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國早期的編年史——、及其他 第一節 最早的編年史《春秋》

《春秋》本來是上古時期各國官修歷史通用的名稱。甲骨文時代,一年只有春秋兩季。後來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季了,但是朝廷大事還是在春秋二季進行,所以古人特別重視春秋二季。史官記載一年到頭的國家大事,也就把國史稱做是《春秋》。《墨子·明鬼篇》有「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齊之《春秋》」等說法,就是指周朝及燕、宋、齊各國都有自己的史書。後來各國的史書都失傳了,只有魯國的《春秋》流傳至今,於是《春秋》便成了魯國國史的專稱。孔子是歷史上第一個開門授徒,把文化典籍教給平民百姓的人,他教學生有六門必修的功課,就是「詩、書、禮、樂、易、春秋」,也就是所謂「六藝」。歷史是六門必修課中的一門,孔子以魯國官修的《春秋》作為教材,所以,《春秋》成了儒家的一部重要經典。古時候文字只能刻寫在甲骨、金石或竹簡上,傳播極其困難。靠著孔子門下一代又一代學生的艱苦努力,魯《春秋》才能夠在民間流傳下來。

《春秋》一書,現存16000多字,記載魯隱公元年到魯哀公十四年,也就是從公元前772年到公元前480年這242年間的歷史大事。後世因此把這242年稱做是春秋時代。

《春秋》是一部信史,也就是說,書中的歷史材料是真實可靠的。比如魯國發生的34次日食,有33次為現代科學方法的精密推算所證實是可靠的。《春秋》的記事,有許多可以和後世陸續出土的文物古籍相印證。《春秋》是魯國官修的史書,採用魯國的紀年,但所記內容並不局限於魯國本身的歷史,而是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的大事。除了《尚書》中保存的若干上古文獻而外,《春秋》是我國唯一較完整地保存至今的關於秦代以前歷史的史書,它的史料價值是十分珍貴的。

《春秋》的記事十分簡略,它基本上是一條記一件事,多數是只有簡單幾個字,就像只記一個標題。它最長的一條也不過40多字,而最短的一條就只有一個字,如隱公八年所記:「螟」。這樣簡古的記載,人們無法了解事情的詳細具體情況。要想學習歷史,就要依靠年紀大而熟悉歷史大事的人來講授,由他們對《春秋》的簡略記載做出比較詳細的敘述和說明。這就有了「傳」。所謂「傳」就是注釋說明的意思。現在流傳下來的傳有三種:《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它們合起來就叫作《春秋》三傳。

古代史官記事有兩個作用,一是真實地記載歷史事實,二是把勸善懲惡的用意包含在歷史記載中。其實,從古到今,任何文字寫作都帶有一定的褒貶和感情色彩,只是上古時代由於文字繁難和書寫工具及物質條件不同,史官只能以最精練的文字來記事,自然對斟酌文字更注意些。後代某些經學家在講習歷史的過程中,對文字的勸懲作用推敲得過了頭,牽強附會地弄出許多「一字褒貶」、「微言大義」來,說什麼一字之褒比教你做王公還榮耀,一字之貶比將你當作罪犯砍了頭還恥辱,誇大其詞地在史書的字裡行間咬文嚼字,結果越講越煩瑣,越講越離奇。《春秋》三傳中,《公羊傳》和《穀梁傳》就是專門講求《春秋》的微言大義的。因此,這兩種書都沒有什麼史料價值,算不上是真正的史書,我們可以放開它們不講。《左傳》則以敘事為主,它記事詳細具體,文筆簡煉生動,既是史學名著,也是文學名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