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古代武術的習練 第一節 武術功法

中國古代的武術家們,對武術技藝有著極嚴格的標準。春秋時期楚國著名的神射手養由基有一次在幾千名觀眾面前表演射箭,百發百中,觀眾們禁不住齊聲喊好。養由基頗為得意,不料有一個人卻冷冷地說:「射得不錯,可以學習射術了。」養由基聽後十分惱怒,但此人確實十分內行地指出,養由基在連續射箭時不善於放鬆,如果這樣射下去,很快就會因氣力衰竭而弓斜矢偏,而只要一發不中,就會前功盡棄(《史記·周本紀》)。養由基有百步穿楊的驚人箭法,仍有人說他不過是可以培養的可造之才,這個故事說明古代的武術家們對武術認真嚴肅,精益求精,幾乎到了苛求的程度,就像荀子說的「百發失一,不足謂善射」(《荀子·勸學》)。三國時魏文帝曹丕的射術也有相當的功底,有左右開弓的本領。他認為在箭靶固定的習射場上做到箭不虛發,還不能算是技藝高超,只有在草木茂盛的曠野,縱騎馳騁,下擊狡獸,上射飛禽,弓不虛彎,所中洞穿,達到這樣的程度,才算得上行家裡手。(《典論·自敘》)

武術家為了使自己的武技達到爐火純青之境,無不經年累月,以10年、20年,甚至一生的時間苦練不輟,即使在飲食不濟、飢腸轆轆時,也不敢稍有懈怠,如春秋時孔子的高足子路在隨孔子外出時,有一次被困在陳蔡之間,七天吃不上飯,仍然操著盾牌堅持習武(《莊子·讓王》)。一提起練武,人們就會自然地聯想起武術界廣為流傳的說法,如「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學拳三年,丟拳三天」,「一日練,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空」,「三年一小成,十年一大成」,「功用一日,技精一日」,「太極十年不出門」等等。

中國古代武術與西方格鬥術練習的本質區別之一,就在於它有「功夫」。僅僅從動作的外表上,外行們很難看出武術家的功夫如何,因為功力深厚的武林宗師們的動作都是樸實無華的,看上去普普通通,與戲台上花里胡哨、引人入勝的武打有天淵之別。但是,在生死之搏的實際格鬥中,這些似乎輕描淡寫的一踢、一點、一拿卻有著制敵於死命的巨大威力,其原因就在於「功夫」。

功夫是中國武術的精髓,有功夫的武術大家可以憑藉普通的一招一勢,攻堅擊硬,無往不利;沒有功夫的初學者即使將高難的武術套路演練得滾瓜爛熟,一經試敵總不免破綻百出。因此,在武術界流傳著「力不打拳,拳不打功」的說法,也就是說拙力、蠻力敵不過技擊的技巧,而技擊的技巧又敵不過修鍊深厚的功夫。因此,古代武術家既要練身、練形、練力,又要練精、練氣、練神。在這種神形俱練的實踐中,一代代武術家們以令人難以相信的執著追求,鍥而不捨的探索精神,發展出了一個體系博大、內容龐雜的武術功法體系。因此,武術家們把習練武術稱為「練功」。練功,是古代的武術家們習武活動的主要內容。

中國古代武術的功法可以分為練內和練外兩大部類,也就是武林中人們常說的「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練內,就是改善習武者的意念、氣息、臟腑、經絡、血脈等方面的狀態,達到「內壯」;而練外,則是增強骨骼、筋腱、肌肉、皮膚等部位的機能,以求外壯。練內是練外的基礎,而練外又將雄厚的內功轉化為強大的技擊力,這樣,內外結合,相輔相成。《楊氏太極拳譜》中的一段話將這種關係說得十分清楚:「氣走於膜、絡、筋、脈,力出於血、肉、皮、骨。故有力者皆外壯於皮骨,形也;有氣者是內壯於筋脈,象也。氣血功於內壯,血氣功於外壯。」明白了這個道理,知道了力氣的來源,自然就會知道「用力、行氣之分別。行氣於筋脈,用力於皮骨。」(《太極拳譜》卷七《楊譜:清代楊氏傳鈔老譜》)因此,太極拳的練功要「沉肩墜肘,氣沉丹田。氣能入丹田,為氣總機關,由此分運四體百骸,以氣周流全身,意到氣至。練到此地位,其力不可限量矣!」(《太極拳譜》卷八《楊譜:清代楊氏傳鈔老譜》)

陳式太極拳家陳鑫(公元1849—1929年)也說:「打拳也是運其任督二脈,使之順逆往來循環無間也。」丹田是「生氣之原,不歸於此,則小勢之動氣必漸竭而運動無力矣。」所以強調練氣。(《太極拳圖畫講義初集拳譜》)

就是以攻堅打硬稱著的少林拳法,也同樣重視這種內外結合的修鍊:「無論練功習技,首須養氣,氣沛則神完,神完則力足。」(《少林七十二藝練法摘要》)

