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 感動,有沒有用?

如果問過去這十年,中央電視台原創了哪些成功的電視品牌,我想《感動中國》一定可以名列前茅,甚至排名榜首。這個年度特別節目,從2003年2月播出首期,到現在已經持續八年。和其他大型節目比起來,它火起來的速度太快,當年就得到高度評價,並被迅速確立為中央電視台的年度項目;它擴散得也太廣,到現在為止,全國各地的《感動XX》、《XX驕傲》無處不在,已經構成一種現象。如果說,對於其他類型的節目來說,被克隆是一件很讓人不舒服的事情,但《感動中國》被複制,卻似乎是一件讓人開心的事情,因為這意味著更廣泛地尋找感動,更大範圍地傳播感動。當然,這樣的複製,也會反過來讓《感動中國》感受壓力。不過,這是好事,也真的會變成動力。這幾年,每當我走進《感動中國》的辦公室,總能看到黑板上一行一直沒被擦掉的字:「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感動中國》的兩個多小時,對於每個普通的觀眾來說,可能意味著無法被擦乾的淚水,或者是心靈的一次凈化。但對於這個社會與時代來說,《感動中國》的走紅意味著什麼?

淚水裡,人們有一種怎樣的期待?誇獎里,哪些標準被悄悄地改變了?四處開花,是尋找還是播種?當越來越多的普通人感動著中國的時候,意味著我們的富有還是貧窮?這感動,與我們尋找中的信仰有關係嗎?我們,還會感動多久?感動,有用嗎?

感動中,還並沒有清晰的答案,又或許,我們喜歡的未必是答案,而是尋找答案的過程。至少,我們現在還可以感動!

然而,感動,並不是我們最早要尋找的方向。

2002年9月,我所在的新聞評論部開了一個十來個人參加的不算大規模的策劃會,我也身處其中,這個會的目的,是集體策劃一下,眼看一年就要到頭,我們該製作一個怎樣的年度人物評選節目?

詩人曾說: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套用此句式,很多人會覺得我們更多的時間在監督在批評,是尖銳和堅硬的。其實,並非如此,批評給了我批評者的眼睛,我卻一直用它尋找溫暖。如果不是如此,批評有什麼意義?如果不是尋找一個更好的未來,監督又有何意義?

有這個想法並不讓人意外,全世界的眾多媒體,都會在一年終了的時候,推出他們的人物評選,一來發出媒體的聲音,二來通過選擇進一步明確自己的價值觀,三來也有競爭與市場的因素。於是,這樣有影響力的年度人物評選在全世界並不少,比如《時代周刊》、《新聞周刊》、等媒體,都做出了特色和影響力。但是,起碼到了2002年,中央電視台在新聞這個領域仍是空白。

我們想填補它,最初的提議和方向不讓人意外,當然要做年度新聞人物的評選,這不僅因為我們在做新聞,還因為,這幾乎是媒體的慣例。

可在討論操作的時候,問題就來了。

既然是新聞人物的評選,就沒人能保證都是正面人物,一年之中,也許航天英雄和黑心礦主同樣是熱門新聞人物,請問,這樣的評選能被接受嗎?到時如何「頒獎」?一屆可能可以辦,但下一屆會讓你再辦嗎?

在我們的環境中,這樣的問題必須考慮到,空有理想,如果無法實現操作,那理想也幾乎等於零。對於我們這些久經考驗的新聞人來說,這意識都有,於是,必須去尋找既符合理想,又可以操作並可以放大的事情來做。

各種各樣的建議被提出,又在越來越多的煙霧中被否決,不是不符合理想,就是不符合操作,或者,太沒有國情觀念。一個下午的策劃會,幾乎快走向僵局。

這時,似乎是陳虻提出了一個點子,找好人,評選讓人感動的年度新聞人物。乍開始,有一瞬間的沉默,但迅速地,我們就看到了「感動」二字背後的巨大價值與可能性。感動,不會讓黑心礦主們列入其中;感動,也是我們自己想尋找和需要的;感動,是一種力量,也可以推動這個時代前行;感動,作為一個電視節目,也有進一步成長和成功的可能。看樣,這件事可以做。於是,2002年9月下午的這個策劃會,終於留下了一個可供發展和討論的果子,算是功德圓滿。而那一瞬間的火花,來自當時還長發飄飄的陳虻。雖然大家一起豐富和完善成《感動中國》,但思維僵局中的一個轉折,他的貢獻是巨大的。以至於,每一次錄製《感動中國》,都會想到陳虻。只可惜,後來,變成了追憶,2008年年底,在第七個《感動中國》誕生之前,陳虻英年早逝,引發整個新聞評論部人內心巨大的情感地震。追悼時,人們談論更多的是他創辦的《生活空間》「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但別忘了,還有《感動中國》的最初創意。而陳虻,用自己的貢獻告訴我們:有時,背影也是一種感動。

