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剪亮的燈盞

當然,這個問題有兩方面。讓我們看看問題的另一方面吧。我們時常聽人們說起「商店女郎」。事實上這種人是沒有的。只有在商店裡售貨的女郎。那是她們賴以糊口的職業。為什麼要把她們的職業作為形容詞呢?我們應當講點公道。我們可沒有把五馬路的姑娘們說成是「結婚女郎」呀。

蘆和南希是好朋友。她們來到這個大城市裡找工作,是因為家鄉不夠吃。南希十九歲;蘆二十歲。兩人都是漂亮的、好動的農村姑娘,都沒有登上舞台的野心。

高高在上的小天使指點她們找到了便宜而體面的寄宿舍。兩人都找到了職業,成了僱傭勞動者。她們仍舊是好朋友。一晃過了六個月,我才請你上前一步,給她們介紹介紹。愛管閑事的讀者啊:這兩位是我的女朋友,南希小姐和蘆小姐。你跟她們握手的時候,請注意她們的裝束——不過別露痕迹。是的,別露痕迹,因為她們同賽馬場包廂里的貴婦人一樣,碰到別人瞪著眼睛看她們的時候,也要不高興的。

蘆在一家手工洗衣作里當熨衣工,拿的是計件工資。她穿著一件不稱身的紫色衣服,帽子上的羽飾也比應有的長出了四英寸;可是她的貂皮手筒和圍脖是花了二十五塊錢買的,不過在季節過去之前,它的同類會在櫥窗里標價為七元九角八分。她面頰紅潤,淡藍色的眼睛晶瑩明亮。她渾身散發著心滿意足的氣息。

至於南希呢,你會管她叫商店女郎的——因為你已經養成習慣了。商店女郎的典型是根本不存在的;但是一些頑固的人總是要尋找典型,那麼就算南希是個典型吧。她把頭髮梳成蓬鬆高聳的龐巴杜式,臉上顯出一副矯枉過正的嚴肅神情。她的裙子的質料相當差勁,式樣卻很合時。她沒有皮大衣來抵禦料峭的春寒,但她趾高氣揚地穿著一件絨面呢的短大衣,彷彿那是波斯羔羊皮做的。無情的尋找典型的人啊,她臉上和眼睛裡流露出來的,就是典型的商店女郎的神情。那種神情是對虛度芳華的沉默而高傲的反抗;抑鬱地預言著即將到來的報復。即使在她開懷暢笑的時候,那種神情也依然存在。同樣的神情可以在俄羅斯農民的眼睛裡看到;等到加百列吹響最後審判的號角時,我們中間還活著的人在加百列的臉上也可以看到。那種神情原該使男人們自慚形穢;但他們老是嬉皮涎臉,別有用心地奉獻鮮花。

現在你可以掀掀帽子,走你的路了。你已經接受了蘆的愉快的「再見」,和南希的譏諷而又甜蜜的微笑。不知怎麼搞的,那種微笑彷彿從你身邊掠過,象白蛾似地撲翼飛過屋頂,直上雲霄。

她們倆在街角上等丹恩。丹恩是蘆的好朋友。你問他忠實嗎?嗯,如果瑪麗需要招用十來個傳票送達員去尋找她的羔羊時 ,丹恩總是在場幫忙的。

「你冷嗎,南希?」蘆說。「你在那家老鋪子里幹活,每星期只有八塊錢,真是個傻瓜!上星期我掙了十八塊五。當然,熨衣服的活兒不如在櫃檯後面賣花邊那麼氣派,但是能掙錢。我們熨衣工每星期至少掙得到十塊錢。並且我認為那也不是不光彩的工作。」

「你干你的好啦。」南希翹起鼻子說。「我甘願拿八塊錢一星期,住住過道房間。我喜歡待在有好東西和闊人來往的地方。何況我的機會有好多啊!我們手套部的一個姑娘嫁給了一個匹茨堡來的——鍊鋼的人,或者是鐵匠,或者是別的什麼——身價足足有一百萬呢。總有一天,我自己也要找到一個闊佬。我倒不是在誇耀我的相貌或者別的長處;可是既然有大好機會,我總得碰碰運氣。待在洗衣作里有什麼出息呢?」

「不見得吧,我就是在洗衣作里碰到丹恩的。」蘆得意揚揚地說。「他那次跑來取他星期日穿的襯衫和領子,看見我在第一張桌子上熨衣服。我們洗衣作里的姑娘都想在第一張桌子上幹活。那天埃拉·馬金尼斯病了,我頂了她的位置。丹恩說他一眼就注意到我的胳膊是多麼豐滿,多麼白皙。我是把袖管捲起來幹活的。來洗衣作的也有上流人。你從他們把衣服藏在手提箱里,突然溜進來的樣子就可以認出他們。」

「你怎麼能穿那樣的坎肩呢,蘆?」南希說,她眯縫著眼睛,關心而又責備地盯著那件惹厭的衣服。「它說明你的審美力太差啦。」

「這件坎肩嗎?」蘆睜大了眼睛,憤憤地說。「嘿,這件坎肩花了我十六塊錢呢。事實上要值二十五塊。一個女人送來洗熨,再也沒有來取。老闆把它賣給了我。上面的手工刺繡有好多碼呢。你還是評評你自己身上那件又難看,又素淡的東西吧。」

