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環球視野下的中國崛起 七、從歐洲到美國

中國今天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如果沒有大的意外,中國的經濟總量可望在10年左右的時間內超過美國。美國則非常擔心失去世界經濟老大的位置,所以忙於對中國處處設防,以延緩甚至扭轉這個過程。正因如此,中國邁向世界第一的過程可能會遇到美國設置的各種障礙。我們因而有必要更多地研究和了解美國。惟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知己知彼」,才能更好地與美國打交道,並爭取在越來越多的方面超越美國。我在這裡把美國與歐洲進行了一些比較,以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美國這個國家,順便也更多地了解整個西方。

中國人初見歐洲人,是分不出哪國人的,同樣,歐洲人初見亞洲人,也分不出中國人、日本人還是韓國人。但和歐洲人接觸多了,會逐步看出一些差異。歐洲有個流傳很廣的笑話:有人問,「在歐洲什麼是天堂般的生活?」回答是:「讓法國人當你的廚師,德國人當你的工程師,英國人當你的警察,義大利人當你的情人,而這一切都由瑞士人來組織。」反過來的生活方式就是地獄般的,即「由英國人當你的廚師,法國人當你的工程師,德國人當你的警察,瑞士人當你的情人,而這一切活動都由義大利人來組織」。這種誇張的調侃或多或少地反映出歐洲民族文化的差異。

如果說歐洲各國的文化差別不小,那麼從歐洲到美國,你就會感到更大的差異了。當你從歐洲一下子空降到美國,歐美文化的差別立刻撲面而來。我自己從歐洲去美國大概有十來次,從諸多細節中可以感受到這種差別。比方說你從日內瓦國際機場飛抵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你想找個推車來拉行李,突然發現這裡的推車是要付錢的,而且不多不少3美元,頗令人尷尬,你往往正好沒有3美元的零錢,你就不得不去換零錢。歐洲也有不少機場需用硬幣才能取行李車,但這是為了讓你用完後把車還回指定地點,還車後可取回硬幣,所以行李車還是免費的。

等你上了美國的計程車,司機座位的後面貼著「顧客權利憲章」。在中國,這個地方貼的是「乘客須知」,在歐洲,較少貼這些東西,類似的規定屬約定俗成,不言自明。計程車很快就上了六車道的高速公路,路上的車普遍比歐洲大。看得出,和歐洲相比,美國還是以開大車為榮者居多,這顯然是一個比歐洲更加浪費能源的社會。

到了旅館,你打開電視,迎面而來的是鋪天蓋地的廣告。故事片,一刻鐘打斷一次,而且廣告詞大都涉及賺錢:100萬,200萬,300萬。歐洲主流電視台,商業廣告一般放在故事片的前後,中間最多打斷一兩次,而且廣告拍得比較有品位,一般不出現錢數。歐美的差別還有不少,比如歐洲的咖啡是小杯的,屬於講品位的精緻文化;美國的是大杯的,屬於大眾的消費文化。家庭觀念方面,歐洲社會更傳統一些,孩子大學畢業後住在家中的仍不少。在美國(英國也類似),孩子到了18歲,甚至更早,就自己出去奮鬥了。美國人普遍不相信政府,總覺得個人可以比政府做得好,而歐洲國家,特別是法國、德國、西班牙等國,政府的作用大得多。這種差異與美國歷史有關,當初的清教徒逃到美洲大陸,就是為了逃避政府和教會的迫害。

從大的方面說,歐美文化,特別是政治文化,主要有五大差別:一是宗教差別。歐洲的宗教影響總體上在走弱,美國則相反,特別是「9·11」之後,宗教在美國的影響迅速走強。禮拜天,美國教堂里人滿為患,布希總統自己也每天做禱告,他講話中使用的宗教辭彙明顯多於歐洲領導人。據說2000年海南撞機事件發生後,布希馬上問周邊的人:「美國的機組人員現在能看到《聖經》嗎?」歐洲的教堂,人滿為患的狀況不多。歐洲很多人稱自己是不上教堂的基督徒。給人的感覺宗教日益演變成一種文化,倒有點接近中國傳統中對宗教的態度,宗教的主要作用不再是嚴格的教義,而是一種文化規範。這種差異也反映在歐洲和美國的對外政策上。美國對外政策中,雖然名義上政教分離,但其外交政策受宗教勢力的影響為西方國家之最。美國本來就有強烈的「傳教士傳統」,認定美國是上帝的「特選之國」,在小布希時代這種感覺更強,而且常常是「惟我正統,別人都是異教」,甚至連民主問題也宗教化了,在全世界到處傳播美式民主的「福音」。美國現在推行的所謂「價值觀外交」也說明這一點。坦率地說,只要美國的這種「宗教」心態沒有大的變化,美國對於像中國這樣一個非基督教、非西方文化的「共產黨國家」的崛起,心理上總很難接受。從這個角度看,中美關係的真正和諧不易實現,推而廣之,整個世界的真正和諧也很難實現。我曾和美國亞洲協會名譽會長卜勵德先生討論過這個問題,他比我樂觀一些,認為多數美國人還是溫和與市俗的,宗教勢力不會過多地影響美國的對外政策。我也希望如此,而且我們都同意這麼一點:中美雙方的各種利益已經把我們兩國聯繫在一起,雙方完全可以尋求合作雙贏,並理智妥善地處理雙邊關係中的一切問題。

