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養成正氣留河嶽——早期留蘇熱潮與共產黨人的崛起 第一節 走進紅光里去

在中國,第一次國共合作實現後,革命形勢迅速發展,東方大學中國班及國內的黃埔軍官學校所培養的幹部已不能滿足實際的需要。

中國共產黨選派去莫斯科中山大學的學生,一部分是留歐青年(主要是留學西歐的勤工儉學生)中的黨團員,如鄧小平、傅鍾、楊品蓀等人就是被通知直接從法國赴蘇聯的;一部分是從國內選派的黨團員和進步青年,如張聞天、王稼祥、烏蘭夫、伍修權、沈澤民、左權等。國民黨方面也選派了蔣經國、谷正綱、谷正鼎、康澤、汪少倫、鄧文儀等青年到中山大學學習。這些青年們滿懷著奔向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激動心情,開始了艱難的旅程。

辟道路,

手裡是斧頭鐮刀,

想什麼空頭心事呀?

走,走,走,

機警地走!

壯勇地走!

按著一定路線走!

——柯仲平《贈愛人》

1925年10月下旬,第一批赴蘇青年在楊明齋和周達文的率領下,搭乘由上海開出的一艘蘇聯煤船出發了。旅途是漫長而又辛苦的,大部分人睡在船甲板下的統艙里,船上每天吃的是麵包,大塊糖,好多人吃不習慣,加上暈船,常常嘔吐,十分難受。在海上航行的時候,正趕上十月革命八周年紀念日,船上舉行了紀念會,整個船充滿了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友好氣氛。「在這次集會上,我第一次聽到了《國際歌》,那悲壯的歌聲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心。開始,我只是跟著哼哼,慢慢地也就會唱了。」當年的伍修權,內心充滿的就是這樣的激情。經過半個多月的航程,11月10日他們順利抵達海參崴。由於蘇聯方面已有安排,青年們很快就乘上了開往莫斯科的火車。那時的火車還很落後,每節車廂安了個取暖的大油桶火爐,火車頭要靠燒劈柴生火,每走幾站就要停車搬新的木柴上車。車上沒有餐車,沒有飲水,全靠停站供應。 從海參崴到莫斯科7400公里,當時正值冬季,一片冰天雪地。火車外漫天飛雪,車內人人凍得哆嗦不已,整整爬行了兩個多星期才抵達莫斯科。不久,由廣州出發的第二批國內留蘇生也到達莫斯科。第三批抵達的是鄧小平、傅鍾等來自法、德、比利時等西歐國家的中國共產黨青年。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引起了蘇聯共產黨的重視。他們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培養各國革命幹部以推動世界革命,決定在莫斯科籌辦中山大學(俄文名稱為「孫逸仙大學」),這一消息由共產國際代表鮑羅廷在1925年10月7日舉行的國民黨領導人會議上宣布。根據鮑的闡述,這所大學歸第三國際東亞部領導,實際上它隸屬於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大招生的消息一經公布,各地嚮往革命的青年,紛紛報名報考。當時,處於合作期的國共雙方都分別選拔了一部分青年前往莫斯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