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惡有惡報,其報之深,超乎應得。

——薇拉·凱瑟:《我們中的一個》

八月的一個星期二晚上,我和TJ坐在客廳,看著電視上一個西班牙語頻道里的兩個傢伙在互相打來打去,享受著比那場比賽更為新鮮的空氣。熱浪已經襲擊本市兩周,延續到上個周末總算告終。然後我們享受了完美的三天,有湛藍的天空,乾爽的空氣,氣溫維持在攝氏二十一度到二十六度左右。這樣的天氣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稱之為理想氣候:而出現在紐約的仲夏,你只能稱之為奇蹟。

白天我好好利用了這樣的天氣,在市區里四處遊盪。回家衝過澡之後,坐在椅子里。剛好趕上彼得·詹寧斯 播報新聞。前十五分鐘埃萊娜陪著我一起看,然後她進廚房去忙晚餐。TJ大約在她開始煮義大利面時跑了過來,但他堅持說自己不餓,也沒法兒待太久。埃萊娜早已習慣他的這些老話,徑自把晚餐的分量加倍,然後TJ被我們說服接受他的那份晚餐,而且一掃而空,還把盤子舔得乾乾淨淨。

「問題就在於,」他告訴埃萊娜,「你的廚藝太好了。現在一到吃飯時間我就想來。一不留神,就被養得胖嘟嘟的。」

TJ自有生存之道。他是個在街上混的小孩,瘦小靈活,第一眼看到他,你會覺得他和其他在時代廣場附近混的黑人小鬼沒什麼兩樣,擺紙牌賭博的攤子,騙點小錢,設法維生或勉強糊口。他的生活當然不僅是如此,但我知道他們很多人不能光看外表。我了解他,但對於其他人,我所能見到的也只是外表。

至於TJ的外表,就像變色龍,會隨著環境而改變。我曾親耳聽到他從聒噪的街頭黑話腔調毫不費力的改變成常春藤盟校式的文雅口音。他的髮型也一樣,我認識他以來的這幾年變來變去,從老式的黑人爆炸頭不斷變短,變了好幾次。一年多前他開始在埃萊娜的店裡幫忙,因而認定溫和體面一點的髮型會比較適當。從此他的頭髮一直剪得前所未有的短,不過服裝風格從他工作時穿的大學預科生行頭到杜斯 常見的小混混打扮都有。今天晚上他穿了一條卡其布褲和一件領尖有扣子固定的男式襯衫。上回我見到他是在一兩天前,當時他穿的是一件松垮垮的迷彩長褲和裝飾有金屬亮片的夾克。

「真希望他們講英語,」他抱怨道,「幹嗎要講西班牙語呢?」

「這樣比較好。」我說。

「難道你能聽得懂他們在講什麼?」

「偶爾能聽懂一兩個詞吧。大部分聽起來只是噪音。」

「你就喜歡這樣?」

「英語播報員太多話了,」我說。「他們就怕自己如果不這麼嘰里呱啦講個不停的話,觀眾會不明白髮生了什麼事。而且他們老是一再重複講過的東西。『他今天的左刺拳打得不夠多。』在我過去十年看過的拳擊比賽中,播報員不說拳手應該多使用刺拳的,總共大概不會超過五場。他們學播報的第一課一定就是學的這個。」

「說不定這個播報員也用西班牙文在講同樣的話。」

「說不定,」我表示同意,「但因為我根本不知道他在說什麼,就不會煩我了。」

「你沒按過靜音按鈕嗎?」

「那不一樣。你需要聽到觀眾的嘈雜聲,聽到拳頭打在身上的聲音。」

「這兩個很少打到對方。」

「都該怪那個穿藍短褲的,」我說,「他的左刺拳打得不夠多。」

不過他的左刺拳打得夠多了,足以讓他成為這場四回合熱身賽的贏家,他被判定獲勝,並得到觀眾一輪敷衍的掌聲。下一場是十回合的輕重量級比賽,很精彩的對決,一個靈活輕巧的年輕拳手對一個已過巔峰時代兩年的重拳手。那個老的——我想他已經三十四歲了吧——利落地擊中對方時,還頗能嚇住那個小夥子,可是歲月拖慢了他速度,使得他擊不中的時候更多。那個小夥子則報以密集轟炸式的拳頭,不過輕飄飄的拳力對雙方都沒什麼影響。