總的說來,武術這種內外合一的練功思想與實踐,就是要讓習武者的意、氣、力、身四者有機配合,融為一體,內功和外功相互作用,做到「內壯外勇」,從而以意導體,以體導氣,以氣發力。這樣的力就不再是肢體的拙力、僵力、蠻力。拙力、僵力、蠻力看起來氣勢洶洶,卻不過徒有其表,打擊的力度僅限於人體的表淺部位,而中國武術內外功結合而發出的力,綿遠深厚,剛中有柔,柔中帶剛。這樣的力有極大的穿透性,可以透過皮骨,直逼臟腑,打擊效果遠遠超過沒有功夫的拙力。

武術功法,特別是內功的出現與中國古代行氣術進入明代以來的空前繁榮有直接關係。自明代開始,氣功出版物大量湧現,其數量之多,超過了歷代的總和。也是在這一時期,古代導引術在經歷了宋元時期的低潮後,進入明代也掀起了一個高潮。

內功主練精、氣、神,強內固本,如洗髓經、易筋經等;外功主練身體之靈活、協調、力量和身手樁步,以提高自衛與攻擊能力;硬功主練身體各部抗堅擊硬之功力,如鐵布衫、紅砂掌、一指禪、上缶功、石柱功、排打功等;輕功主練輕身騰躍與超距之能,如跑牆游牆等;氣功有養氣與練氣之分,養氣功主要為坐禪等靜功,以調息養神。練氣即指武禪結合的動功,以活血助力。儘管功法各有所長,但是由於練功總的指導思想是強調整體,即內外合一,神形俱練,因此各種功夫在練法上也多有交叉,極少是純粹練內或練外的。

那麼,古代的武術家是如何習武練功的呢?

內功的主要目的是養氣和練氣。養氣以凝氣清神,練氣以運使氣息,自由地調動氣息,為練功服務,正如《少林拳術秘訣·氣功闡微》所說:「養氣而後氣不動,氣不動而後神清,神清而後操縱進退得其宜,如是始可言命中制敵之方。」「練氣之學,以運使為效,以呼吸為功,以柔而剛為主旨,以剛而柔為極致。」由於內功不是為了直接技擊,而是強內固本,使習武者深含不露,沉著冷靜,並可根據技擊的需要,隨意自如地調動氣息,因此內功多採用靜態的,或緩慢而簡單的動態的功法,靜中求動。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樁功 「要學拳,須站樁,欲習打,先練樁。」站樁功是武術內功的基本功法,「樁」的意思是比喻習練時像樁一樣靜止不動,久練後如樁一般堅實穩固。

武術的樁功種類很多,各門各派武術多有自己的樁功,如八卦掌的八卦樁、虎坐樁、夾馬樁,太極氣功十三樁 ,少林拳的子午樁,形意拳的三才樁,峨眉十二樁 ,內家八樁(渾元八樁) ,醉拳的立樁,苗拳的箭樁和藏山樁,還有馬步樁、丁步樁、虛步樁、三角樁、四平樁、七星樁、撐抱樁、伏虎樁、降龍樁等。這些以靜態姿勢為主的樁功樁勢多樣,神態各異,各有側重,養氣練氣,練神練意,調身練力,從容不迫地為武術技擊奠定基礎。

武術的樁功除了上述靜態為主的形式外,還有各拳種用來練習基本身體姿勢,在走動中練習的「行樁」(又叫「動樁」、「活樁」),行樁與武術技擊有更為直接的關係,如通背六路行樁、落地梅花樁、醉拳的擺樁等。

作為武術習練基本功法的樁功,也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在清代中葉已有人將站樁功引入普通人的養生術中,但流行不廣。

易筋經 上文提到過的託名達摩,而實際上出現於明代後期的《易筋經》是武術功法的一部代表作,被少林武術家們奉為經典著作而流傳開來。

《易筋經》認為:「筋,人身之筋絡也。骨節之外,肌肉之內,四肢百骸,無處非筋,無筋非絡。聯絡周身,通行血脈,而為精神之外輔。如人肩之能負,手之能攝,足之能履,通身之活潑靈動者,皆筋之挺然者也。」(《易筋經·上卷總論》)身體的種種病症,如病、瘦、痿、懈、亡等,都是由筋的不良狀態,如弛、攣、靡、弱、縮而造成的。因此,需要將病弱之筋換為強健之筋,因為「筋壯則強,筋舒則長,筋勁則剛,筋和則康」。雖然,「筋」是外功練習的對象,但是,《易筋經》卻從形神統一的觀點出發,認為「練有形者為無形之佐,培無形者為有形之輔」(《易筋經·膜論》),就是說,無形的練內與有形的練外是相輔相成的。

於是,《易筋經》將練功分為三個層次,即練筋、練膜和練氣。練筋必須練膜,練膜必須練氣。從最難練習的練氣入手,「使氣清而平,平而和,和而暢達」,這樣,氣就能「行於筋,串於膜,以至通身靈動,無處不行,無處不到。氣至則膜起,氣行則膜張」。進而練筋,使筋舒、強、和、長、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