回到2002年9月的那個下午,一個思想上無中生有的《感動中國》正式誕生,從此,這片土地上從未停息過的感動,開始以另外的方式,以一種年度電視化的操作模式,呈現在中國人的面前。出發之前,我們對這片土地上存在的感動既猶豫更充滿信心,唯一有些不確定的是:在當下這個時代,中國,會被感動嗎?

什麼是感動?又該選擇什麼樣的人來感動中國?

在《現代漢語詞典》上,對「感動」一詞是這樣解釋的:「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響而激動,引起同情或仰慕。」

其實,在每一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對感動的解釋。感動於我,便是在某人或某事面前,一種抑制不住的熱淚盈眶以及之後良久的沉思!

敬大姐也曾經問過一個十歲的小女孩:「你感動過嗎?」

小女孩對敬大姐說:「有一天,我放學晚了一個小時,走出校門時,我看見姥爺在寒風裡一直等著,我就哭了。」這就是感動。

對於普通人來說,感動往往與淚水緊密相關,這也應了另外一句話:或許我們每一個人都該問一問自己,已經多久沒有被感動?而一顆好久沒有被感動過的心,就像一朵很久沒被澆過水的花。所以,淚水,也是一種澆灌良心所用的水。

但是,製作一個有可能產生巨大影響力的電視節目,僅僅弄懂了感動是遠遠不夠的。別忘了,《感動中國》里的「中國」二字,意味著你選擇的感動必須契合主流的價值觀,要面向全體中國人,不能太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否則,感動大打折扣,也未必感動中國。

這個難度,就體現在人物的選擇上,這個選擇,往往意味著每一個名字背後的某種精神或價值的體現,而這選擇,從某種角度說,也代表著我們,一群電視人不用語言而能表白的堅持與尊重。

在第一屆《感動中國》開始推進時,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向幾十位推選委員寄出了一封信,我也身在其中,在這封信中,有如下一段內容,代表著最初的創作想法:

感動需要發現,而您就是我們邀請的推選委員會中的一員,為中國發現感動,收集感動。

我們希望能「感動中國」的更多是小人物,是平凡人亮相的場所,但也不排除各種因素決定每屆都會有一些知名人士走上領獎台。成龍之所以獲選,是因為他走向世界之後,對「中國人」這三個字愈發捍衛。

這次評選活動將感動中國、打動人們心靈的人物作為評選對象,什麼樣的人能夠成為2002年度人物?……這些人物身份各異,有著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經歷,有的可能曾經見諸媒體,有的也許還不為人所知,但在過去的一年裡,他們的所作所為,感動了我們,感動了中國。他們或者用自己的力量,推動了中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詮釋著一個人對這個國家、對這個社會,應當擔當起怎樣的責任,以堅強的民族精神挺起我們民族的脊樑;他們或者用自己的故事,解讀人與人之間應該有著怎樣的情感,帶給公眾感人至深的心靈衝擊。他們共同的特質是: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

我寫作有一個習慣,一般不喜歡過多引用,但是以上這一段,必須引用於此作為備案,看看最初的想法是怎樣的,中間是否堅決執行,而歲月是否會慢慢地侵蝕了這一切。在將來,讓我們自己別忘了,曾經許下過一個怎樣面對感動的誓言。

還好,依然如故。

在這樣一些最初的設想中,蘊藏著最重要的一個精神是:在人格與感動面前,人人平等。我們只在意內心的巨大震動,而不是哪一個人聲名的顯赫。這,就為越來越多的普通人走上感動中國的舞台做了最初也是最重要的鋪墊。

2003年2月14日,第一屆《感動中國》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第一屆《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包括王選、劉姝威、姚明、濮存昕等十位人物。

在製作第一屆《感動中國》的過程中,還有一個小小的插曲,它用被迫的改變奠定了之後《感動中國》的樸素基調。

這一屆的《感動中國》,在錄製的時候,頒獎過程中穿插了幾個文藝節目,演出者是包括鋼琴家劉詩昆在內的絕對大腕。這種選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