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紀傳體史書的創立與鞏固——與「前四史」 第三節 《後漢書》和《三國志》

《後漢書》是一部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全書120卷,包括本紀10卷,列傳80卷,志30卷。主要記載了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實。紀、傳的作者是南朝劉宋時的范曄〔ye夜〕,志的作者是晉朝的司馬彪。

范曄字蔚宗,南朝劉宋時順陽(今河南淅川縣東南)人。家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市)。生於公元396年。出身世族,祖父、父親都是做官的,且都喜好文墨。祖父曾為《穀梁傳》作注,父親有文集流傳於世。范曄自幼受家庭影響,讀過很多書,且擅長文墨,頗有才氣。宋文帝時曾任尚書吏部郎,由於平時恃才傲物,放任不羈,被貶為宣城太守,鬱郁不得志,「乃刪眾家《後漢書》為一家之作」,開始撰寫《後漢書》。後來雖被提升為左衛將軍、太子詹事,參與機要,但終因性格狂傲,遭人陷害,以謀反罪於元嘉二十二年(公元445年)被殺,時年48歲。范曄被殺時,《後漢書》志稿尚未寫完,後為人所毀,只有紀、傳兩部分流傳於世。到梁代劉昭為范氏作注時,因書中無志,便把司馬彪《續漢書》中的八志30卷補入《後漢書》,成為現在流行的本子。

司馬彪,字紹統,晉朝高陽王司馬睦的長子。他曾為東漢撰史,作紀、志、傳凡80篇,名曰《續漢書》。范曄的《後漢書》出,司馬彪的《續漢書》漸漸被淘汰,唯有八志因補入范曄書中而得以流傳下來。

范曄寫《後漢書》以前,已經有許多專寫東漢的史書流傳,如劉珍等寫的《東觀漢記》、謝承的《後漢書》、司馬彪的《續漢書》、薛瑩的《後漢記》、華嶠的《後漢書》、謝沈的《後漢書》、張瑩的《後漢南記》等10多種。范曄兼取各家之長,他的《後漢書》行世後,各家之書逐漸湮沒。

范曄《後漢書》最主要的史料來源就是《東觀漢記》。所謂「東觀」,就是東漢宮中藏書和史官著述的地方。《東觀漢記》的修纂,開始於漢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前後集中史官修纂五次,直到魏文帝黃初六年(公元225年)才完成。前後經過163年,班固、劉珍、崔寔〔shi時〕、蔡邕、楊彪等幾十名學者曾參與其事。《東觀漢記》實際是東漢一代史料的總匯,體例為本紀、年表、志、列傳、載記五部分。基本上沿襲了《史記》、《漢書》的體裁。由於是東漢人根據當時史實修撰而成,史料價值很高。魏晉以來,修撰東漢史者,主要素材都取自《東觀漢記》。唐代以前,《東觀漢記》與《史記》、《漢書》並稱三史。唐代時,范曄《後漢書》取代《東觀漢記》,與《史記》、《漢書》合稱三史。《東觀漢記》雖已失傳,但其史料多在《後漢書》中保存下來。

《後漢書》(圖5)體例雖基本沿襲《史記》、《漢書》,但也有所變化,有所創新。《漢書》是一個皇帝一篇本紀。東漢一代,殤、沖、質三帝在位時間很短,事迹不多,《後漢書》參照《史記·秦始皇本紀》附二世胡亥和秦王子嬰的先例,從實際出發,在《和帝紀》後附殤帝,《順帝紀》後附沖、質二帝。這樣既節省了篇幅,又不遺漏史實。本紀的最後一篇是《皇后紀》,過去《史記》、《漢書》除呂后列入本紀外,皇后都列入《外戚傳》。范曄為皇后寫本紀,這一改動,符合東漢六個皇后臨朝稱制的史實。

《後漢書》在列傳部分,新增了黨錮、宦者、文苑、獨行、方術、逸民和列女七種。黨錮與宦者兩傳既是創新,又反映了東漢一代的情況。東漢宦官多參與朝政,許多比較正直廉潔的大臣都以結黨之罪被殺,宦官就是製造黨錮之獄的罪魁。這兩傳生動地反映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鬥爭,很有時代特點。《逸民傳》里記述如梁鴻與妻孟光,品行高潔,又有才華,為了抗避「濁世」,隱居山林,自食其力,終生不仕,還特錄其《五噫之歌》以表彰其志。還有寫到民本思想十分鮮明的漢陰老父(《後漢書》卷八三)。漢恆帝經常到各地遊玩,所到之處老百姓都去圍觀,在漢陰時有一老農卻繼續耕地,不予理睬。跟隨皇帝的尚書郎張溫很奇怪,就派人去問:「為什麼人人都來看皇帝,唯獨你耕地不停?」老農笑而不答。張溫親自過來問他,老農說:「我山野之人不會說話,請問是天下亂而立天子呢,還是治理好了才立天子呢?立天子是為了讓他像君父一樣治理天下呢,還是役使天下百姓侍奉天子呢?過去堯舜治理國家時,連蓋房用的椽子都不刮,茅茨不剪(以節省民力),而萬人(即百姓)安寧。而今你的皇上,放縱自己勞民,毫無顧忌地閒遊。我都為你害臊,你為什麼還讓人去觀看呢!」張溫聽後很慚愧。問老農姓名,(老父)不告而去。范曄能為漢陰老父立傳,可見其史學思想比較進步。《列女傳》開創了為婦女立專傳的先例,值得特別注意。范曄認為史書不為婦女立傳是不對的,他選擇才華、品行優秀的各種類型的婦女,為她們寫了傳記。例如:繼班固完成《漢書》的女史學家班昭;斷機勸夫求學的樂羊子妻;選擇丈夫重品行輕富貴的桓少君;輕名利重清節的王霸之妻;還有才華橫溢的蔡文姬,不因其再嫁而不予立傳,可見范曄確有獨到的見地。後來的各史把「列女」改為「烈女」,變成了嚴守三綱五常的貞婦烈女的碑文,史學上的見識就遠不如《後漢書》了。

