建忠《適可齋記言》⒂卷二有《上李伯相言出洋工課書》,記卒業考試,以拉丁文擬古羅馬皇賀大將提都征服猶太詔等⒃,即「洋八股」也。(32—33頁)

董思白《論文九訣》不見《容台集》中⒄,李延昰(古文「夏」字)《南吳舊話錄》卷四記董行書《制舉文辦法》手卷⒅,佳絹二十餘丈,舊藏李氏,為馬士英勒索以去⒆。

備載其文,說「代」曰:「代當時作者之口,寫他意中事。如《逍遙遊》代鷟鳩笑大鵬⒇,說曰:『我決起而飛』云云。太史公稱燕將得魯連書曰(21):『與人刃我寧自刃』」

(參觀《管錐編》164—166頁)。《容台集?文集》卷二《俞彥直文稿序》亦云:「往聞之先輩云:嶺南廖同墅為孝廉時,以行卷謁吾鄉陸文裕公。公謂之曰:『曾讀西廂、伯喈否。』(22)廖博雅自命,不讀非聖書,頗訝其語不倫。又經月,復以行卷謁公。公曰:『尚未讀二傳奇何也。』廖始異其語,歸而讀之。』倪鴻寶有《孟子若桃花劇序》,見其弟子鄭超宗所選《媚幽閣文娛》中(23),未收入《倪文貞公文集》,略云:「文章之道,自經史以至詩歌,共稟一胎,要是同母異乳,雖小似而大殊。惟元之詞劇,與今之時文,如孿生子(24),眉目鼻耳,色色相肖。蓋其法皆以我慧發他靈、以人言代鬼語則同。而八股場開,寸毫傀舞。宮音串孔,商律譜孟(25);時而齊乞鄰偷,花唇取諢;時而蓋驩魯虎(26),塗面作嗔;凈丑旦生,宣科打介則同。」賀子翼《激書》(27)卷二《滌習》略云:「黃君輔學舉子業,游湯義仍先生之門。每進所業,先生輒擲之地,曰:

『汝能焚所為文,看吾填詞乎。』乃授以牡丹記。閉戶展玩,忽悟曰:『先生教我文章變化,在於是矣。』由是文思泉湧。」袁子才《小倉山房尺牘》(28)卷三《答戴敬咸進士論時文》云:「從古文章皆自言所得,未有為優孟衣冠(29),代人作語者。惟時文與戲曲則皆以描摩口吻為工,如作王孫賈(30),便極言媚灶之妙,作淳于髠、微生畝(31),便極詆孔孟之非。猶之優人,忽而胡妲,忽而蒼鶻(32),忽而忠臣孝子,忽而淫婦奸臣,此其體之所以卑也。」李元玉《人天樂》(33)第十七折亦云:「昔年諸理齋負笈遨遊,囊中惟攜《西廂》一卷,說道:『能活文機』。」何屺瞻《何義門先生集》卷十《書塾論文》反覆於八股須「順口氣」(34),正董、倪所謂「寫他意中事」(35)、「以人言代鬼語」耳。陶世征《活孔子》梗概見唐鑒《國朝學案小識》卷八(36),余未得而讀也。

(360—361頁)①俳優之道:俳優俗謂滑稽戲,此指不莊重的方法。

②董思白:明董其昌,字元宰,號思白。

③四書文:用「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出題作文,自發議論,宋時稱為時文。《學海堂文集》卷八侯康《四書文源流考》:「四書文,今謂之帖括。帖括二字始於唐。」宋寶應二年,楊綰上疏請廢帖括,「神宗熙寧四年,用王安石議,更定科舉法。」鄭灝若《四書文源流考》:「四書之文,原於經義,創自荊公。」但在寫作上,這種時文,用排偶句法,代聖賢立言,又似始於宋楊萬里(號誠齋)。

因侯康《四書文源流考》中又說:「惟楊誠齋傳文三首,汪六安傳文五首,與今體略同。」

④侯康《四書文源流考》:「至代古人語氣,則起自明初,乃明太祖與劉基所定。」

《明史?選舉志》:專取四書五經命題試士,「蓋明太祖與劉基所定。」

⑤《學海堂文集》:清阮元編,十六卷。其卷八有《四書文源流考》。

⑥陶世征《活孔子》:清陶世征平生模學孔子,由一部《論語》追想孔子之神貌,遂寫《活孔子》。

⑦徐青藤《南詞敘錄》:明徐渭(字文長)自號青藤山人。著《南詞敘錄》。《敘錄》專論南戲,稱:「以時文為南曲,元末國初未有也。其弊起於《香囊記》。《香囊》乃宜興老生員邵文明(邵璨字)作,習《詩經》,專學杜詩,遂以《詩經》杜詩語句勻入曲中,賓白亦是文語,又好用故事作對子,最為害事。」即指斥他以時文的排偶句作南曲。

