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政書的產生和發展 第三節 取法《通典》後來居上的《文獻通考》

《文獻通考》348卷。其自序說:書中所引用古經、史、會要、百家傳記謂之文,參以臣僚奏疏、諸儒議論謂之獻,故書名為《文獻通考》。

作者馬端臨(約公元1254—1323年),字貴與,南宋饒州樂平(今江西樂平縣)人。因《宋史》和《元史》都沒有給他立傳,生平事迹不詳。僅從《宋元學案》、《通考》(《文獻通考》簡稱《通考》)的《進書表》、《抄白》和《樂平縣誌》中保存的零星材料看,可知他是南宋後期宰相馬廷鸞的二兒子,做過承事郎,度宗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中漕試第一名。同年,馬廷鸞因為不肯與賈似道同流合污,被迫辭職,回樂平家中閑居,馬端臨也隨父回鄉。馬廷鸞做過宋朝史官,家中藏書甚富。馬端臨在父親指導下刻苦讀書,南宋滅亡後更是專心整理典籍,以寄託政治上的苦悶。在父親的影響下,30歲左右開始編寫《文獻通考》,經20多年努力而成書。其父在元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去世,此後馬端臨曾短期出任慈湖書院、柯山書院山長、教授等學職,培養了不少人才。《樂平縣誌》里寫他,講課滔滔不絕,「吐言如湧泉」,使聽者每有所得。可見其學識淵博,才華出眾。他一生主要時間都是隱居著書,50多歲寫成《通考》。後來一位道士王壽衍訪得此書,奏於朝廷,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官家為之刊行,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刊成,可能馬端臨還親見其書。

《通考》分24門,《經籍》、《帝系》、《封建》、《象緯》、《物異》五門為新立,其他19門為《通典》舊有。內容從上古起,到南宋寧宗嘉定年間止。全書可以說是《通典》的擴大和續作。寫書的史料,中唐以前多以《通典》為基礎,作些適當的補充,中唐以後則是馬端臨親自廣收博採的傑作,尤其是宋代史料收集宏富,宋代的國史、會要、諸儒議論以及其父馬廷鸞對一些問題的見解等全都彙集書中,很多是《宋史》中沒有的。當時《宋史》尚未成書,後來《宋史·志》多據《通考》撰成。所以《通考》在史料方面有勝於《宋史》之處。《通考》在《通典》的基礎上有所發展,有所進步。《通考》也把《食貨》置於首位,繼而是政治、文化。《通典》的《禮典》佔全書1/2,《通考》這部分還不足1/5,各門類的比重、布局比《通典》更加合理。《通考》的《兵考》詳敘了古今兵制的沿革,糾正了《兵典》只敘兵法的偏頗。《通考》在編排上井然有序,先引諸史事實,然後是補充材料,接著是諸儒議論,馬端臨的議論加一「按」字,以示區別,有的還加有小注。條理非常清楚,比《通典》更便於查閱。

《通考》取法於《通典》,但又重析門類,調整布局,增補史料,考辨是非。同時還吸取《通志·二十略》的長處,增加了文化史方面的內容。《通考》集《通典》、《通志》之長,使杜佑開創的典志體史書,達到了自身形式所能容納的完善程度。

明代王圻〔qi其〕編有《續文獻通考》,比《通考》多設六個門類,史料也很豐富,特別是明代史料尤其珍貴。因為書中有涉及清王朝的記載,被清朝列為禁書,不準流布。清代官修有《續文獻通考》、《清文獻通考》(原名《皇朝文獻通考》)。清末民初劉錦藻編撰《清朝續文獻通考》(原名《皇朝續文獻通考》),一直記載到清末。

唐代杜佑撰的《通典》,宋代鄭樵撰的《通志》,元代馬端臨撰的《文獻通考》合稱「三通」,是典志體政書中最有價值的名著。加上清朝官修的《續通典》、《續通志》、《續文獻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獻通考》,又稱「九通」。加上劉錦藻撰的《清朝續文獻通考》,就是所謂的「十通」。這「十通」是政書類中很重要的史書,共有2600卷,內容廣博,查閱不易。商務印書館編有《十通索引》,有「四角號碼」和「分類」兩種檢索方式,為我們查閱「十通」提供了方便。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