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生態學成就 第五節 環境與人類健康的關係

我國古代很早就注意到地理環境對人類體質和健康的影響。我國古代醫學一直把人體形態生理放在與生活環境相統一的關係中去認識。

水土是人類生活環境中的重要因素,它對人類體質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古代的人們很早就認識到,不同地域的水土性質不同,因此,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群,存在著明顯的體質差異。

《周禮·地官·司徒》記載,大司徒的職責是,掌理天下土地輿圖和記載人民的戶籍,輔佐王者安定天下,「以土宜之法,辨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以皁人民,以蕃鳥獸,以毓草木,以任土事」。由此可見,2000多年前,人們就已經很了解生物與地理環境的適應關係。當時政府官員的一項重要職責就是調查研究各地區出產的動植物和考察人類的居住環境,從而知道應該怎樣揚長避害,使人民健康興盛,鳥獸繁育,草木繁盛。這裡特別引人注目的是,把考察人群居住環境問題,也列入了當時官府的工作範圍,並考察研究了生活於不同環境下的人群體質特徵的差異。《周禮·地官·司徒》對生活或居住於不同地理環境中的人群的體質差異,作了具體的描述:「一曰山林,……其民毛而方(住在山林地區的人,體型端正多毛)。」「二曰川澤……其民黑而津(住在川澤地區的人,體黑而潤澤)。」「三曰丘陵……其民專而長(生活在丘陵地區的人,身體圓而高)。」「四曰墳衍……其民皙而瘠(生活在水邊平地的人,體瘦而白)。」「五曰原隰……其民豐肉而庳〔bei卑〕(生活在平原的人,肌肉豐滿,身材矮小)。」清楚地描繪了不同地域生活的人體在形態上的差異。

《靈樞經·陰陽二十五》更把人群體質特徵按東、西、南、北、中地區,分為木、火、金、水、土五種類型,加以描述。指出,木形之人(東方)體質特徵是:皮膚蒼白,頭小,面長,肩背寬大,身直,身材小巧,手足小,有才智,好用心機,體力不強;火形之人(南方),皮膚赤色,脊背寬廣,面瘦,頭小,肩背髀腹各部發育均勻,手足不大,步履穩重;土形之人(中央)體質特徵是:膚色黃,面圓頭大,肩背健壯,腹部寬大,下肢強壯結實,手足不大,肌肉豐滿,步履穩重,著地無聲;金形之人(西方)特點是:膚色白,面方,頭小,肩背小,腹小,手足小,足跟堅實厚壯,行動輕快;水形之人(北方)的特點是:膚色黑,面部凹陷,頭大,頤部寬廣,兩肩小,腹部寬大,背長。《靈樞經》不僅描述了各方人的體形差異,而且還進一步指出了各方人對季節氣候反應的差異。如《靈樞經》指出,東方人和南方人,一般都能適應春天和夏天的氣候,而對秋冬氣候適應力較差,容易受冷的刺激而生病。與此相反,西方人和北方人,通常能適應秋、冬氣候,但卻不太適應春夏的氣候,他們往往容易受熱的刺激而得病。

在漢代劉安《淮南子》一書中還討論了不同地形、氣候、土壤、水質等生活環境條件,對人群體質形態特點、疾病等所產生的重要影響。《淮南子·地形訓》中說:東方是大川深谷水流所注入的地方,也是太陽、月亮升起的地方,地宜種麥,盛產虎、豹。這裡的人個子高大,成熟早,但壽命短。體形尖,腦袋小,鼻子高,嘴大,肩膀像鳶一樣,走路踮起腳後跟。南方是陽光聚積的地方,酷熱潮濕。地宜種稻,出產獨角犀牛和大象。南方人高個子,上部尖,大嘴,眼角有皺摺,早熟而短命。西方是高山川穀發源和太陽入沒的地方,地宜種黍,多產氂牛和犀牛。這裡的人頸長,脊背彎曲,為人勇敢強悍。北方是冰雪常年不化、動物常年冬眠蟄伏、昏暗封閉的地方,地宜種豆類植物,多產狗、馬。那裡人的身體萎縮,短頸,大肩,臂部長。為人愚昧而長壽。中央地方,四通八達,雨水充足,其地宜種穀物,多產牛羊及六畜。其人肥胖,大臉盤,短面頰,美鬍鬚,為人聰慧,善於治理國家。《淮南子》的這些論述,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真實情況,現在已難以考證。但這些論述,也絕非完全虛構。更重要的是這些論述已將人群的體質特徵與各地的環境條件,如水土、氣候、物產等因素,緊密聯繫在一起。它充分反映了古代的人類生態學觀念。這些論述也表明,中國古代很早就重視對各地人群生活環境的調查研究。

