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發展心理學家 -1

「橡樹再大,也是從橡子長出來的。」——英語諺語

許多人提到科學家時,都是千篇一律的想法:身著工作服的化學家正把沸騰的液體倒入試瓶里;細胞生物學家透過顯微鏡偷窺生命;裹著一身咔嘰布的古生物學家在用刷子刷著泥土,以便露出一塊朽骨。可對於正在工作中的心理學家來說,沒有人會想像出他是一幅什麼樣子。心理學是各門科學的綜合,場面各個不同。哪怕是心理學內部各個具體的領域裡面,情形也是千姿百態,不盡相同的,而在所有這些領域裡面,沒有哪一種情形的複雜性會超過發展心理學。比如:

——一位身著白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員握住一隻怏怏不樂的實驗老鼠的頭,同時,一位助手靈巧地翻開老鼠左眼皮,在裡面放上一塊不透明的隱形鏡頭。

——8個月大的一個男嬰坐在微型舞台前,一位研究人員躲在舞台後,把一隻玩具狗放在男嬰看得見的地方;正當嬰兒準備用手去抓它的時候,這位研究人員卻拉上了帷幕,把狗遮了起來。

——一位男士蹲在一個玩彈球的5歲男孩子跟前對他說:「以前我也經常玩這些東西,可現在已經忘了怎麼玩。我想再玩一回。你教我規則我就跟你一起玩。」

——一位年輕的母親跟只有一歲大的女兒在地上玩,她突然假裝受了傷。「哎呀,哎喲!好痛啊!」她大叫起來,緊抱住自己的膝蓋。小女兒伸出手來,就好像要去拍拍她的肩,可突然卻大哭了起來,把自己的臉理在枕頭裡。

——在一間小辦公室里,一位心理學家手上拿著一張綠色的撲克牌,對坐在桌子對面的10歲女孩子說:「我手上這張牌要麼是紅色的,要麼就不是黃色的,這說法對嗎?」她立即回答說:「不對。」後來,在同一天,他又讓一位14歲的女孩子來回答這個問題;她想了一會兒,然後說:「對。」

——一位女研究員給一位學牙科的學生放一段錄相。錄相中,某位剛來到這座城市的哈林頓夫人第一次去看牙醫。這位牙醫說,她昂貴的假牙有一些全都壞了,而且沒法修;而且,她患有牙周炎,她以前的牙醫卻一直沒有管這件事。哈林頓夫人心煩起來,而且不相信這位牙醫所說的話。研究員停下錄相,問學生說,假設他就是這位牙醫,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在這些千奇百怪的活動中,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追求:要發現心理學的橡子到底是怎樣長成心理學的橡樹的。尤其是:

——把不透明的隱形鏡頭安裝在老鼠眼睛裡去以後,實驗人員培訓老鼠走迷宮,然後把老鼠弄死,在顯微鏡下觀察其大腦。其目的是要通過比較其左右視覺皮層,看看神經元上的樹突數目因為經驗增多而增多的程度。(因為左眼蒙住了,因此右邊的視皮層在迷宮培訓中沒有接受到信息。)

——把帷幕拉上藏起玩具狗來的研究人員,他是要看看嬰兒記憶力的發育情況——在本例中,他是要測試對被藏起來的東西仍然存在這種事實的意識程度。

——那位請求重新學會玩彈球的男士是皮亞傑,時間是在20年代,他是要研究小孩子道德推理能力的發育情況。

——那位假裝受傷的母親是在與研究工作者們合作,企圖確定兒童移情功能出現的準確時間。

——那位就綠色的撲克牌提出奇怪問題的研究工作者是在查看兒童邏輯推理能力的成長過程。

--那位請牙科學生回答如何處理上述情景的女研究工作者,是在調查成人水平的道德推理能力發育過程。

這些只是少數幾個例子,說明現代發展心理學家們多種形式的活動和興趣所在。他們所從事的研究領域是科學當中最廣泛的一個,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最典型的一個:它處理的問題涉及到我們因之為人的一切,也涉及我們對這些因素產生影響的一切過程。

在17世紀以前,人們對這個課題沒有什麼興趣。在那以前,按照史學家菲律普·阿里艾斯的說法,在歐洲處於統治地位的觀點是,孩子是成人的縮影,其性狀、德行及惡行就是小型的成人。他們在6歲以前得到關照,因為這個時候,他們已經可以照看自己了。從這以後,他們就得到成人一般的對待,跟成人一起工作,如果冒犯了權威,也得像成人一樣因為錯誤的言行受到懲罰。如果犯了偷竊罪,甚至還有可能被絞死。