⑧吳修齡《圍爐詩話》:清吳喬(字修齡)撰,六卷。論八股文為俗體:「學時文甚難,學成只是俗體,七律亦然。……自『六經』以至詩餘,皆是自說己意,未有代他人說話者也。元人就故事以作雜劇,始代他人說話。八比雖闡發聖經,而非注非疏,代他人說話。」

⑨袁隨園:清袁枚(字子才)因卜居江寧小倉山之隨園,自號隨園老人,倉山居士。

⑩《易余籥錄》:清焦循撰,二十卷。卷十七稱:「元人曲止正旦正末唱,余不唱。

其為正旦正末者,必取義夫貞婦忠臣孝子厚德有道之人。余謂八股文口氣代其人說話,實為本於曲劇。而如陽貨、臧倉等口氣之題,宜斷作,不宜代其口氣,是當以元曲之法如法。」即認為對八股中寫到的壞人,不當代壞人口氣說話。

⑾張詩舲:清詩畫家張祥河,有《小重山房集》、《南山集》等。王述庵:清王昶,字德甫,號述庵。

⑿這裡講戲劇代劇中人說話,與八股代聖賢說話,代人口氣相同,所以讀了《牡丹亭》、《西廂記》,對寫八股文有幫助,並可考中。《牡丹亭》:明代戲曲家湯顯祖代表作,寫杜麗娘與書生柳夢梅的愛情故事。《西廂記》:元代戲曲家王實甫代表作,寫書生張珙與崔鶯鶯戀愛故事。

⒀羅馬:古羅馬帝國。

⒁Prosopoeia:譯音「普羅索珀皮亞」,意即修辭學上的擬人法,使虛幻的人物具體化,或使抽象的事物人格化。

⒂馬建忠:清人,曾遊學法國。撰有《適可齋記言》四卷,《記行》六卷。

⒃拉丁文:古義大利羅馬人的語言為拉丁語,文字為拉丁文。猶太:指古羅馬時代猶太人的故國巴力斯坦。詔:向下屬發布的文告。

⒄董思白:明代書畫家董其昌號,有《容台集》二十卷。

⒅《南吳舊話錄》:清李延昰(初名我生,字辰山)撰,二十四卷。

⒆馬士英:明魏忠賢奸黨,字瑤草。

⒇《逍遙遊》:《莊子》名篇,寓言。鷟鳩:斑鳩。《逍遙遊》:「蜩(蟬)與學鳩笑之(大鵬,一飛九萬里)曰:「我決(疾貌)起而飛,槍(突)榆枋,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21)太史公:司馬遷。指《史記?魯仲連傳》。

(22)西廂:即《西廂記》。伯喈:元代戲曲家高明(字則誠)撰南戲《琵琶記》的男主人翁,姓蔡名伯喈,赴京應試,中狀元後,歷經種種磨難,最終與賢妻趙五娘團圓。

(23)倪鴻寶:明代書畫家倪元璐,字玉汝,號鴻寶。鄭超宗:明鄭光勛。有《媚幽閣文娛》一卷。

(24)孿生子:雙生子。

(25)宮音串孔,商律譜孟:指用八股文的排偶句代孔子孟子的口氣說話。宮商指音律,八股的排偶句要合於對偶句的音律。(26)齊乞:《孟子?離婁下》「齊人有一妻一妾」,是寫齊人出外乞食。鄰偷:《孟子?滕文公下》「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蓋驩:《孟子?公孫丑下》,孟子與蓋大夫王驩出吊於滕,驩獨斷獨行,孟子不與驩說話。

魯虎:《論語?陽貨》講孔子遇陽虎事。陽虎即陽貨。這裡是指八股文中代這些人說話,好像戲劇中的生旦凈末丑都有。

(27)賀子翼:明賀貽孫字。有《激書》二卷。

(28)袁子才:清袁枚字。有《小倉出房尺牘》十卷。

(29)優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