「他挺不錯的,」兩個回合後,TJ說。

「真可惜他的拳不夠重。」

「他就是不停地打,慢慢把你打垮。同時他也累積得分。另外那個傢伙每一回合的得分數則是越來越少。」

「如果我們聽得懂西班牙文,」我說,「我們就可以聽到那個播報員講這類東西。要讓我賭這場拳賽,我會押那個老的贏。」

「不奇怪啦,你們這些老古董人類總得團結。此時此地我們還要再看下去嗎?」

「此時此地」是蓋倫產品目錄里的一句廣告詞。蓋倫公司是俄亥俄州埃利瑞亞市的一個裝備商,供應間諜用的電子偵查設備,比如監聽電話和辦公室的竊聽器,還有防止自己電話和辦公室被監聽的反竊聽設備。這整個企業處於一種奇怪兩個極端;說到底,他們是促銷公司一半的產品去對抗另一半的產品,而廣告詞常在半途改變立場。「知識就是力量」,他們會在某一頁這樣向你保證,翻過兩頁,他們則提倡「你最基本的權利——個人與公司的隱私權」。前後的論點都很激烈,從「你有知道的權力!」到「別讓他們的鼻子湊近你的公司!」

你難免會想不通,這個公司到底支持什麼?由於「蓋倫」這個名字,則是德國傳說中的智慧之神,我猜想他們會很高興把任何產品賣給任何人,唯一承諾的就是增加他們自己的銷售額,並使他們的利潤達到最大值。可是他們的產品會增加我的銷售額,或提高我的利潤嗎?

「我想沒有這些裝備,我們或許也混能得下去,」我告訴TJ。

「沒有這些最新的科技,我們怎麼能逮到威爾?」

「我們不必去逮。」

「因為他不是我們的麻煩?」

「所我所知是這樣。」

「他是全紐約市的麻煩,不管走到哪裡,大家都在談論他,威爾這樣威爾那樣的。」

「他今天又上了《郵報》的頭版,」我說,「可是報上根本沒什麼新鮮的消息,因為從上星期到現在,他根本沒做任何事。不過報紙想把他放在頭版好多賣幾份,所以報導就是在說全市有多麼緊張,等著有什麼事情發生。」

「就只有這些?」

「他們試著把整件事放在歷史的背景里。舉出其他令大眾印象深刻的無名殺手,比方『山姆之子』 。」

「不同的是,」他說,「沒有人替山姆之子歡呼。」他對著蓋倫目錄的一張照片彈了一下手指。「我喜歡這種變聲電話,可是現在到處都能看到了。連電器連鎖店『無線電屋』都有。看這個價錢,他們的可能比較好。無線電屋賣得要便宜多了。」

「我並不感到意外。」

「威爾要是打算開始用打電話取代寫信的話,可以用這個。」

「下回我見到他,會轉達這個建議。」

「前幾天我自己差點買了一個。」

「用來做什麼?你的聲音變化還不夠多嗎?」

「我只會改變口音而已,」他說,「這個機器能改變音調。」

「我知道這個機器能做什麼。」

「所以你可以讓自己聽起來像女生,或者小孩。或如果你是女的,可以讓自己聽起來像個男人,那些變態就不會故意講髒話來嚇你。有這種東西真好玩,就像小孩玩玩具一樣,不是嗎?一兩個星期後,等你變不出什麼新把戲了,就會把它扔進柜子,要求媽媽再買新玩具給你。」

「我想我們不需要這個。」

他合上那份目錄,扔到一邊。「我看一樣都不需要,」他說,「你想知道我們需要什麼嗎?我已經告訴過你了。」

「講過好幾次了。」

「我們需要電腦,」他說,「可你就是不肯買。」

「近期會買的。」

「對嘛。你只是害怕自己不會使用罷了。」

「那種害怕,」我說,「和沒背降落傘就不敢跳出飛機是一樣的。」

「第一,」他說,「你可以學,你沒那麼老。」

「謝謝。」

「第二,我可以替你操作。」

「玩電動玩具遊戲破關的能力,」我說,「跟理解電腦的能力是兩回事。」

「不會差那麼多。你還記得港家兄弟嗎?他們一開始就是玩電動玩具的,現在他們在哪裡?」

「哈佛。」我承認。港家兄弟的真實姓名是大衛·金和吉米·洪,他們是一對電腦駭客,專門進入到電話公司內部的電腦系統。TJ介紹他們認識我時,他們只是兩個高中生,現在他們人在麻省劍橋鎮 ,天知道正在從事什麼大事業。

「你還記得他們幫過我們什麼忙嗎?」

「歷歷在目。」

「你說過幾次你希望他們還在紐約?」

「一兩次吧。」

「不只一兩次,大哥,很多次。」

「那又怎樣?」

「我們買台電腦來,」他說,「我學會了,就可以做那些同樣的屁事了。另外我還可以做所有合法的事情,比方在十五分鐘內就挖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