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紀傳體史書的創立與鞏固——與「前四史」 第一節 縱貫古今、包羅萬象的紀傳體通史——《史記》

《史記》(圖1)的作者司馬遷,字子長,西漢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縣)人。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大約卒於漢武帝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左右。司馬遷一生的主要活動都處於漢武帝時代,這是文景之治以後我國封建社會的第一個鼎盛時期,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學術文化空前繁榮。總結秦亡漢興的歷史經驗,為鞏固大一統的封建政權服務,是一個緊迫的現實問題。西漢王朝建立以後,廣開獻書之路,搜集了大批文獻典籍、古史舊聞。探究秦朝滅亡的歷史原因,尋找治國安民的方策,思想界相當活躍。這些情況都為《史記》的產生準備了必要的條件。

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在漢武帝時曾長期擔任太史令。太史令是負責編寫國史的官員,同時也掌管皇家圖書、天文曆法、祭祀大典等。司馬談學識淵博,懂得天文曆法,熟悉典章制度,曾寫過一篇《論六家要旨》,對先秦時期的主要學術流派做了頗有見地的分析評價。有感於《春秋》以後的歷史無人編撰,漢興以來「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的事迹無人記敘,他想完成這樣一部歷史論著,做了多年的準備和實際工作。臨死前,他拉住司馬遷的手,流著淚諄諄囑咐:「不要忘記我想要寫的歷史書!」「你一定要記住啊!」

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里,尤其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司馬遷從小就喜歡讀書,10歲便能誦讀古文,後來又接受過著名學者董仲舒、孔安國的教育,積累了豐富的文化知識。為了協助父親完成修史的工作,司馬遷20歲時遊歷江淮,開始實地歷史調查。他從長安出發,南下江陵,後到汩羅江畔憑弔屈原。浮沅湘,窺九疑,考察舜的葬地和事迹。登廬山,了解大禹治水的功業。再由越至吳,參觀春申君的宮室。然後渡江北上,搜訪韓信的事迹。後來又到齊魯,瞻仰孔子遺迹。向西到秦漢之際眾多風雲人物的家鄉訪問,到楚漢相爭的戰場實地考察,最後過梁楚回到長安。不久,司馬遷做了郎中,雖然官位不高,但是多次跟隨漢武帝出巡,西到崆峒山;東登泰山,上碣石,直到海邊;北出長城,直抵九原。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他奉命出使西南一帶,一直到了昆明。多次的遊歷出行,使他飽覽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廣泛接觸了各階層的人們,增長了知識見聞,搜訪了歷史資料,也大大開闊了他的胸襟。《史記》的敘事和描寫特別親切有味,文章抑揚變化,跌宕〔dang盪〕多姿,都和司馬遷如此豐富的經歷密切相關。從西南出使回來,其父已病入膏肓,臨終前將修史的遺願鄭重託付給司馬遷。三年以後,也就是漢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馬遷繼任了太史令。他閱讀整理古史資料和檔案文書,為完成父親的未竟事業進一步做積極準備。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司馬遷和其他學者20餘人共同制定了太初曆,隨後就全力寫他的書。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漢武帝派寵妃李夫人的哥哥貳師將軍李廣利出征匈奴。騎都尉李陵奉命率領5000步兵深入胡地,與匈奴重兵苦戰十幾天,箭射光了,也不見援兵的影子,最後投降了匈奴。漢武帝詢問司馬遷對這件事的看法,司馬遷認為,李陵雖然辦事不對,但他艱苦奮戰,殺傷大量敵軍,功績顯著,在沒辦法的情況下才投降。從平素為人看,他一定會尋找適當的機會報答漢朝。漢武帝聽後勃然大怒,認為司馬遷是有意詆毀貳師將軍李廣利,替投降匈奴的李陵開脫辯護,於是將司馬遷抓到牢里。第二年又傳來李陵替匈奴練兵的謠言,漢武帝信以為真,殺了李陵全家老小,還進一步株連司馬遷,對他處以宮刑。宮刑是最讓男人羞辱的刑罰。這樣的奇恥大辱,使司馬遷痛不欲生。過了兩年,漢武帝改元太始,大赦天下,司馬遷出了獄,後來又被用為中書令。中書令是宦官擔當的職務,司馬遷感到一種無法忍受的侮辱。但是,想到父親的遺願,想到歷史上許多有痛苦遭遇的人都能發憤著書,流傳後世,他終於堅強地活下來,繼續努力寫書,並且大約在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基本完成了編撰工作。遭遇李陵之禍時,司馬遷因為家貧不能贖罪,朋友沒有人來救他,皇帝左右的侍臣也沒有人為他說一句話。他身受專制主義皇權的無情摧殘,又具體體驗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這件事對他的思想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他更加看清了封建暴政的黑暗,也更加同情人民的苦難。他充溢身世之痛的滿腔悲憤,時常在所寫的書中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來。《史記》的文字富有情韻而多感慨,難怪魯迅先生稱它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漢文學史綱要》)

