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弧矢男兒志四方——赴歐留學與近代海軍 第三節 捨生忘死報效祖國

雖然留學歐洲的主要收穫在軍事方面,但西方資產階級的民主思想也給這些留學生們以程度不同的影響。其中,留學英國格林尼茨海軍學校學習駕駛技術的嚴復是最著名的一個。嚴復來到英國後,除了學習學校里必修的海軍戰術、海戰公法、槍炮營壘等課程外,還關心西方的哲學和社會學說。他充分利用一切時機,如饑似渴地從英法一些大思想家的著作中吸取營養。到1879年6月歸國時,他不僅是一名海軍大學的優等生,而且對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思想與文化也有了相當深刻的了解。回國後曾任北洋水師學堂校長20年之久,他的思想與康有為、梁啟超有許多共同之處,認為要救國只有維新,要維新就要效法西方。他還強調要自強救國,就要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鼓民力,即是增強人民的體質,主要是禁止鴉片、禁止纏足;開民智,是促進人民的智慧,主要是廢除科舉和八股文,提倡西學,學習新知識;新民德,是培養人民的新道德,主張實行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和政治制度。他認為所要採取的主要辦法是創立議院、廢除封建宗法制度和倫理道德。嚴復認真研讀並接受了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中的進化論觀點,成為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進化論的信奉者。他所翻譯的英國生物學家赫胥黎的《天演論》一書,震動了全國,他借翻譯此書的時機,大聲疾呼:只要發憤變法圖強,中國仍可得救,免於滅亡;而生死存亡,其命運仍然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天演論》一書在中華民族危亡的時刻,風行海內,起到了警鐘的作用,成了愛國志士救亡圖存的理論根據。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也成為社會上最流行的口頭禪。這些,均是清廷當初派遣留學生時所沒有想到的,但卻成了推動中國近代化發展的動力。

故鄉吾負汝,歲歲遠別離。萬里生還日,六洲別戰時。

疾聲喚獅夢,含淚拜龍旗。吾歲今方壯,服勞或有期。

這些留歐的青年,既有近代化的科學技術和理論,又有高尚的愛國思想,希望中國能像西方國家那樣獨立富強,民主自由;他們與封建專制格格不入,更強烈地反對外國侵略。他們是清朝近代化海軍建設的關鍵人物,如林泰曾回國後任北洋海軍的左翼總兵,薩鎮冰為海軍幫統。北洋海軍12艘主要軍艦的管帶,如鎮遠管帶林泰曾、定遠管帶劉步蟾、靖遠管帶葉祖珪、經遠管帶林永升、來遠管帶邱寶仁、濟遠管帶方伯謙、超勇管帶黃建勛都是留歐生。在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中,他們多數勇敢堅定,表現了可歌可泣的愛國主義精神。靖遠管帶葉祖珪,在該艦三次起火,中彈數十處之後,仍沉著應戰指揮出擊。超勇管帶黃建勛在戰鬥中勇猛頑強,不幸戰艦中炮起火幾乎沉沒,他帶領全船官兵浮沉于海中用長繩相救,終不濟事,最後與軍艦同歸於盡,年僅43歲。經遠管帶林永升臨危不懼,督率官兵們一邊向敵人狠狠射擊,一邊指揮人員撲救軍艦中彈升起的大火,並奮勇向敵衝殺過去,不幸中炮壯烈犧牲,時年42歲。定遠管帶劉步蟾在戰鬥開始不久,就代替受傷的海軍提督丁汝昌指揮,他布陣巧妙,時刻變換,使敵人的炮火不能打准目標。在激戰形勢危急的關頭,他命令槍炮官沈壽堃(留歐生)、徐振鵬(留美生)瞄準敵松島艦第四號炮位頻頻發炮,重創了敵艦,使它傾斜了五度,敵軍官兵死傷達100多人,死屍都堆積在甲板上了。後來在威海衛的戰鬥中,劉步蟾遭到日軍的四面包圍,寧死不屈,決不向敵人投降,服毒自盡。留歐生們在抗擊外敵入侵時捨生忘死英勇頑強的事迹,被代代傳頌,成為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光輝榜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