《後漢書》記人敘事喜歡以類相從,不論年代先後。《論衡》的作者王充是東漢初期人,《潛夫論》的作者王符和《昌言》的作者仲長統是東漢末年人,因為他們都擅長著述,淡於功名利祿,所以三人同傳,使這些思想家的事迹不致湮沒。張純和鄭康成也不同時,因為都以經學見長,也合為一傳。

《後漢書》的《輿服志》、《百官志》也是前史所沒有的。《輿服志》記載了反映封建等級制度的各種車、車飾、服裝及其佩飾的式樣和沿革情況,是研究漢代輿服文化的重要史料。《百官志》記述東漢從中央到地方分官設職的情況。《後漢書》缺《食貨志》和《藝文志》,漏載一代經濟制度和文化典籍。後來《晉書·食貨志》追述了前代經濟狀況,才多少彌補了一些不足。《後漢書》雖然只有紀、傳(志為後補),但范曄文筆很好,安排調度有序,善於剪裁史料,敘事連貫卻又互不重複,彼此互見,相輔相成。正如著名史學家劉知幾的評價「簡而且周,疏而不漏」(《史通·補註》)。

范曄思想比較進步,撰史觀點鮮明,愛憎強烈,文筆犀利,於「論」、「贊」中往往一語見的,褒貶分明。他為許多耿介正直、淡泊名利、「操行俱絕」的一介之夫寫了《獨行列傳》。在《黨錮傳》中,以生動的筆觸,寫了張儉、范滂、李膺等人剛正不阿視死如歸的凜然正氣。難怪千載之後,清末愛國志士譚嗣同臨刑前的絕命詩竟是「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足見《後漢書》影響之深遠、形象之動人。《宦者傳》中稱讚蔡倫是忠介之士;痛斥侯覽是「凶家害國」的禍根。《後漢書》成書晚,卻能於諸家之作中脫穎而出,流佈於後世,並不是偶然的,它確有許多可貴的長處。

《後漢書》的注本,紀、傳部分主要有唐章懷太子李賢的注,志有南朝梁代劉昭的注。清代學者惠棟的《後漢書補註》,王先謙的《後漢書集解》都是研究《後漢書》的主要著作。中華書局出版的點校本《後漢書》是以目前最早的宋紹興年間本(圖6)為底本,參校諸書整理而成的,是目前最便於閱讀使用的。

《三國志》65卷,包括《魏書》30卷、《蜀書》15卷、《吳書》20卷,主要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歷史。《三國志》在北宋以前,是《魏書》、《蜀書》、《吳書》三部書分別流行,到北宋時才合在一起刻版印刷,改稱《三國志》。全書只有紀、傳,而無志、表。

作者陳壽,字承祚,西晉初年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人。生於漢後主劉禪建興十一年(公元233年)。他從小好學,曾拜同郡學者譙周為師。蜀漢時任觀閣令史,入晉後為著作郎,領本郡中正,《三國志》即寫於此時。當時的人們稱讚他善於敘事,有良史之才。有個叫夏侯湛的人,曾寫了一本《魏書》,但看了陳壽作的《三國志》後,便把自己的書毀了,從此擱筆。當時的大官張華曾對陳壽說:「當以《晉書》相付耳。」可見他的才華和《三國志》都被人們所推重。後來他又升任治書侍御史,晉惠帝元康七年(公元297年)卒,終年65歲。當時的梁州大中正、尚書郎范頵〔jun軍〕等上表說:「故治書侍御史陳壽作《三國志》,辭多勸誡,明乎得失,有益風化。雖文艷不若相如,而質直過之,願垂採錄。」非常稱讚它的優點,於是晉惠帝下令,叫河南尹洛陽令派人到陳壽家抄錄一部,此後《三國志》便正式流傳於世。

陳壽寫《三國志》以前,已經出現了一些有關魏、吳的史作,如王沈的《魏書》,魚豢〔huan換〕的《魏略》,韋昭的《吳書》等。《三國志》中的《魏書》、《吳書》,主要取材於這些史書。蜀政權沒有設置史官,無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