司馬遷寫這部著作,並沒有為它確定書名。古人寫書,不先自定書名,這是常有的事。漢代學者稱這部書為「太史公」,或者「太史公書」、「太史公記」,以及「太史記」。司馬遷書中有八處提到「史記」二字,都是指列國古史,原是一種泛稱。直到東漢末年,人們才把「太史公記」簡稱為《史記》,《史記》從此成了司馬遷所著書的專名。

司馬遷死後數年,到漢宣帝時,才由他的外孫楊惲〔yun運〕把《史記》全書公佈於世,傳寫流行。《漢書·司馬遷傳》說:「十篇缺,有錄無書。」可知流傳之初,此書已有殘缺。至於到底缺哪些篇目,後人的說法很不一致,詳細的情況現在已難以考定了。《史記》內容的下限原止於漢武帝末年。西漢後期有許多人為它做續補的工作,補得最多的是元帝、成帝時期的博士褚少孫。他所補的部分,開頭大致都用「褚先生曰」,在今本《史記》中,其版式要低一格,容易分辨出來。其他人所補就不一樣了。今本《史記》有多處記敘漢武帝以後的史事,有些地方的文字有重複、矛盾或者錯亂的地方。這都是後人續補或者增竄造成的,需要我們讀書時細心鑒別。雖然有這樣一些情況,《史記》仍然保存了司馬遷原著的基本面貌。

《史記》的內容非常豐富,可以說是通貫古今,包羅萬象,實實在在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通史。從傳說時代的黃帝寫起,一直寫到作者當世的漢武帝時代,上下3000多年,總為一編。舉凡政治、軍事、社會、經濟、文化、學術、天文律歷、河渠地理,直至邊疆地區少數民族、山川地域、風俗人情,無所不包,略無遺漏。司馬遷重視人類的生產經濟活動,首創《貨殖列傳》與《平準書》。他重視民族關係,主張維護以西漢王朝為中心的民族統一,從《匈奴列傳》到《西南夷列傳》,寫了五篇少數民族史傳。他重視文化思想的變遷,給諸子百家學說的代表人物立傳,為後世的學術思想史開闢了道路。他既能夠以帝王的言行政績為綱,注意反映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的歷史功績,也能夠廣泛描寫社會各階層,包括一些下層人士的歷史活動,為遊俠、刺客、佞幸、滑稽、貨殖、儒林等各色人物立傳,努力反映社會的全面。如此氣魄宏偉、規模空前地總結歷史,適應了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治的客觀歷史要求,是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理想的偉大實踐。

《史記》以前的古史,或記言,或記事,單寫一個方面;或記一段歷史,或限某一地域,只是零碎片斷的雜記;要不就是文字簡古的流水賬。總之,樸拙稚嫩,缺憾甚多。真正成熟地獨出心裁,自創規模,以完整而嚴密的體例,融會貫通各種史料,通過剪裁去取,整理加工,寫成一部史料豐富、主題明確、首尾一貫的歷史的,《史記》是第一部。他這樣將自有文化以來3000多年間君臣士庶的思想行事以及自然社會的變化發展熔鑄於一爐,實際反映了秦漢大一統的客觀歷史趨勢。

《史記》創立了以人物為中心的完備的紀傳體史書體裁。全書130篇,包括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共計52.65萬字。這是一個完整的體系。本紀是按年月順序記載帝王言行政績的大事記,以帝王為中心,記載當時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外交各方面的重大事件。本紀是全書之綱,地位排在全書的最前面。這是封建社會君權至上的象徵。世家是記載子孫世襲的王侯封國歷史的,實際是諸侯王的本紀,也採用編年紀事,因地位比天子低,所以等而下之。列傳主要是各種各樣的人物傳記,多是將相大臣、達官貴族,而統治階級的中下層和各個社會領域有影響的代表人物也佔有一定的比重。還有若干列傳,專記少數民族以及與我國有來往的一些國家或地區的歷史。列傳所佔的篇幅最多,習慣上又區分為四種類型。只寫一個人物的稱作「專傳」,如《淮陰侯列傳》。寫兩個人或幾個人的稱作「合傳」,如《孫子吳起列傳》記兩人,《廉頗藺相如列傳》記四個人,包括趙奢、李牧。合傳所記人物,或者事迹相關,或者行為相類。把同類性質的人物或同一專業的人物合在一起記敘的叫「類傳」,如《遊俠列傳》、《酷吏列傳》、《貨殖列傳》等。另外還有「附傳」,就是在一個人的傳記後面,附帶記敘其家族子孫後人或者事迹相近的其他人。表是將錯綜複雜的人物和史事按一定的關係、順序排列成表格,使之簡化、條理化,還可用以補充本紀、世家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