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後記

《神鵰俠侶》的第一段於1959年5月20日在香港《明報》創刊號上發表。這部小說約刊載了三年,也就是寫了三年。這三年是《明報》初創的最艱苦階段。重行修改的時候,幾乎在每一段的故事之中,都想到了當年和幾位同事共同辛勞的情景。

《神鵰》企圖通過楊過這個角色,抒寫世間禮法習俗對人心靈和行為的拘束。禮法習俗都是暫時性的,但當其存在之時,卻有巨大的社會力量。師生不能結婚的觀念,在現代人心目中或許已很淡泊了,然而在郭靖、楊過時代卻是天經地義。然則我們今日認為天經地義的許許多多規矩習俗,數百年後是不是也大有可能給人認為毫無意義呢?

道德規範、行為準則、風俗習慣等等社會的行為模式,經常隨著時代而改變,然而入的性格和感情,變動卻十分緩慢。三千年前《詩經》中的歡悅、哀傷、懷念、悲苦,與今日人們的感情仍無重大分別。我個人始終覺得,在小說中,人的性格和感情,比社會意識、政治規範等等具有更大的重要性。郭靖說:「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這句話在今口仍有重大的積極意義。但我深信將來國家的界限會消滅,那時候「愛國」、「叛國」等等觀念就沒有多大意義了。然而父母子女兄弟間的親情、純真的友誼、愛情、正義感、仁善、勇於助人、為社會獻身等等感情與品德,相信今後還是長期地為人們所讚美,這似乎不是任何政治理論、經濟制度、社會改革、宗教信仰等所能代替的。

武俠小說的故事不免有過分的離奇和巧合。我一直希望在小說中所寫的,武功可以事實上不可能,人的性格應當是可能的。楊過和小龍女一離一合,其事甚奇,似乎歸於天意和巧合,其實卻須歸因於兩人本身的性格。兩人若非鍾情如此之深,決不會一一躍入谷中;小龍女若非天性恬淡,再加上自幼的修鍊,決難在谷底長時獨居;楊過如不是生具至性,也定然不會十六年如一日,至死不悔。當然,倘若谷底並非水潭而系山石,則兩人躍下後粉身碎骨,終於還是同穴而葬。世事遇合變幻,窮通成敗,雖有關機緣氣運,自有幸與不幸之別,但歸根結底,總是由各人本來性格而定。

神鵰這種怪鳥,現實世界中是沒有的。非洲馬達加斯加島有一種「象鳥」(人印?爪!礎肌),身高十尺余,體重一千餘磅,是世上最大的鳥類,在公元1660年前後絕種。象鳥腿極粗,身體太重,不能飛翔。象鳥蛋比鴕鳥蛋大六倍。我在紐約博物館中見過象鳥蛋的化石,比一張小茶几的幾面還大些。但相信這種鳥類智力一定甚低。

《神鵰俠侶》修訂本的改動並不很大,主要是修補了原作中的一些漏洞。

一九七六年五月

在第三次修改《神鵰》之後,曾加寫了三篇附錄,第一篇討論易經與道家、儒家、陰陽家的陰陽八卦之說。這時又細讀了蘇州大學束景南教授(現在浙江大學)贈給我的大著《中華太極圖與太極文化》,很受教益,其中討論到很多道教關於內丹修鍊的問題,我因一竅不通,在所寫那篇附錄的文字中沒有涉及。只深深覺得,天下學問深奧奇妙者極多,……對於自己不懂的部分,如沒有決心儘力去學習鑽研,最好坦認不懂,不要去碰。

另外兩篇,一篇關於忽必烈的性格和行為,另一篇敘述襄陽的攻守,可以作為年輕讀者們閱讀《神鵰》的背景資料。但因客居香港,手邊關於元史的參考材料不多,更缺原始資料,又沒有師友可以請教蒙古文中的疑難,對歷史上的結論自己信心不足,所以這兩篇附錄沒有附入本書。

朱光潛先生談美學中的「距離說」,我一向很是尊崇。年輕之時,一讀之下便即信服,後來多讀了一些中外的美學與哲學書,仍覺朱先生的說法簡明易解,很能說明問題。朱先生主要說,以審美眼光欣賞藝術品,要撇開功利性的、知識性的觀點,純以審美性的眼光去看,譬如說,欣賞一幅「游魚圖」,要看圖中游魚姿態之美、運動之美,構圖、色彩和線條之美,全心投入,以致心曠神怡。功利觀點則要想這條魚從哪裡買來,要多少錢,這條魚重幾斤幾兩,市場上賣多少錢一斤,可以在水裡養多少時候不死,如請上司、父母、朋友或愛人吃飯,把這條魚殺了請他吃,他是否會十分喜歡等等。知識觀點則要研究這條魚屬於什麼類、什麼科、叫什麼名字,拉丁文學名是什麼,是淡水魚還是海水魚,主要生產於什麼水域,這條魚是雌的還是雄的,如是雌的,在什麼季節產卵,它以什麼東西作食物,能不能人工飼養,它的天敵是什麼。即使是漁市場商人或古生物學家,觀賞游魚圖時也應純用審美觀點,不要混入自己的專業觀點。

