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元明清時期的家庭教育 第五節 王陽明家教

王陽明(公元1472—1529年)名守仁,字伯安,明中葉出生於浙江餘姚,是明代傑出的大教育家和大思想家。他所創立的陽明學派,在教育和思想上影響了明中後期百餘年,是世人公認的一代宗師。

王陽明之所以取得這樣巨大的成就,是與他小時接受的良好家教分不開的。他出生在一個世代書香的官僚家庭,祖父輩都是讀書人,其父中狀元時,王陽明才10歲。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自然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的熏陶。

一般說來,大凡文官家庭都很注重子孫的文教,延師入館,嚴加約束,整日課讀句解,習字作文,這樣,儘管心愿讀書做官,但實讓兒童作了「學囚」。然而,王家教子別有良法。首先,王陽明的祖父對孫子的教育和管束注重任其天性,順其自然。如少年王陽明很頑皮,不太尊師教,常逃塾厭學,把精力花費在小男孩喜歡的戰爭遊戲和聽神話故事上。他祖父比較遷就,不像那些士大夫家嚴格管束,相反卻給他適當創造條件,讓他盡興地在課後玩耍,並在玩耍的同時不知不覺地灌輸一些軍事知識,講一些開啟想像力的離奇怪誕的神話故事。通過這些課外的智力開發,使得他從小性格活潑,志趣高雅,好問多疑,獨立思考。

其次,王陽明的祖父善於不失時機地給予他表現才能的機會,培養他爭強好勝的意識。一次,王陽明隨祖父上京師,路過金山寺,一些文人約與寺中飲酒賦詩。王陽明才10歲,應酬自然不是他的事。其祖父在酬詩時故意表現詞窮才拙,推讓陽明應對。王陽明從容地從祖父身後走出,脫口吟詩一首,舉座皆驚。由此,祖父大加鼓勵,爾後加倍引導學詩。

在京師入塾就學,塾師因其父是新科狀元,時常以中狀元為目的鞭策王陽明用心向學。一天,王陽明問老師:「何為人生第一等事?」先生說:「唯讀書登第耳!」王陽明不以為然,說:「登第做狀元恐怕不是第一等事,我看讀書學聖賢才是啊!」先生大驚,認為這樣的小小年紀竟敢口出狂言,長大必是狂妄之徒,需要嚴加教訓才能收住讀書之心。於是,他向陽明的祖父和父親敲了警鐘,請他們不要太放縱對陽明的性格教養。

王陽明的祖父和父親聽了先生的話,心裡卻頗為高興。待先生離去後,他們把陽明喚到內書房,教導說:「你有學聖賢的志向,但聖賢不是那麼容易做的。要做聖賢,一要認真讀好聖賢的書,明白聖賢的道理;二要身體力行,在諸事上磨練自己。」王陽明記在心裡,從此立定做聖賢的遠大志向,刻苦讀書,關心世事,敢以天下為己任,性格更豪邁不羈,雄心勃勃。

王陽明15歲時,長城以北邊關烽煙時起,王陽明不顧父親的勸阻,孤身一人,冒險歷難,出遊居庸三關,縱覽山川形勢,慨然有保國獻身之志,以戎馬邊陲馬革裹屍作為自己的抱負。歷經一月後回京,在家屢欲上書朝廷。這在一般文人家庭是不可想像的,但王陽明的父親卻能容允,只是婉言批評他「志大才疏」,需要「力學」。

到王陽明17歲時,他的父親開始嚴格要求他力學程朱理學著作,並放任他離開京師到外地拜訪名師。由此,王陽明開始艱難的學術探索和人生價值的追求。

20年後,王陽明擺脫程朱理學的羈絆,開始自家學派的建設。與此同時,他一邊教導弟子,一邊以家書的方式教育兒子:人能否成為有用之才,不在於死啃古人的文字章句,把學者視為囚徒,鞭撻繩縛,塑成假道學先生,而是要順從人的天性,任情自然,盡量地釋放人的潛能,「致吾之良知良能」,下學而上達,心與理合一,「知行合一,貴在實學實行」。讀書不在乎貪多,貴在自得。王陽明所闡述的兒童教育思想和家教觀點,在當時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有力地衝擊了傳統的家教和兒童教育的習俗,為人們喜聞樂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