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月如歌 上海點心

大概不少外地來滬的新上海人不知道「蟹殼黃」是什麼。蟹殼黃是一種「迷你型」小燒餅:外有芝麻內有油酥;甜的加糖鹹的加鹽加蔥末;因其薄薄一層外殼呈黃色而得名。剛出爐的蟹殼黃又松又脆又香又酥,堪稱名符其實的上海小吃。

過去蟹殼黃總是和生煎饅頭一道賣的,如浙江中路上的「蘿春閣」和四川中路上的「大壺春」。蘿春閣的生煎饅頭曾被1957年的《新民晚報》評為上海的名店名點,它的肉餡配方很講究:放多少肉皮丁在肉糜內、肉糜內肥瘦比例等還是按照老店傳統(曾有人在鳴放時寫文章批評上海老點心店、老飯店公私合營後拋棄傳統,質量下降),此外煎的時候掌握火候也很到位。1950年代初我隨父親去過蘿春閣,印象中這家店門面小得和它的名聲極不相稱,樓上是茶館,當年食客就人滿為患。而大壺春的生煎饅頭卻別具一格:它的生煎不像蘿春閣生煎有許多湯汁,而是濕漉漉的,十分鮮美,咬下去不必擔心汁水會濺出來。這兩家店的生煎和蟹殼黃可以稱得上無與倫比。

1958年我的一位舅公從浙江來上海治病,他患肝癌在第一人民醫院病房住到去世。他曾在上海待過多年,臨終前半個月想煞了吃蟹殼黃。我父親走遍全上海各家點心店都沒有買到!到頭來也未能滿足他舅舅的心愿。此時正是大躍進時期,估計點心店職工都去大鍊鋼鐵了。

一提到小籠饅頭(也叫小籠包子),現在的上海人只會想到老城隍廟「南翔小籠」,卻不知過去許多點心店賣出來的小籠饅頭並不比南翔小籠差。1957年以前,到任何一家點心店吃小籠饅頭,必定送上蛋皮湯和一小碟生薑絲,不另外收費。湯是骨頭熬成的高湯,點心店供應的大小餛飩湯水和蛋皮湯水來源相同。小籠包子里的湯汁儘管「肥而不膩」,但畢竟有肉,哪怕吃一客,也有至少6隻,所以只有沾著泡有薑絲的醋吃小籠包,再呷一口蛋皮湯,嚼點薑絲,把油膩全消化掉,儂才能真正品嘗到小籠包子的美味。

小籠包子和湯包都是皮薄湯鮮,都是肉餡(也有加蟹肉變成蟹粉小籠和蟹粉湯包),但湯包的湯汁要多許多,所以湯包只能趴著,「立」不起來。吃湯包要特別小心。我曾見到一個北方漢子把筷子用力一夾,破了、湯全部漏光、放到嘴裡只是有一丁點肉的包子皮了,所以這位吃慣「狗不理」包子的老弟很是鬱悶,直到服務員給他拿來一根吸管才算完事。

對於久居北方的朋友我要解釋一下:生煎饅頭也好,小籠包子也好,相對於「狗不理」包子而言都屬袖珍版的。在收糧票的年代,1個大包收1兩糧票;4個生煎饅頭收1兩糧票,而8個或6個小籠包子也只需1兩糧票。

上海的點心是海納百川的產物,主要受江蘇浙江的影響,尤其是江蘇。蘇州是千年古城,它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江南又是富庶之地,蘇州的小吃必然精緻;而揚州一帶自明清以來便是富可敵國的鹽商集中地,他們對吃的講究必定對周邊環境有重大影響。當代文人中有美食家之稱的,一位是久居蘇州的陸文夫先生,一位是家鄉在揚州以北運河邊的汪曾祺先生,便是明證。

浙江點心在上海名氣最大的當推寧波湯糰和嘉興粽子。陝西路上的「美心」專賣寧波湯糰,寧波湯糰個頭小巧,裡面的「黑洋酥」餡(芝麻粉加糖加生豬油即板油)占足了香甜二字,湯糰是用水磨米粉做的,又軟又滑又糯,不黏牙,所以上海本地圓子只能甘拜下風。我諾是寧波人,阿娘(祖母)每年春節都磨粉夯芝麻,自製湯糰,滋味不比「美心」推板 ,比當前超市裡賣的寧波湯糰絕對要好。我母親是四川人,也學會了做,傳統一直保留到我老婆,亦做得很好。自製寧波湯糰當年從寧波人傳到各家各戶,不是寧波人家的,也都借石磨做水磨粉,成了春節一景。

「喬家柵」的點心現在是每況愈下,當年的粽子是有嘉興風味的,現在只能買出自嘉興五芳齋的粽子。而且冒牌貨太多。當年我印象深的好點心有:南京路「沈大成」的小籠和燒賣,南京西路「王家沙」的兩面黃炒麵,永嘉路「喬家柵」的煨面,延安路「紅榴村」的蝦肉餛飩及小籠,福建中路「德興館」的燜肉面,南京西路「鎮江」的揚州湯包……

廣東點心在上海很有人氣。福州路「杏花樓」的廣東雲吞、蝦餃,南京路「新雅」的叉燒包、雞肉大包,就是四川北路「新亞」外賣部的廣東點心都是相當出色。

光顧最多的當然是家門口的「四多」(後改「四海」),那裡的湯圓個頭比寧波湯糰大很多,一般人吃4隻就夠了。特別是鮮肉湯圓,湯鮮肉多,皮子糯軟,很受青睞。這家店還外賣糕團,什麼條頭糕、黃松糕、方糕、赤豆糕、蜜糕、茯苓糕、雙釀團、粢毛團、金團……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