歐美的第二個差異是美國的民族主義情緒遠遠高於歐洲國家。我的德國朋友告訴我,2006年世界盃足球賽在德國舉行,很多德國人一生中第一次看到這麼多德國國旗,他們感覺很不習慣。由於兩次世界大戰的浩劫,在歐洲「民族主義」幾乎變成了貶義詞,一般國民很少談愛國主義。荷蘭人常說:我們是最沒有民族主義的。我的一位法國朋友對我講,他現在只有在買車的時候,還有點愛國主義,其餘時候就沒有了。我的丹麥學生告訴我,他在丹麥當過兵:「我們的軍隊從來不宣誓,也沒有愛國主義教育,以後只能幫助別的國家做些維和之類的事情。」北約內部之前就增兵阿富汗而引起很多爭議,背後也反映了這種認知上的差別。

美國不一樣,「9·11」過後那段時間,你的車開出去,不懸掛美國國旗,人家要敲打你的車窗,讓你趕快掛上美國國旗。每年7月4日美國的國慶節更是熱鬧,幾乎所有的美國人都會去公園,去喝酒聊天,去揮舞國旗,聽愛國音樂,唱愛國歌曲。美國平時是個非常個人主義的國家,大家自管自,但到了國慶這一天,似乎特別集體主義,特別愛國主義,大家通過這樣歡聚一堂,展現自己作為美國人的愛國主義精神。

民族主義情緒強的美國,其戰爭傾向也遠遠高於歐洲。如果從1950年的朝鮮戰爭算起,美國先後發動了1961年的入侵古巴的戰爭、1968年的越南戰爭、1986年入侵格瑞那達的戰爭、1989年入侵巴拿馬的戰爭、1994年入侵海地的戰爭、1999年入侵南聯盟的戰爭、2001年入侵阿富汗的戰爭、2003年入侵伊拉克的戰爭和2011年對利比亞的軍事干預。相比之下,歐洲大陸的民間還是和平主義潮流為主,更多地相信外交的作用和多邊主義,這當然也和歐洲的軍事實力遠遠弱於美國有關,但更深層次的原因還是由於歷史上歐洲經歷了無數戰爭,特別是兩次世界大戰的浩劫,絕大多數歐洲人對戰爭厭倦了。法國每年都隆重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那場戰爭中,法國死了130多萬人(當時整個法國的人口才3 000萬左右)。相比之下,美國1776年以來所有戰爭死亡的人數加在一起,還不到這個數目的一半,而美國的人口是法國的5倍。當然,這兩年情況有一些變化,由於歐洲國家紛紛陷入了金融和經濟危機,歐洲右翼勢力的影響明顯上升,不少政客力求通過發動規模可控的、穩操勝券的戰爭來轉移民眾對本國問題的視線,歐洲國家最近參與對利比亞的軍事干預,並熱衷於支持干預敘利亞內亂就有這樣的背景。

歐美在軍費預算方面也存在相當的差異。美國現在一年的軍費超過世界上軍費開支最大的20個國家的總合。2012年美國的國防預算近7 000億美元。其背後反映出的實際上是美國軍火工業的既得利益。這麼龐大的軍工產業需要生存和發展,需要超額利潤,大家都在華盛頓砸重金、搞遊說,找出各種借口,說服政府維持強大的國防力量,確保美國霸權地位不會衰落。伏爾泰過去說,沒有上帝也要創造一個上帝。美國有這麼龐大的軍工產業,總需要有一個敵人。沒有敵人,也要創造一個敵人。如果說前面講的美國宗教原因使美國容易把不信上帝的中國看成敵人,那麼美國軍火工業就更有這麼個需求,要把中國妖魔化,然後就可以繼續推動一本萬利的軍火工業。這大概也是美國媒體「中國威脅論」總是陰魂不散的深層原因之一。

第三個差別體現在競爭文化上、特別是社會政策上。總體上,歐洲社會福利多、生活節奏較慢。長期以來,歐洲主要國家的政府都是通過稅收來調節社會不同利益,弱勢群體的利益保護相對較好。但大部分國家也開始感到,這種制度缺乏競爭力,容易養懶人,歐洲也開始改革這種制度。例如,法國年輕人大都喜歡到政府系統工作,因為工作安逸,生活有保障。法國前總理法比尤斯曾對我講過一個笑話:法國教師喜歡說自己這份工作有三個好處,第一個好處是7月,第二個好處是8月,第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