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動機及情緒心理學家 -2

心理學其它領域的研究者們早在30年代,主要是從50年代開始,就在提供一些證據,證明認知過程是人類動機及情緒的主要來源。要—一介紹這些繁多的研究成果,需要成捲成卷的書來寫。我們在此只選四個例子,並列出少量段落:

30年代中期,如我們已經看到過的,哈佛性格研究專家亨利·默里創立了「主題知覺測試法」(TAT),以測試性格的各個方面,特別是無意識的方面。他利用心理分析學說把這些編成了35種需要:整齊、控制、順從、進取、貶抑、教育、友好聯繫(歸屬和友誼)及其它一些需要。35種需要中的每一種都是一種激發力量,還有許多是在隨後的一些年裡從這個角度進行過調查的。

也許,研究最深的是成就需要,或者,按照心理學文獻中的用語,是成就欲(nAch)。在50和60年代,戴維·麥克萊蘭德及其在康乃迪格的衛斯理大學的同事們對有很強成就需要的人的性格和行為及其來源進行了一系列很有價值的研究。他們的發現有:有很高成就欲的人喜歡能提供具體反饋的工作,因此傾向於選擇有可能提升和擴張的工作……成就欲很高的男孩,他們的母親必定是從小就期望他獨立,並依靠自己生活,她們對孩子的限制也沒有成就欲很低的孩子的母親那樣多……對23個現代社會的調查研究發現,一個社會看待成就的價值反映在兒童故事中,並與其最近幾年的電力生產的增加有相關關係。

所有這些都指明,取得成就的動機是從一個人的母親和社會而來的,因此在本質上也是認知型的。

弗洛伊德認為,自我,或者很大程度上是有意識的自我,在孩子學會控制他獲取直接滿足的衝動,或者因為更大的回報或者因為不能為社會接受而推遲時,會慢慢形成。因此,較大兒童和成人身上的動機儘管受到獲取快樂的驅動力的力量影響,可是,他在方向上還是認知型的。

50年代及以後,由發展心理學家們收集到的一些實驗證據支持了弗洛伊德的自我發展理論。比如,沃爾特·米歇爾及其合作者讓孩子們選擇直接的,但是較小的滿足和延遲的,但更大些的回報。7歲時,大多數孩子選擇了直接滿足,可到9歲時,大多數孩子選擇了延遲一些但更大的獎勵。

同時,心理學家安娜·弗洛伊德和海因茨·哈特曼的作品一直就在改變心理動力心理學的焦點。人們發現自我比原來想像的更有力量,更有影響力,而本我的力量卻不那麼強。對於心理動力學方向上的心理學家們來說,這意味著成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有意識的願望、自我保護機制和價值激發的。因此,到50年代時,心理治療者和學術性的心理學家們都在熱情地探索自我戰勝壓力所利用的積極的認知力量,特別是面對猶豫不決的情形時抵消焦慮的希望,以及解決問題而不是無理性的防範和自我防禦的解決辦法。

20世紀的大部分心理學家,從弗洛伊德到斯金納都是決定論者。作為科學家,他們相信人類行為,就像現實世界裡的全部現象一樣,是有因而起的;每一種思想和行動都是以先事件和力量的結果。這個前提在他們看來好像是對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的地位最為基本的。按照這個觀點,如果人可以按照他們希望選擇的方式產生行為——如果他們的行為當中有一些或者大多數都是由意志決定的,可以自由操作,而不是由過去的經驗和目前的力量決定的——就不可能產生一個有關行為的嚴格的法律體系。相應的,「意志」這個詞在本世紀中期就從心理學中消失掉了,今天,在大部分現代教材中,甚至捎帶著提一下都沒有。

可是,這個概念卻不願意死亡;它改頭換面,以別的名字存活下來,而且不無理由。

一方面,心理治療學的目標就是要使病人從無意識力量的控制下解放出來。這隻能意味著,病人將能夠有意識地衡量和判斷一些別的辦法,並決定自己的行為方式。可是,如果不是意志產生的行為,那麼,決定又是什麼呢?