對待孩子的這種態度開始發生變化的原因,是因為洛克說,嬰兒的思維是一張白紙。可是,這張白紙是如何變成成人思維的,他的理論卻極不成熟:這種發育簡單地就是因為經驗和聯想的積累。

兩個世紀以後,達爾文理論啟發了好幾位心理學家,他們提出了更為複雜的想法。他們說,進化過程是從最為簡單的同質生命形式向複雜和高級的區分形式發育的,同理,心理發育也是從同質和簡單的心理功能形式向複雜和專業化發育的。其從嬰兒期向成熟期的上進過程的發育是不可避免的。

今天,這聽起來有些幼稚;現代心理學家看問題更有相關考慮,他們認為,發育是隨便朝著某個方向進行的,某些是極不好的發育方向。種族主義者、滿口髒話的妓女、變態殺手、職業性的虐待者、虐待兒童的人、集團屠殺的宗教狂及類似的一些人都是發育導致的最終結果。另外,發展心理學家現在認為,他們的課題還延伸到了生命最後的幾十年,這個時候,心理功能已經衰退,老年性痴呆的情況也越來越多。在處理範圍如此廣泛的一個領域時,他們會應用到心理學幾乎所有的專業知識,可想而知,他們認為自己的專業才是了解心理學知識最為地道的途徑。如發展心理學家洛克爾·格爾曼所言:「如果不觀察其進化,我們就無法了解終端產品。」這話說得挺自信,讓我們來看看證據。

眼高手低的宏論

「目標宏大,可處理細節時又束手無策,」哲學家艾爾弗雷德·諾思·懷特海說,「這是一門科學在早期共同的弊病。」

對於發展心理學來說,情形的確如此。在19世紀晚期和20世紀早期,這個研究領域裡面最為顯著的一些理論都缺少具體的內容和堅挺的數據,無法支持其武斷和不切實際的概念。英國人喬治·羅曼斯、俄國人伊凡·謝采諾夫和美國人詹姆斯·馬克·鮑德溫和吉·斯坦利·霍爾都是一樣的,他們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把兒童時期發生的發育變化都比喻為從低等動物向人類進化的不同階段。可是,這種看上去十分聰明的比喻只不過是一種智力上的欺騙,而不是實驗的結果,因此很快就被興起的研究數據之潮沖涮而去,在這種理論之內是無法找到研究數據的。(只有心理分析理論躲過了這場實驗數據時代的沖洗,因為它跟進化理論不同,它並不想那麼包羅萬象,而只是進行性格結構和人格分析的工作,對於智力和社會技能的成長過程,它很少說話,或者根本隻字不提。)」

可是,霍爾對發展心理學卻作出了播種意義上的貢獻。他把當時叫做「兒童研究運動」的一種活動導入了實驗科學和數據收集活動。他本人也是一位勤敏的研究工作者,花了很多年時間專門進行兒童思維的問卷研究活動,並發表了大量數據。他所做的這些工作,而不是因為他的宏大理論,為兒童——心理學這個初生的領域奠定了發展方向。

到20年代,兒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這個詞30年後才開始流行起來——當時完全是研究方向的,在很大程度上只供理論使用。這也符合當時流行全國的心理測試風潮。比奈和特曼測量兒童每年的智力成就,而不解釋思維為什麼以及如何發生變化,跟他們一樣,20年代到50年代的發展心理學家們都集中精力確定正常值:即嬰兒行為及能力每周「應該」表現出來的樣子,作為兒童每月應該表現出來的樣子。在耶魯大學,阿諾德·格塞爾詳細編輯了兒童生命周期中每一個轉折點的正常行為描述。在伯克萊大學,哈佛大學和其它一些大學裡,研究工作者們進行了基本的縱向分析,對人們進行反覆測試,從嬰兒期一直到成人階段,以確定哪些因素決定著嬰兒日後將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人們缺乏對發育理論的興趣,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行為主義者的控制地位,他們對學習的研究,如我們已經得知的一樣,主要由確定刺激和回報之間的相互關係構成。行為主義發展理論這個名字如果能夠成立的話,就可以用斯金納的話表達清楚:

的後果可以「反饋」到有機體這裡來。行為後果如果真的產生反饋,也許就會改變一種可能性,即產生後果的行為行為也許會再一次發生……當行為的變化時間很長的時候,我們就認為非獨立的變數是有機體的年歲。作為年歲作用的可能性的增加經常被認為是成熟。

巨人和巨人的理論

讓·皮亞傑(1896-1980)是20世紀最偉大的兒童心理學家,這是大部分發展心理學家們所公認的,英國傑出的發展心理學家彼德·布萊恩說,如果不是有皮亞傑,「兒童心理學也許只是一門非常不起眼的學問」。在20年代,當皮亞傑還是一位年輕人的時候,他的早期的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