「這件難看素淡的東西,」南希不動聲色地說,「是按照范·阿爾斯丁·費希爾太太身上一套衣服的式樣縫製的。店裡的女同事們說,去年她在我們店裡買了一萬兩千元的東西。我這件是自己做的,花了一塊五毛錢。你在十步以外簡直看不出我這件同她那件有什麼區別。」

「哦,好吧,」蘆溫和地說,「假如你願意餓著肚子擺闊,儘管請便。我還是干我的活兒,拿我的好工資;幹完活之後,在我經濟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替自己添置一些花哨好看的衣服。」

這當兒,丹恩來了,他是個周薪三十元的電工,佩著活扣領帶,顯得少年老成的樣子,絲毫沒有城市的輕浮習氣。他以羅密歐 般的悲切眼色瞅著蘆,並且認為她那繡花坎肩是一張任何蒼蠅都願意粘上去的蛛網。

「這位是我的朋友,歐文斯先生——跟丹福斯小姐握握手吧。」蘆說。

「認識你十分高興,丹福斯小姐。」丹恩伸出手說。「我時常聽到蘆提起你。」

「多謝,」南希冷冰冰地用指尖碰碰丹恩的手指,說道,「我也聽到她提起你——有那麼幾次。」

蘆吃吃地笑了。

「你那種握手的方式也是從范·阿爾斯丁·費希爾太太那兒學來的嗎,南希?」她問道。

「假如我是學來的,你更可以放心大膽地照搬。」南希說。

「唷,我根本不配。那種方式對我來說就太花哨了。那種把手抬得高高的架勢是為了炫耀鑽石戒指。等我弄到幾枚之後,我再開始學。」

「你不如先學著,」南希精明地說,「那你就更有希望弄到戒指。」

「為了解決你們的爭論,」丹恩愉快地微笑著說,「我來提個建議吧。我既然不能陪你們兩位到蒂法尼那兒去盡我的本分 ,你們可願意去遊樂場逛逛?我有入場券。我們沒有機會同真正戴鑽石戒指的人握手,那就去看看舞台上的鑽石怎麼樣?」

這位忠實的侍從走在人行道上靠馬路的一邊;蘆挨著他,穿著鮮艷美麗的衣服,有點象孔雀;南希走在最裡面,窈窕纖弱,打扮得象麻雀那般樸素,可是走路的姿態卻是地道的范·阿爾斯丁·費希爾式——他們三人就這樣出發去尋找他們花費不多的晚間消遣了。

我想,把一家大百貨商店當作教育機構的人並不多。但是南希工作的那一家對她來說倒有點兒象教育機構。她周圍儘是那些帶有高雅精緻氣息的漂亮東西。假如你處在奢華的氣氛中,不論是你還是別人花了錢,那種奢華就屬於你了。

南希接待的主顧大多是婦女,她們的衣著、風度和社交界的地位都被引為典範來議論。南希開始從她們身上取長補短——根據她自己的意見從每一個人那兒擷取最好的地方。

她從一個人身上模仿了某種手勢,加以練習;從另一個人那兒學會了一種意味深長的眉毛一揚的樣子;又從其餘的人那兒吸收了走路、提錢包、微笑、招呼朋友和答理「身份低」的人的姿態。從她最欽佩的模特兒,范·阿爾斯丁·費希爾太太那兒,她徵用了那個美妙的特點:一種輕柔低沉的嗓音,象銀鈴一樣清晰,象鶇鳥的鳴囀那般圓潤。她沉浸在這種雍容華貴的氣氛中,不可能不受到深刻的影響。據說,好習慣能勝過好原則,那麼好風度也許能勝過好習慣了。父母的教誨不一定能使你保持新英格蘭 的良知;但是,如果你坐在一把筆直的靠背椅上,把「稜柱和香客」這幾個字念上四十遍,魔鬼就不敢侵犯你了。當南希用范·阿爾斯丁·費希爾的聲調說話時,她連骨子裡都感到「貴人不孚眾望」的舒坦。

大百貨學校里還有一個學問的源泉。每當你看到三、四個商店女郎交頭接耳地聚在一起,在手鐲叮噹作響的伴奏下,彷彿談著無關緊要的話題時,你可別以為她們在那兒批評埃瑟爾的頭髮式樣。這種碰頭會也許沒有男人的審議會那麼隆重;可是它的重要性並不低於夏娃同她大女兒的第一次會議。在那次會議上,她們使亞當明白了他在家庭中應有的地位。那是對抗世界和男人的共同防禦及交流攻守戰略的婦女大會。世界是個舞台,男人則是一股勁兒往台上扔花束的看客。女人是所有小動物中最荏弱無助的——她們有小鹿的優雅,卻沒有它的敏捷;有小鳥的美麗,卻沒有它的飛遁能力;有蜜蜂的甘釀,卻沒有它的——哦,我們放棄那個譬喻吧——有人也許會給螫著呢。

在這種軍事會議上,她們互相供應武器,交換她們在人生戰術中創造和擬定的戰略。

「我對他講,」薩迪說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