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嚴格的禮儀制度——「五禮」 第二節 凶禮

凶禮,是指有關哀憫、弔唁、憂患的典禮。這一禮儀包括許多具體的內容,如遇饑荒要舉行荒禮,出現嚴重的自然災害要舉行吊禮,有外敵入侵而導致戰爭要舉行(礻會)〔gui貴〕禮,國內發生動亂則舉行恤禮,然而與人們聯繫比較密切,而且在社會生活中經常遇到的還是喪禮,即喪葬哀悼的典禮。因這一禮儀最能體現生者對死者的顧戀悲哀之情,可以作為凶禮的典型代表。凶禮都是在發生不幸的事情之後,為祈求和平,希望減輕災難帶來的痛苦與損失,而舉行的儀式。喪禮則是在人死後舉行的一種禮儀活動,因為古人將人臨終到埋葬以後分為幾個階段,因此與之相關的儀式也是分階段進行的,大致可分為復、殮、殯、葬、服葬五個階段。

古時,人們把生命垂危,處於臨終前的人稱作「屬纊〔kuang礦〕」。纊是新絲綿,極輕,把它放在病危者的口鼻之上,用以查看他是否已經死亡。一旦絲綿不再飄動,即沒有「一絲氣」,就可以斷定人已去世,於是便進入「復」階段。所謂「復」,實際是為死者招魂。古人認為人死後,魂就會離開軀體,到位於北方的冥府去。因此在人剛剛去世的時候,由活著的人手持死者生前穿過的衣服,登上屋頂,朝著北方呼喊死者的名字,以招其靈魂回覆其體。經過千呼萬喚,不見復活,這才開始操辦正式的喪事。

在給死者沐浴之後,便進入「殮」的階段,習慣上稱之為入殮。殮分小殮、大殮。小殮是指給死者穿上壽衣,再用衣衾(裹屍的包被)包裹屍體;大殮是指將屍體盛入棺木。殮,也依官位高下及地位尊卑受禮的限制,不僅在衣衾的質地和數量上有所差別,在「殮」的時間長短上也有區別。根據禮儀制度的規定,天子死後,小殮七天;諸侯五天;大夫四天,士三天。大殮則在小殮結束後的第二天進行,時間均為一天。而盛放屍體的棺材也有嚴格的規定。古人在喪葬的器具上,除使用棺外,還有槨。槨是套在棺外的,所以又稱為套棺或外棺。百姓和一般官吏死後有棺無槨,只有帝王、諸侯、權臣死後才有權享用槨,而槨的數量也隨地位的增高而增加,至多可達三四重,而槨的裝飾也隨之愈發精美,當然最裡面的棺在裝飾上就要更加豪華奢侈了。

據李蓮英《愛月軒筆記》和清檔案《孝欽顯皇后升遐記事檔》的記載,清朝咸豐皇帝的皇后慈禧的入殮極盡奢華。她所用的棺材外面先用100匹高麗布纏裹襯墊,再於墊布外面漆飾49遍。每刷一道漆還有一定的名目和工藝要求,第一道漆名為鑽生漆,第二道漆叫通漆灰,從第三道到第40道漆,則以漆滿糊布和壓布漆灰兩種工藝交替使用。對最後幾道漆的製作工藝要求尤為精緻,如籠罩漆、金膠漆、滿掃金等。在將慈禧的屍體盛入棺材之前,先在棺內底部鋪放一層金絲鑲珠寶的錦褥,厚達2厘米左右,錦褥上面共鑲有大小珍珠12604粒,紅寶石85顆,白玉203塊。錦褥之上又鋪了一條綉滿荷花紋飾的絲褥,在上面擺放著2400粒圓珠。圓珠之上再鋪上綉佛串珠薄褥一支,薄褥上綴著1300粒小珍珠。入殮時,這位權傾一時的太后身穿金絲綉禮服,外罩繡花串珠褂,在這兩件衣服上,仍以珠寶為裝飾,竟用了大珍珠420粒,中珍珠1000粒,小珍珠4500粒,寶石1135顆。在她的周身還纏繞著九練串珠,頭上還帶著珠冠,冠上鑲嵌著一顆大如雞卵的寶珠,僅這顆寶珠的價值就達1000萬兩白銀。不僅如此,她還以翡翠雕琢成的西瓜為枕,腳蹬兩朵用碧玉雕琢的大蓮花。僅「殮」之儀,就足以看出古代帝王及權貴的揮霍程度。古代入殮時,在死者的口中,還要有「飯含」,即在口中含有米、玉等物。當然權勢越大,他口中的「飯含」之物就越貴重。慈禧口中就曾含有一顆夜明珠,據說此珠能分開合攏,分開時寶珠則透明無光,合攏後便能透出綠光,夜裡可在百步之內照見頭髮。這樣一顆寶珠,當然是價值連城的。如此奢華的入殮,也只有帝王之家才可能辦到,而一般的百姓家庭,也只能從簡入殮。

進入「殮」之後,死者的親屬要不停地哭,稱為舉哀。然而連續不斷地悲哀慟哭,體力難以支撐。為使喪葬之禮能繼續進行下去,則允許由其他人代為哭喪。於是在中國古代社會,曾出現「哭喪」這一職業。

