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對菌類的認識和利用 第一節 對大型真菌的認識

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菌類遺存物,證明我國先民在距今六七千年前已經大量採食蘑菇。《爾雅·釋草》最早提到了「苬〔xiu修陽平〕(即菌)芝」和「中馗〔kui葵〕菌」等菌類名稱。《神農本草經》記載了芝類、伏苓、雚菌、雷丸等十幾種大型真菌。特別對芝類還作了進一步的分類描述,按子實體的顏色分為青芝、赤芝、黃芝、白芝、紫芝、黑芝等。

在宋代,我國出版了世界最早的食用菌類專著——《菌譜》(公元1245年)。作者陳仁玉是台州(今浙江臨海縣)人,台州以出產上等美味菌而聞名。《菌譜》就是對本鄉特產的記述。書中一共記述了11種菌,對每一種菌的生長、採收時間,以及菌的形狀、色味都作了一定的說明。《菌譜》指出:「鵝膏菌生高山中,狀類鵝子,久而散開。味殊甘滑,不減稠膏(菌)。然與杜菌相亂。杜菌者生土中,俗言毒蜇氣所成,食之殺人……凡中其毒者必笑,解之宜以苦茗雜白礬,勺新水並咽之,無不立愈。」現在知道,在鵝膏屬中,有些種類如毒傘是極毒的,而有些種類如青鵝蛋菌卻是味道鮮美,可供食用的。但這兩種菌,外形很相似,很容易相混,吃錯了可是性命攸關的大事。宋代人已經識別它們,這是不易的。明代潘之恆編著的《廣菌譜》一書,記述了20種大型真菌,這些真菌的產地遍及西南、華南和華北。《本草綱目》著錄了28種真菌,其中有六種是李時珍新增加的,大大擴充了有關真菌的知識(圖13)。李時珍對各種菌類的描述更加詳細,關於蘑菇,他說:「蘑菇出山東、淮北諸處……長二、三寸,本小末大,白色柔軟,其中空虛,狀如未開玉簪花。」這裡對蘑菇的產地、大小、形狀和顏色,都作了生動的描述。又如稠膏菌:「生孟溪諸山,秋中雨零露浸,釀山膏木腴,發為菌花,生絕頂樹杪,初如蕊珠,圓瑩類輕酥滴乳,淺黃白色,味尤甘。已而張傘大如掌,味頓渝矣。春時而生而膏液少。」這充分說明當時對這些菌類的形態生態,進行了相當細緻的觀察。清初吳林撰《吳蕈譜》不僅介紹八種食用蕈,還對如何辨識毒菌作了相當詳細的說明。

我國在漢代就已經有關於食用菌栽培的記載。到唐代《四時纂要》很詳細地記述了冬菇的栽培方法。具體作法是這樣的:「三月種菌子,取爛構木及葉,於地埋之。常以泔澆令濕,兩三日即生。」又法,「畦中下爛糞,取構木可長六、七尺,截斷磓〔chui垂〕碎,如種菜法,於畦中勻布,土蓋。水澆長令潤。如初有小菌子,仰杷〔pa爬〕推之。明旦又出,亦推之。三度後出者甚大,即收食之……」這種栽培法和現在用鋸屑栽培的方法基本相同。香菇是大家喜歡吃的食品,它的人工栽培也已有悠久的歷史,元代《王禎農書》最早記載了香菇的栽培技術,即「以蕈碎剉〔cuo挫〕,均布坑內」,這是用子實體組織塊作為播種材料,可見我國很早就對菌類的繁殖方法有了一定的認識。 日本江戶時代本草學家佐藤義信所著《溫故齋五端編》(公元1790年)中說:日本的香菇栽培技術就是由中國傳去的。當今世界廣泛栽培的10種食用菌中,絕大部分在我國古代都有栽種。

上一章目錄+書簽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