古人還很注意環境因素如水土條件對疾病的影響。水為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持一切生物體生理活動不可缺少的物質基礎。同時水也是人們從事一切生活和生產活動,維持個人和公共衛生所必備的環境條件。《管子·水地篇》中就說:「水者何也?萬物之本原也,諸生之宗也。」水「集於草木,根得其度,華得其數,實得其量。鳥獸得之,形體肥大,羽毛豐茂,文理明著,萬物莫不盡其幾。」這說明2000多年前,人們就已經非常重視水對生物體的重要意義。土壤是人體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流和能量傳遞的中心環節,人類的衣、食、住、行,都直接或間接地與土壤有關。土壤也是一切廢物的天然處理所,土壤中的元素,可以通過食物、飲水和空氣進入人體,從而影響人的生理功能。因此土壤、水質低劣或受污染,都必將導致疾病,造成對人體健康的損害。2000多年前,《春秋左傳》中就說:「土厚水深,居之不疾」,「土薄水淺,其惡易覯〔gou夠〕」。意思是住在高燥的地方,就不易生病,相反,住在低濕的地方,其危害是顯而易見的。

《呂氏春秋·盡數》中提到了五種水質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一是「輕水所,多禿與癭〔ying影〕人」;二是「重水所,多尰〔zhong腫〕(腫足)與躄〔bi必〕(不能行)人」;三是「甘水所,多好與美人」;四是「辛水所,多疽與痤(都是惡瘡)人」;五是「苦水所,多尪〔wang汪〕(突胸仰向病)與傴(傴脊病)人」。雖然這裡所提到的五種水質環境究竟指哪些地方還有待進一步研究,但是,當時人們明確地認識到某些地區性的常見病的發生,是與環境水質有關,這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們現在知道,許多地方病的產生,是與環境中的水質分不開的。例如長期飲用含氟量過高的水,可使人患斑釉病和氟骨症,這是一種典型的地方水土病。在水質含氟量過高的地區里,氟骨症使許多人有不同程度的骨關節僵硬,有的甚至脊柱僵化不能彎腰。這種情況,就很像「苦水所,多尪與傴人」。所謂「輕水所,多禿與癭人」應該就是近代醫學揭示的,由於缺碘而引起的地方性甲狀腺腫病。

《淮南子·墜形訓》中也有多方面的記述。它指出:「土地各以其類生,是故山氣多男,澤氣多女,障氣多暗,風氣多聾,林氣多癃〔long隆〕(淋病),木氣多傴,岸下氣多腫,石氣多力,險阻氣多癭,暑氣多夭,寒氣多壽……」這裡所提到的各種不同環境對人群體質健康的種種影響,未必都是正確的。但是其中有些結論,如「暑氣多夭」、「寒氣多壽」、「險阻氣多癭」等等結論,都值得我們做進一步的研究。明代陳絳在《辨物小志》中說,泰山境內數百里,居民十人中就有九人病「癭」,指出癭病多發生在山區。李時珍也說:「兩山夾水,其人多癭」,現在人們已經知道,甲狀腺腫這種地方病,在內陸山區,特別是水土流失嚴重的地方,發病率較高。所以古代說「險阻氣多癭」,是有一定道理的。李時珍還在《本草綱目》中總結了水質與健康、長壽的關係說:「天下之水,用之滅火,濡槁相同。而其性從地變,質與物遷,未嘗同也。」指出水質好壞隨環境變化而有差異。他舉例說:「南陽之潭漸於菊,其人多壽,……晉之山產礬〔fan凡〕石,泉可愈疽,……癭消於藻帶之波,……雪水洗目而赤退……」為利用環境條件治療疾病,開闢了途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