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幹校風雲 丁胖

我們是1971年初春搬到南匯的,當年夏天我就被派往市區的玻璃廠「戰高溫」了,在南匯華東局幹校沒待多少日子。

不知何故,一到南匯我和汪初人兩個前豬倌被編入了其他班排,從原來由物理教研室組成的一排調到了由化工教研室組成的三排,因此和不少化工教師成了相識。(說朋友有高攀之嫌所以講成了相識)

第一位是丁胖。因為胖大家都叫他丁胖,之前就和他熟。在奉賢養豬那段歲月里他曾經建議我們對飼料作「精加工」,即在米糠里混入尿液再發酵,可以把粗糠變成精飼料。天知道丁胖的點子從哪裡來的。他帶頭把尿撒入飼料桶里,我們紛紛效仿,然後他和我一起攪拌,再把桶抬到陽光下曬熱以便發酵。不過豬對這種「精飼料」並不愛吃,後來就不再「加工」,但可以看出丁胖是個熱心人。

丁胖畢業於東吳大學化學系,他卻喜愛中國古典詩詞,平時常常背一兩段宋詞,(當時亦屬犯忌)還講講成語典故,他說自己差一點去讀中文系或歷史系。丁胖這點文史造詣在追求他老婆時派上了大用場,他給上海第二醫學院一位比他小10歲的女生寫了幾十封情書,信里的風花雪月打動了她,成了他太太。丁胖在幹校時,他太太在虹口區中心醫院當醫生,育有一子一女,大家都說丁胖有福。

坐落於蘇州的東吳大學在丁胖嘴裡彷彿是一處小巧精緻的蘇州園林,令人憧憬。丁胖講過去大學師生之間也蠻有勁的。教他們有機化學課的是程小青先生,每次上課上到一半時,同學便起鬨要先生結束正課講霍桑大偵探。(程小青是小說《霍桑探案》的作者)所以一學期有機化學上下來,霍桑辦案的故事全部聽完——「儂講有勁伐?」然而丁胖正言相告:自院系調整東吳大學變成江蘇師院之後,「現在勿靈哉」!

丁胖的去世很富於戲劇性,但是場悲劇。1980年代丁胖的兒子女兒先後都去了美國深造,後來事業都有成。可就在此時丁胖中風了,癱瘓在床不能動彈,丁太太已是虹口中心醫院的內科主任,忙得一塌糊塗,於是照顧丁胖全靠保姆。保姆鐘點工換了不知多少,一個比一個糟,丁太太只得退休自己來照應丈夫,身心疲憊的她竟然患上了憂鬱症。子女又不在身邊,終於在1990年代快結束的某天晚上,丁太太扭開了煤氣開關,把她和丁胖都送入了天堂。據說丁胖的神志一直很清醒,可能表示過反對,可他不能動,只得由他愛妻做主一道離開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