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嚴格的禮儀制度——「五禮」 第四節 賓禮

賓禮,是指諸侯見天子,以及各諸侯國之間相互交往時的禮節,即所謂「以賓禮親邦國」(《周禮·春官·大宗伯》)。賓禮包括朝、聘、盟、會、遇、覲、問、視、誓、同、錫命等一系列的禮儀制度。賓,是為客人,故又稱賓客,古代也稱他國派遣的使臣為賓客,所以賓禮實際是主人與客人,東道國與他國交往中的禮儀。使用的範圍比較廣泛,屬於經常性的禮節儀式。

朝,是諸侯按規定的時間拜見天子的禮節。各個朝代所規定的「朝」的時間不一,商代規定五年一朝。周朝則根據到國都距離的遠近作出不同的規定:國都方圓1500里以內的諸侯每年一朝,以外每遠500里,朝的間隔時間就多增加一年,這樣距離國都的6000里以外的諸侯,實際為六年一朝。以後的朝代在「朝」的時間規定上或長或短,短則每年一朝,長則二三年一朝。明朝建立後,太祖朱元璋陸續分封了25個兒孫為藩王,將他們以親王的身份派往各地「就藩」,其目的一是為了讓他們拱衛京師,二是避免相互間的爭權奪利,消除對自身統治的威脅。但朱元璋對兒孫們並不放心,曾明確規定分封「惟列爵而不臨民,分藩而不錫土」(《明史·諸王列傳》)。同時,對「朝」也作了極特殊又嚴苛的規定:藩王離開京城就藩後,不許隨便活動,更不準未經許可擅自到京城來。雖說是每年一朝,但朱元璋又不準各位藩王同時入朝,只允許其中的一位藩王先單獨來朝。等到他在京城的活動結束,返回自己的藩王府後,另一位藩王才可以啟程。這種「朝」的方式,旨在防止藩王之間相互串聯,結成黨派,以避免日後發生骨肉相殘,爭權奪利之事,所以朱元璋便不顧父子之情,將兒孫們嚴格加以隔絕。可以說,這些藩王就藩以後,兄弟之間就是生離死別了。不過儘管朱元璋用心良苦,採取了如此周密的措施,在他死後,還是爆發了燕王朱棣為奪皇位而發動的「靖難之役」。最終朱棣將自己的侄子,經朱元璋選定的皇位繼承人朱允炆〔wen文〕(建文帝)趕下皇位,自己取而代之。

根據禮儀制度的規定,諸侯如不按照規定的時間朝見天子,就被視作「大不敬」,將受到天子及其他諸侯國的討伐。朝見天子時,諸侯要攜帶玉帛、獸皮、珍珠及本地的奇異特產等「禮物」,貢獻給天子,所以又稱為「朝貢」。天子接受禮物後,也以玉帛、珠寶等物「回贈」諸侯。朝有一套比較嚴格的禮儀規定,首先是不同爵位的諸侯需穿著不同的服飾,就連手中拿的禮器——珪(一種長條形的玉器)的形制也各不相同:公爵手執九寸桓珪,侯爵手執七寸信珪,伯爵手執七寸躬珪,子爵手執五寸縠〔gu谷〕璧,男爵手執五寸蒲璧。其次是朝的位置不同,公爵立於東面,侯爵立於西面,餘下的伯、子、男三等爵位均隨侯爵站立。

春秋以後,諸侯逐漸強大,對於日益衰落的周王室表現出極其藐視不敬的態度,經常不按照朝禮的規定按期朝見天子,甚至長達數年也不入朝。相反,一些勢力強大的諸侯國憑藉著自己的實力相互爭霸,欺凌、甚至兼并弱小的諸侯國,因而又出現了小諸侯「朝」大諸侯的現象。如在春秋時期魯國多次朝晉、楚。戰國時期,齊國強盛,燕、趙、韓、魏等國紛紛來朝。

朝也指臣僚面見帝王,也就是人們日常所說的上朝、退朝、入朝等。這與諸侯朝見天子是有區別的,它是作為政權中的一項日常活動,主要用於處理軍國大事。所以群臣上朝,用不著攜帶「禮物」,原來朝禮中規定手中拿的珪也被笏〔hu護,用象牙或竹片製成的長條形板子,也叫手板或朝笏,主要用於指畫或記事〕所代替。當然,上朝也有一套嚴格的禮儀制度——朝儀,這也是帝王臨朝的典禮。周制,天子有四朝:外朝、中朝、內朝、詢事之朝。各規定有朝儀。如詢事之朝規定,王面南而坐,三公及州長、百姓面北,群臣面西,群吏面東。到後代,朝儀主要分為大朝和常朝兩種。行朝禮時,文武百官必須按照官階、等級的高下排列位置,稱之為「班」、「班列」或「班序」。有了官階品級以後,又改為以品級定班。升朝之前,文武官員先在殿外,以後又改為在宮外按品班站列。如太師、太傅、太保及宰相等人列一品班,諸公及三省(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副長官等則入二品班,六部長官等為三品班,以此類推。待皇帝升殿,由閤〔ge格〕門司官員檢查百官班序正確無誤之後,便引導各班,依序入殿,覲見皇帝,商議要事。文武百官的上朝是很辛苦的,古代皇帝一般為卯時(相當於今五—七時)升殿,因此應該上朝的官員很早就要起床,洗漱完畢便匆匆趕往皇宮。若宮門未開,還要先在宮外等候,遇颳風、下雨,或凜冽寒風,也不能有絲毫怠慢,也是苦不堪言的。所以有的朝代對此作了一些特殊的規定,如唐朝就曾有「遇雨泥,停朝參」的制度規定。有的朝代還專門修建了朝房,供官員在此息候。