莊子與惠子在濠上觀魚,討論魚是否很快樂,你(我)不是魚,怎麼能知道魚快樂不快樂?楊過、小龍女和瑛姑觀魚,大概會想像龜這麼一扭一閃,迅速之極,是不是能用在武功身法之中?八大山人、齊白石觀魚,所想的多半是用什麼線條來表現游魚之美;而法國印象派大畫家塞尚等人,心中所想的圖畫,當是一條魚給人剖開後血淋淋的掛在蔬菜之旁,用的是什麼線條、顏色。舒伯特觀鱒魚時,腦子中出現的當是跳躍的音符與旋律。張仲景、李時珍所想的,當然是這種魚能治什麼病,補陰還是補陽,要加什麼藥材。我在香港住得久了,很能了解「洪七公觀點」,他老人家見到魚,自然會想這條魚清蒸滋味如何,紅燒又如何?頭、尾、肚、背、燴、烤、熏、煮,又各如何?老叫化自己動手怎麼樣?要小黃蓉來做又怎麼樣?

閱讀小說,最合理的享受是采審美態度,欣賞書中人物的性格、感情、經歷,與書中人物同喜共怒,同哀共樂,既打成一片,又保持適當的觀賞距離(觀看從小說改編的電影、電視連續劇也是一樣),可以欣賞(或討厭)書中文字之美(或不美)、人物遭遇之奇(或不通、故事結構之出人意表(或糟不可言廣人物性格之美(或醜惡)……我看小說、看電影、電視一向是用這種態度的。有一段時期中,我在報紙上專門寫電影評論,每天一篇(香港放映的電影極多,每天評一部根本評不完),後來又進電影公司專業做編劇和導演,看電影時便注意鏡頭的長短和銜接(蒙太奇)、色彩配搭、鏡頭角度及長短、燈光明暗、演員的表情和對白等等,看電影的審美樂趣便大大減少了,理智的態度多了,情感的態度少了,變得相當冷靜,不大會受感動,看大悲劇時甚至不會流淚。在電影中聽交響樂、看芭蕾舞時甚至不會心魂俱醉、魂不附體,藝術欣賞的意義就大大減少了。

讀小說而採用功利觀點(這小說是否合於無產階級鬥爭的革命思想?合不合革命現實主義的理論指導?對人民群眾的教育作用怎樣?)或知識觀點(小說中所寫是不是符合歷史記載?物理學上有無可能,某本權威哲學書中是這樣主張的嗎?這種毒藥能毒死人嗎?能把屍體化為黃水嗎?一個人手臂給人斬落了,重傷之後還能騎馬出奔而不死嗎?鳥類智力這樣低,能與人拆招而顯示武功么?魯智深能連根拔起一株大楊樹嗎?沒有東風時可以築壇行法而借來東風嗎?戴宗腿上縛了有符咒的甲馬,就可日行八百里,去參加奧運馬拉松賽豈非穩得金牌?根據歷史,關羽並沒有在華容道上義釋曹搡,《三國演義》這樣寫,豈非把三國的歷史全改變了?),讀小說時的趣味大減。當然也可以這樣持批判的態度來讀,然而已不是審美的態度,不是享受藝術、欣賞文學的好態度了。所以,忽必烈的真正性格怎樣,楊過是否在襄陽城下飛石擲死蒙古大汗蒙哥,我想在小說中最好不討論,我會在另外寫的歷史文章中談論,那是知識性的文章,便該用知識性的態度去閱讀。(例如,我在小說《碧血劍》中,寫袁承志有很大自由,他要愛青青便愛青青,要愛阿九便愛阿九。在歷史文章《袁崇煥評傳》中,任何史實寫錯了,都須設法改正。)……

有些讀者因為自己的性格與小說中的人物大大不同或甚至相反,無法理解小說中人物為什麼要這樣做,他覺得根本是不合理的、違反常識的、甚至是絕對不可能的(尤三姐因柳湘蓮不肯娶她,便會橫劍自殺嗎?),他覺得小說這樣寫十分「不通」,小說中人物的表現是「莫名其妙」,書中人物完全可以採取一種更明智、更合理的辦法來解決問題。

對於楊過的性格衝動、憑一時意氣而「胡作非為」,很多人不能理解,尤其是理智極強的自然科學家。他們覺得,楊過初出場時像韋小寶,到後來像蕭峰,性格在書中變化很大。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孩到三十幾歲的中年人,性格一定會變,那並不稀奇。問題是理智人不理解熱情人,這是世上許多悲劇發生的原因之一。理智人不理解楊過、蕭峰、段譽……他們覺得楊過不該想殺郭靖,蕭峰不該自殺,段譽不該苦戀王語嫣,葉二娘不該對玄慈方丈一往情深,李莫愁這樣美貌聰明,又何必對陸展元念念不忘?黃蓉不該猜疑楊過,殷離「不識張郎是張郎」太不科學……

有人覺得,楊過懷疑郭靖是殺父仇人,應該以理智態度冷靜查明,不該一時衝動想殺他報仇、又一時衝動救他性命。如果楊過是福爾摩斯,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