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生卷 十四、辯才無礙說玄奘

在報紙上看到達賴、班禪赴印度的新聞,忽然起了個奇怪的聯想,想起了唐代西行求法的玄奘大師。玄奘就是唐三藏,也即是《西遊記》中去「西天」取經的「唐僧」。達賴班禪這次去印度是坐飛機去的,從西藏到新德里,不過是幾個鐘頭就到了。當年玄奘赴印,卻走了兩年多,經歷了無數的險難呢!

當年玄奘的西行路線,是從長安出發,經寶雞、蘭州,出玉門關而入西疆,翻過天山、喜馬拉雅山、黑嶺等著名的大山脈轉折入印。據說他翻越天山山脈的騰格里山拔達嶺時,因為山上沒有一點乾燥的地方,白天只好把鍋子懸在半空煮飯,晚上就睡在冰上,如是者七天七夜,才走出了這座高山,護送的有的凍死在半山上,有的捱不住苦逃走,結果只剩下幾個人。《西遊記》寫的八十一難雖然是神話,可是玄奘實際經過的險難,也夠人咋舌的了。如果他現在復生,看見中印交通如此方便,一定非常高興。

玄奘吃了大苦頭,卻有了大貢獻。一九五一年印度親善訪華團來北京,團長森德拉爾發表談話,就特別提到玄奘,說印度古代史中有一大部分就是根據他寫下的遊記寫出來的;而造紙技術,也是因玄奘到印度之後,更促進中印文化的交流,這才傳播到印度的。

玄奘在印度留學十七年,有許多有趣的故事,其中尤以在那爛陀寺的講經論道和參加曲女城「無遮大會」的事最為著名,這兩件事對印度自由討論的學術風氣有極大影響。

那爛陀寺建於公元一世紀,是印度最大最壯麗的一座寺院,也是當時印度文化的中心。主持的叫做戒賢法師,已經一百多歲了,就像我國現在的虛雲老和尚一樣,德高望重,是佛學的權威。

玄奘到那爛陀寺拜戒賢為師,戒賢本來因為年紀老邁,多年不曾講經了,這次卻特別為玄奘開講《瑜伽論》,講了十五個月才講完。玄奘本來就很博學,聽經之後,又潛心鑽研五年,悟澈佛教的大乘奧義。於是拜別戒賢,到印度各地遊學,把各家各派的學說全都學了,經過六年再回那爛陀寺,戒賢就叫他主持講席,當時戒賢的大弟子叫作師子光,不服玄奘主講,玄奘就著了《會宗論》三千頌,給寺中僧眾傳閱。他的老師戒賢看了,都心悅誠服,自嘆不如,師子光這才知道自己比起玄奘,那真是差得太遠,結果就悄悄的走了。

玄奘在那爛陀寺講經論道,印度佛學的各派著名人物紛紛來和他討論。玄奘不但通曉大乘佛理,而且熟悉七十二小乘諸宗,全印高僧,凡和他談過的無不嘆服。當時印度僧人,有一種風氣,對於真理的辯論,看得非常重要,甚至有賭人頭的。有一個婆羅門最為狂妄,他要和玄奘打擂台,寫了四十餘條理論,掛在那爛陀寺門口,說道:「如果有人能夠難破我一條,我甘願割下人頭來認錯。」玄奘請戒賢等高僧為證人,登台和那個婆羅門辯論,辯到最後那婆羅門無法招架,服輸認錯,叫道:「你把我的頭拿去吧!」玄奘笑道:「和尚是不殺人的,我要你的頭作甚?」後來那婆羅門就跟隨他願意做他的傭人。

玄奘的聲名傳遍印度,當時印度名王戒日王特別為玄奘在首都曲女城開一次大會,通知各國學者名人,來聽玄奘講道。結果各方人士不遠千里而來,計有十八個國王,三千僧侶,二千多婆羅門外道,還有那爛陀寺的僧侶一千多名,與會的人都是有高深學問修養的人,可以說是印度歷史上第一次的文化名人大集會。這個會就稱為「無遮大會」。玄奘作「論主」開經講義,講了十八天,人人悅服,沒人提出反對意見。講完之後,十八個國王請玄奘乘坐大象,上施華幢,巡行一周。各國國王向全場群眾高聲喊道:「中國法師立大乘義,破諸異見,自十八日來無敢論者,眾宜知之!」於是全場歡呼踴躍,焚香散花,從此他被公認是印度的第一位學者。

玄奘在印度留學十七年後,回到中國,載回佛學經典五百二十夾,六百五十七部。這是東漢以來,佛經第一次大量的輸入。玄奘回來以後,住在長安弘福寺,終身從事翻譯工作。譯出「經」、「論」合七十四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所以他又可以稱得是中國最偉大的翻譯家。這樣的成績,直到今天,還未有人能超過他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