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國古代貨幣源遠流長 第一節 貝幣是中國最早的貨幣

貨幣是在長期商品交換中自發產生的。在商品交換中,必須選出一種商品充當衡量其他商品價值的尺度,人們把這種能充當一般等價物作用的特殊商品,稱之為貨幣。遠古時代,生產水平低,自食其力,毋需交換。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出現了以物易物的直接交換。約在5000年前的原始公社晚期,生產與交換均有所發展,這就需要有公認的充當交換媒介的一般等價物,進行間接交換。初以糧食、牲畜、皮毛、農具、漁獵工具等充當交換媒介。但這些物品在充當交換媒介時有許多不便,交換中逐漸用一種海貝來充當一般等價物。因為海貝的形狀大小比較穩定,色彩美觀,計數、攜帶、儲存均較方便,頗受歡迎。後又發展用珠玉、龜甲、蚌殼、金銀和銅鐵塊作中介物,隨後又出現金屬鑄幣。

中華貨幣的起源和發展也不例外。在我國古文獻中,有許多關於貨幣起源的傳說。例如:《漢書·食貨志》說:「神農之世」就有「金刀龜貝所以分財利通有無者也」。《史記·平準書》說:高辛氏以前(約公元前24世紀)就有「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興」。《初學記》說黃帝時(約公元前26世紀)「采首山之銅,始鑄為刀」。《古今治平略》載:「伏羲氏聚天下之銅……以為棘幣……而錢幣自此始矣……神農氏列鄽〔纏〕於國以聚貨帛……黃帝氏作立貨幣以制國用……陶唐氏謂之泉……禹於是采歷山之金鑄幣……湯發莊山之金鑄幣通有無於四方……」,還有《通志》、《通典》、《竹書紀年》、《管子》等眾多古史典籍中都有使用貨幣的記述。正如太史公所說,這些傳說年代久遠,有待考證。近年來,通過大量的考古發掘,出土不少公元前21世紀的海貝,還有許多石貝、蚌貝等仿製貝。出土文物與史料相互印證,就揭示出中華貨幣起源的歷史面貌。公元前16至11世紀的商代,商品交換髮展迅速,大量使用輕巧鋒利的金屬工具,生產水平提高,社會分工日趨專業化,交換突破地域限制,對貨幣的需要隨之更為擴大。殷商時代的青銅器冶煉頗負盛名,例如1946年安陽出土的司母戊鼎,重1370斤,極為精美,表現出高超的製作技術。殷墟以及河南、山西各地的大量出土文物,都有力地說明殷商的工商業十分發達,需要更多地使用貨幣。當時貝的貨幣單位是「朋」,一朋十貝。當作貨幣的貝叫齒貝、貨貝,它是用大貝、紫貝等為原料,背面磨平鑽孔而成。還有許多仿製貝,已發現的有洮貝、陶貝、石貝、骨貝、銅貝和包金銅貝,到殷商後期逐漸產生金屬貨幣。

西周初期,太公姜尚為周朝制定的貨幣管理辦法——「九府圜法」,明文規定三種貨幣的規格要求:「黃金方寸而重一斤;錢圓函方,輕重以銖;布帛廣二尺二寸為幅,長四丈為匹。」《管子》書中提到周代「以珠玉為上幣,黃金為中幣,刀布為下幣」。又說禹湯均開山取金鑄幣。周之泉布,即今之錢也。「自其出之有源言之曰泉,自其布散不滯言之則曰布。」「源於泉,佈於布,化於貨,制於刀……刀者言其制而用之以為利。貨者以其化而通之以為利。」(《古今圖書集成·食貨典》卷三四五)。史籍中還載有單穆公諫周景王勿鑄大錢,說了一番鑄大錢的弊病,提出一整套「子母相權」的貨幣理論,對後世影響很大,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貨幣理論。由以上這些史料可以看出當時貨幣發展的情況。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