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弧矢男兒志四方——赴歐留學與近代海軍 第二節 嘔心瀝血探新知

留學歐洲的學生大都是20歲左右的青年,他們血氣方剛,能獨立生活和學習,具有一定的辨別力,而且在出國之前就具備了較高的文化水平,外語也大致過了關。這樣,他們在國外學習,主動性就非常大,求知慾很強,學習刻苦且目的明確,對於所學的航海、製造、駕駛等技術,掌握快,成績出色。在1877年第一批留學歐洲的學生中,製造專業學生以魏瀚、陳兆翱最出色,可同法國水師製造監工並駕齊驅;學駕駛的學生中以劉步蟾、林泰曾、嚴復、蔣超英成績最好,其中劉、林二人「知水師兵船緊要關鍵,足與西洋水師管駕官相等,均堪重任」。他們既可管駕大小兵船,「更能測繪海圖,防守港口,布置水雷」。1881年出國的10名學生成績也很出色,他們可以充任輪船管駕、學堂教習、制船監工等重要職務,直接被派往海軍各個部門服務。1886年的留歐生中,陳恩濤、賈凝喜等人文武兼備,最為出色;劉冠雄、黃鳴球等人考試多次名列前茅。這批人歸國後可立即充任駕駛、教習、鐵路監工、輪船監工等工作,直接為祖國效力。他們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是與他們努力刻苦學習分不開的,一些學生還積勞成疾。學習製造的留學生梁炳年在法國留學時刻苦認真,他常常學起來就不分白天黑夜,連星期天也不鬆懈,累困交加而病倒死於法國。留學英國的陳鶴潭,在蘇格蘭船廠學習輪機製造,由於學習與實習作業繁重,他吐血住了院,不幸在醫院去世。這些學生,他們以飽滿的熱情,如饑似渴地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以圖將來振興弱窮的祖國,他們為學習而不惜獻身的精神,永遠值得後人學習。當時,就連隨同學生一起赴歐的隨從人員也積極求學。1877年隨李鳳苞赴歐的馬建忠、陳季同、羅豐祿等人,在辦完公事之後,都進入學校學習。馬建忠、陳季同曾入政治學校學習交涉、法律、格致、政治、文詞等,馬建忠還遊歷法、英、德、奧、比利時、義大利等國考察政治,研究法律,他後來著有《馬氏文通》一書,將中國文法作嚴密的分析,譯出條理與西文並舉,被稱為語言學的一種重要創作。羅豐祿進入倫敦琴士官學,學習化學、物理、氣象學等,回國後,都為祖國作出了特殊貢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