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國早期的編年史——、及其他 第三節 《漢紀》和《後漢紀》

先秦時期的史書基本上都是編年體。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問世創立了紀傳體之後,班固以後的史學家紛紛模仿其體例。紀傳體顯示了巨大的優越性,正如唐代史學家劉知幾所說:「紀以包舉大端,傳以委曲細事,表以譜列年爵,志以總括遺漏」(《史通·二體篇》)。它體例完備,記敘全面,包羅宏富,而且以本紀為綱,如實地反映了封建時代以帝王為中心的政治現實。因此,紀傳體取代編年體成了漢唐時期史書撰著的主流。

東漢末年,漢獻帝因為《漢書》篇幅太多,不便閱讀,命令荀悅按照《左傳》的體例,刪略《漢書》。荀悅從建安三年(公元198年)開始,到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用了兩年多時間,將80餘萬字的《漢書》改編縮寫為18萬餘字的《漢紀》。文字削減4/5,而西漢一代重要歷史事件、人物、制度等,都很有條理地記述下來了,因而得到「辭約事詳」的稱讚。全書30卷,按帝王先後分為12紀,而以王莽之事附於平帝紀後,共敘事231年。荀悅不僅按年月編排史事,還運用類比的方法,把同類的人或事聯繫起來記載,使有些人物、有些無法確定年月的史事以及某些典章制度等,在書中得到適當的記敘。為了幫助統治者了解「天人之際,事物之宜」,荀悅十分重視論贊。全書「荀悅曰」近40則,長短不一,寫法靈活,因事而發,不拘一格,累計約10000多字,佔全書篇幅的1/18,均為荀悅的精心之作。《漢紀》組織嚴密,文辭簡約,是第一部編年體的斷代史。它的產生,使冷落了相當一個時期的編年體史書開始恢複了生氣。

繼荀悅之後,東晉人袁宏撰寫的《後漢記》是又一部編年體的斷代史。全書30卷,約21萬多字。記事自新莽元鳳四年(公元17年)綠林起義始,至漢獻帝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魏代漢為止,共204年。按帝王先後分為不同的帝紀,簡明扼要地記敘了東漢一代的史事。袁宏著書態度謹嚴,他廣泛參閱了《東觀漢記》以及謝承、司馬彪、華嶠、謝沈、張璠等人的歷史著作,累計達數百卷之多。他對史事的考訂和文字的斟酌一絲不苟,21萬字的著作,寫作了八年之久。該書記事詳略適當,重點突出,語言生動,是一部優秀的東漢編年史。後來范曄撰寫紀傳體的《後漢書》時,充分吸收了袁宏《後漢紀》的精華。然而袁宏具有濃厚的封建名教思想,他的史論雖多,卻比較迂腐而不精彩。

此後,編年體史書再沒有產生什麼有影響的著作,這種情況一直延續了500餘年。直到宋代司馬光編纂的《資治通鑒》問世,才以其貫通古今的編年史巨著,取得了空前的史學成就。自《資治通鑒》以後,編年體史書才真正佔據了赫然與紀傳體「正史」並列的歷史地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