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晨光前路遠微微——抗戰前後留學教育的起伏 第四節 台灣地區的留學教育概況

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是祖國的神聖領土。在1895年的中日甲午戰爭中,腐朽的清政府遭到了慘敗,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不僅向日本支付二億兩白銀的巨額賠款,而且還把台灣全島及所屬各島嶼和澎湖列島割讓給了日本。日本隨即在台灣設立總督府。從此,台灣淪為日本任意宰割魚肉的殖民地達50年。在這一時期,台灣的留學教育主要依附於日本,留學生主要是去日本留學。如台灣國民黨政權的現任「總統」李登輝,就是40年代日本京都帝國大學的肄業生。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台灣光復,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台灣同胞結束了長期受日本侵略奴役的屈辱歷史。1949年以後國民黨政府退踞台灣,在特殊的歷史環境和條件下,台灣當局出於維護自身利益、鞏固其統治的需要,注重培養高層次人才,大力發展留學教育。

在1954年以前,台灣留學教育仍本著1947年4月頒布的《國外留學規程》辦理。1954年以後,台灣的留學教育政策作了多次變更,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前後八次修訂《國外留學規程》,留學政策出現時寬時嚴的波動。如對自費留學的規定:在1954年第一次修訂《國外留學規程》時,規定不論公費、自費、獎學金出國留學生均應經過出國考試及格,才能留學;1962年第二次修訂該《規程》時,改為自費或獎學金留學生如具備了七個條件之一即可申請免試留學;1969年第四次修訂《規程》,取消了自費免試出國留學的九項條款,制訂了《國外留學甄別辦法》,以甄試取代免試;1970年第五次修訂《規程》,將甄試的辦法放寬了許多;1976年第八次修訂《規程》,取消了自費留學考試。

留學政策的波動,對台灣留學教育的影響很大。如第二次、第三次修訂《國外留學規程》,使得免試出國留學人數劇增,據台灣出版的《留學教育》及其《科學技術年鑒》等書統計,在1962年至1969年的八年間,免試出國人數為12725人,而同期回國的人數僅為1113人。人才大量外流,引起了台灣當局的震驚和社會輿論大嘩,於是,便出現了1969年底的第四次修訂《規程》,以甄試代免試,對自費留學進行了限制。這樣,1970年甄試出國人數為1056人,比1969年免試出國的2561人還少1505人。隨著台灣社會經濟的發展,甄試辦法逐漸不適應需要了,於是又幾經修訂,最終於1976年取消了自費留學考試。同時,將公費留學考試調整為一般大學公費留學和研究所學生公費留學兩類考試,還規定公私專科以上學校畢業或高等考試及格的,可以依照《規程》申請或應考留學。

這樣,在1976年出國留學的人數就達3641人,比上一年的2301人還多1340人,以後又呈逐年增加的趨勢。據統計,從1976年到1985年的10年間,平均每年出國留學的人數都達到5000人,10年共達52 208人,這個數字比1976年以前的26年留學總人數還多1萬人。

在留學的去向上,台灣地區的留學生主要以派往美國留學為主。如1962年至1972年,免試出國留學人數為16 542人,其中赴美國留學的人數為14 023人,達84.8%,這使得台灣自身的教育缺乏相應的獨立性。台灣當局亦意識到了這一局限性,開始鼓勵和特意派遣留學生到除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留學。

台灣地區的留學教育對台灣社會經濟的發展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據台灣當局1980年的統計,返台留學生在行政機構工作的有1116人,在公營事業及金融機構工作的有1265人,在大專院校任教的有2517人,在中等學校任教的有58人,在醫院工作的有165人,在新聞界工作的有118人,在其他部門工作的有1361人。1981年台灣可以培養博士和碩士研究生的232所大學研究所,其研究生導師多為在國外取得博士學位的返台學者。

台灣地區的留學生,出現了以於梨華、叢甦、施叔青等為代表的留學生文學作家;還有在美國普渡大學獲工科博士學位的台灣第一位博士營長吳東明、在德國獲法學博士返台後任國民黨政府法務部長的施啟洋;現任國民黨政權「總統」的李登輝,也是60年代在美國獲得農學博士的留學生。這些留學生中,尤為令人矚目的是美籍華人丁肇中和李遠哲。丁肇中是50年代赴美留學的台灣學生,後來獲得了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李遠哲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他60年代赴美留學,後來獲得了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他們是繼楊振寧、李政道之後榮獲諾貝爾獎的華人,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80年代以後,針對留學人員日漸增長的形勢,台灣當局採取了建立海外科技人才檔案、官方招攬、允許雙重國籍的學者回台服務等措施,積極延攬海外優秀科技人才。這些做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據統計,1987年返台的留學人員有2000多人,而同期每年留學的人數為5000人到6000人左右,回台人數達到了外出留學人數的40%左右。台灣地區的留學生,對台灣經濟建設和文教衛生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台灣經濟躋身於亞洲四小龍之列,與他們是分不開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