入殮結束後,便進入「殯」,即停棺待葬。殯禮,帶有生者對死者的眷戀之情。雖然人已去世,但人們仍舊不願他很快離去,而將死者停放在他生前的居處,像對待賓客一樣地侍奉他,故稱作殯。按照禮儀制度的規定,帝王死後,其靈柩(已盛入屍體的棺材)要移放在宮中的殿堂中。凡停放靈柩的場所,在皇宮內的稱為「殯宮」,在其餘官僚及百姓家中的則稱為「殯堂」或「靈堂」。入殯以後,要由死者的子女和親屬,皇帝則由皇后、皇妃、皇子和文武百官輪流侍奉在靈柩之側,謂之「守靈」,也叫「祭奠」,直至入葬為止。

殯期也因死者的身份、地位不同而長短不一,最短的僅數日即可,長者可達三年。春秋初年,周朝王室衰敗,諸侯勢力強盛。周桓王死後,需按照凶禮的規定入葬,可此時的王室竟拿不出那麼多的錢物,只好派遣使者到各諸侯國去「求賻〔fu付〕」(即喪葬費)、「求金」,也就是上門討錢。然而勢力已迅速膨脹的諸侯們並不把天子放在眼裡,更不願出錢去資助一位死去的天子,致使周王室騎虎難下,既不能違反禮制,又實在無力操辦,周桓王的殯期因此拖延長達九年。

在入殯期間,還有一項重要的禮儀活動——贈謚〔shi是〕之禮,它雖不屬於凶禮的範疇,但與喪葬有直接的關係。謚,即謚號,就是對死者生前行為、品德的高度概況性的評價和總結,類似於今天的悼詞。古時有「蓋棺論定」之說,「緣行之美惡以立謚」(《資治通鑒·秦紀》),「謚,行之跡也」(許慎《說文解字》)。儘管評定謚號是根據死者生前的行為、品德為依據的,但不同的歷史時期還是有不同的道德標準,這也是評定謚號的重要依據。謚號又分為官謚、私謚兩大類。官謚是由朝廷授予死者的謚號,私謚則是由親友等贈給死者的謚號。贈謚之禮開始於西周,在《逸周書》一書中,有一篇《謚法解》,專門記載了謚號的評定標準。在以後的歷史中,對謚號的評定標準又作了增補和修訂。其間宋代蘇洵曾奉詔集諸家謚法,編訂出《謚法》一書,從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謚法體系。人有善、惡之分,統治者也有賢主、暴君之別,所以謚號也分為美謚、平謚、惡謚三類。美謚含有贊頒、美譽之義,是對死者一生行為、品德的肯定。如:

武:剛強正直曰武;威強睿德曰武;克定禍亂曰武。

文:經緯天地曰文;學勤好問曰文;慈惠安民曰文。

孝:慈惠愛親曰孝;五宗安之曰孝。

景:布義行剛曰景。

湯:除殘去虐曰湯。

從例舉的幾個美謚標準中,不難看出這幾個謚號是贈予行為正直、品德高尚的人。西漢初期,有兩位皇帝在位期間,採取輕徭薄賦,與民休養生息的政策,使國家政治清明,社會秩序安定,生產和經濟得到較快的恢複和發展。他們死後,被分別贈予「文」、「景」的謚號,這就是著名的漢文帝劉恆和漢景帝劉啟,他們的政績也因此被史家譽為「文景之治」。

平謚則含有哀憫、惋惜之義,是對死者所遭受的不幸表示同情。如:

殤〔shang商〕:短折不成曰殤。

哀:恭仁短折曰哀。

愍〔min敏〕:在國遭憂曰愍。

平謚所贈予的對象,其生前多歷經磨難,想有所作為,卻遭不幸,未能施展才幹。如東漢時的殤帝劉隆出生僅百餘日,便被抱上皇帝的御座,而他在位還不足一年就死了,自然是「短折不成」,所以得到「殤」的謚號。

惡謚則帶有鮮明的貶斥之義,是對死者的為人,以及一生行為的否定。如:

厲:殺戮無辜曰厲。

煬:去禮遠眾曰煬。

顯而易見,惡謚所贈予的對象是那些濫施暴政、行為不正者。西周后期,姬胡即位為周王,為了彌補王室出現的財政虧空,在國內強制推行掠奪山林川澤之利的政策,引起國人的不滿,一時間怨聲載道。姬胡又進一步採取高壓政策,對有不滿言論的人一律處死。國人忍無可忍,終於暴動。姬胡也因失道寡助,逃到彘〔zhi志〕邑(今山西霍縣),並死在那裡。於是他便得到「厲」的謚號。至於歷史上的另一位暴君隋煬帝,為竊取帝位,不惜殺害自己的父親,而最終也只落得眾叛親離的可恥下場。

謚號在中國歷史上沿襲了2000餘年,作為禮儀制度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的作用不僅在於對死者的「蓋棺論定」,同時通過評定謚號,使死者成為生者的一位教員,以訓誡後人,分辨善惡是非。謚號儘管有評定的標準,但在謚號的字數上並沒有嚴格的限制,少則一個字,多則無限。如北宋的司馬光,就謚「文正」二字,而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死後的謚號竟多達21個字。謚號評定後,通常要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