另一方面,發展心理學家發現,兒童心理發展中的一個關鍵特徵是「元認知」慢慢的出現——對自己的思想過程和管理這些過程的能力的認識。兒童慢慢地發現,記住一些事情、形成問題求解的策略、對物體進行分類有好多種方法,他們開始鍛練對自己的思想過程有意識和自願的控制。

再一方面,認知心理學一直需要設計一種現代的意志對等物來解釋決策現象,這在無數思想和問題求解研究中觀察到很多次了。人工智慧專家喜歡一些程序中的「經理功能」,它能刺激思想,也就是,這樣一些能衡量在任何點上取得的成果,並能確定下一步採取什麼步驟的程序的很多部分。有些理論家說,人類的思維同樣有管理功能,也可以作出決定。可是,由人工智慧程序作出的決定都是完全可預測的,而對人類決定的預測經常是錯誤的。為什麼?在人類的選擇當中,到底有沒有某些自由的區域?有沒有某種自由意志在自願的控制中?我們將在下章里進一步探討這個謎。眼下,我們只需注意下面幾點就足夠了:不管人類認為決策是一種完全可預測的管理過程,還是一種自願的行動,其動機在起源上卻是認知型的。

默里在30年代提出,社會因素通常是動機的來源,可是,這個提議卻沒有得到人們的注意。在50年代,隨著社會心理學和人文主義心理學的發展,心理學家對「社會動機」的興趣越來越大了。這是1954年由亞伯拉罕·馬斯洛提出來的一種整合的動機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馬斯洛是50年代和60年代期間人文主義心理學運動的領袖。

馬斯洛(1908-1970)是位複雜、熱情而深沉的人,他的一生使他成為就人類動機進行理論化的最佳人選。他是布魯克林一個移民家庭7個孩子中的一個,兒童時代過得很不開心,有些神經質,也是長期性的局外人。這促使他取得更高等級的、學習上的成績,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克服他的不快和孤獨。他在師範大學、布魯克林大學和布蘭戴斯大學順著學術階梯向上爬,與好多同事進行過親密的合作——行為主義者、動物心理學家、一位處於領袖地位的神經生理學家、格式塔心理學家和心理分析學家(他本人也經歷過分析)——希望能理解人類動機,並把他已經學到的一切裝配成一個包羅萬象的整體。他62歲時死於心臟病,但那是在實現了終生的宏願之後。

馬斯洛認為人類的需要和來自於需要的動機是一種結構或者金字塔。它寬大的基座由生理需要構成,其它一切都建立在這個基座上;第二個高層是由安全需要構成的(安全、穩定、不再害怕等等);再高些是由心理需要構成的,這裡的大部分在本質上是社會性的(歸屬感、愛、聯繫感和接受;對受尊敬、被同意和承認的需要);最後,在頂尖上,是由「自我實現需要」構成的(滿足自我的需要,「使自己成為能夠成為的任何東西」)。

由其他人對社會動機進行的研究探索了許多這樣的課題並清楚地說明了社會動機是如何跟個人的性格緊密相關的。比如,性格不穩定的人極需要贊同;結果,他們持續不斷地要求傳達社會上都欲求的特點。在性格測試中,他們會宣稱自己具有令人讚揚但很少是真實的一些情操,比如:「要說很不喜歡什麼人,那我還真的談不上。」而且否認有那些不好的但經常是真實的習慣,比如:「有時我喜歡說點閑話。」大部分人都以這種方式尋求社會贊同,可是,特別需要贊同的人這樣做的方式可以達到這樣一種程度,使別人認為他們是假正經,極不逗人喜歡。

社會動機的另外兩個方面成了進行過相當多實驗的課題,它們是對友好聯繫的需要(研究顯示,焦慮的人比不焦慮的人更需要友好聯繫)和對自我價值感的需要(研究顯示,毫不奇怪,自我價值感很高的兒童比自我價值感低的兒童更願意進行社會冒險活動,以取得領導地位)。在兩種情況之下,社會行為有一部分是由認知因素決定的:前者是由一個人在朋友當中會感覺少一些焦慮的感覺決定的,後者是由一個人自我價值有意識的評估決定的。

在前面的一些章節里,我們讀到兩種對社會動機的其它領域進行的積極研究:社會性助長(當別的人在場時,或者有人看著時,人會更好地完成任務的傾向)和社會性矇混(如果一個人的貢獻不能夠從集體成果中區分出來的話,人們就不會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完成任務的傾向)。

還有其它許多社會動機,的確,社會動機是非常之廣泛的一個課題,不用很大篇幅是無法說得完的。可是,也許一個奇怪的小小研究會向人們說明這是多麼繁雜的一個領域。1987年,阿姆斯特丹大學的蘇珊·佩特著手研究絕技表演者。面對危險會引發害怕,而害怕通常也會激發迴避行為。那麼,為什麼絕技表演者卻故意尋找危險的情形?佩特採訪了6位世界級的絕技表演者,並發現,他們的機動一部分是個人的,一部分是社會形成的。他們具有「尋找刺激」的人格類型,加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