古代,中國周邊的少數民族首領或使臣,以及海外諸國來使,赴京城覲見帝王,也稱為朝。在中國歷史上,內地與邊疆民族、中國與海外的交往是十分密切的,常出現使臣頻繁往來,不絕於道的情景。周邊民族或外國使臣入朝時,也要攜帶本地或本國的珍異名貴特產,作為朝貢的禮物。使臣入境,先要「謁關人」,即向守衛關隘或管理外商的機構、官吏通報,說明來意。「關人」即將此情況馳告朝廷。朝廷得知後,立即派官員迎接。有些朝代還在國都專門建有供外來使臣下榻歇息的館舍,並在來使入朝的必經之路沿途建有驛館。如北宋就在都城東京(今河南開封)建同文館,專門接待高麗使節。而在沿途皆設高麗亭,沿途州府則築館,用以款待來使。高麗使臣所經州府,州官必須郊迎、郊送,即在城外迎接,走時再送出城外。各國及各族使臣入朝覲見皇帝,還有一系列的禮節,如「宋朝之制,凡外國使至,及其君長來朝,皆宴於內殿。」(《宋史·禮志》)宋朝曾規定有《契丹國使入聘見辭儀》,分為「見日」、「宴日」、「辭日」三種禮節儀式。見日,即初次覲見時的儀式。行朝禮時,遼朝使臣所攜帶進獻的禮物要先被陳列於殿下;再將裝有遼主致宋帝文書的書匣交中書省官員,呈獻給宋帝。然後通過通事官(中國古代稱翻譯為通事)的翻譯,遼使向宋帝轉達遼主的問候,宋帝則向遼使表達他對遼主的問候,並回賜使臣禮物。宴日,為宴請使臣時的儀式。遼使在赴宴時,要改穿宋帝所賜的服飾。席間,遼使與宋帝還要再次互致問候。遼使的隨行人員也被邀請一同赴宴,同樣受到宋帝賜予的茶酒。辭日,是使臣回國前的告辭儀式。遼使完成使命,臨行前,宋帝還要為他辭行。除再次賜予他銀器、衣物外,還有贈送遼主的禮物,最後將寫給遼主的文書裝入書匣,交遼使帶回。至於西夏和金朝使臣的入朝,宋朝都制定有類似的禮儀。不僅如此,各國使臣在東京期間,自始至終都受到極好的禮遇。往往使臣一到下榻的館驛,朝廷立刻派品級較高的官員,前往館驛,向來使表示問候。然後由專門負責接待的館伴使安排他的生活與活動。有時,為表示對來使國的重視和友好,館伴使還受命在邊關迎候來使,並陪同到達京城,一路備加照顧。來使返回時,館伴使再陪送至邊境,足見禮儀的熱情、隆重。

聘禮,是古代國與國之間遣使訪問的禮節。其中包括帝王派人到封國,封國派使節入朝,封國之間互派使臣,以及內地政權與周邊國家之間的使臣來往等。所以,聘也稱為朝聘,它與朝是有一定聯繫的。西周時期,實行分封制,天子將王畿(指國都附近的地區,後稱京畿)以外的廣大地區分封給諸侯,由他們在受封的土地上建立自己的邦國。這種分土建立封國的辦法,是周朝的統治者為平衡統治集團內部的關係,對全國採取分而治之,以拱衛國都而採取的一種統治政策。那些受封的諸侯不僅要負責治理自己的邦國,還要定期赴國都朝拜天子,並要參加由天子主持的各種祭祀活動;遇有戰爭爆發,還要派出自己的軍隊隨同天子作戰;此外每年要向天子交納貢賦。因此,諸侯對天子是要盡一定義務的。但如果諸侯因種種原因不能親自去朝拜天子,則按禮儀制度的規定,派其手下的卿大夫赴國都,代為覲見天子,這在禮儀制度上稱為聘。諸侯朝聘天子主要是向他述職,即陳述職守,彙報自己的治理成就。春秋時期,諸侯的實力已大大超過了周天子,對周天子及其王室也不那麼恭敬了。他們不再願意承擔原來規定的義務,更懶於親自去朝拜天子,便尋找了許多借口,所以這一時期多以聘代朝。諸侯們多讓卿大夫作為自己的使臣去見天子,或代為述職,周天子對此也是無可奈何。再以後,諸侯們連派使臣入聘也不大願意了,於是入聘的次數越來越少。與此相反,各諸侯國之間互派使臣,往來朝聘卻日益頻繁。魯國國君在春秋時期朝拜周天子僅有三次,聘也不過四次,然而他朝見晉、楚等國國君卻有32次,聘竟多達56次。

諸侯國之間的朝聘,一是因為有新的諸侯國君即位,其他諸侯國的國君親臨該國,或派使臣赴該國,以表示祝賀;二是因為發生了戰爭等重大事件,要向其他諸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