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輯·棋人棋事 八十三、歸心馬戰術的新發展

「歸心馬」是象棋「禁忌」之一。

南方有句棋諺:「馬歸心必死。」北方的棋諺則是:「馬走窩心,老將發昏。」

自古以來,無分南北,學象棋的人似乎已經形成了一個牢不可破的觀念——「歸心馬」是走不得的。

今年(一九七五)的全國象棋比賽卻推翻了這個千百年來的「禁忌」,牢不可破的觀念似乎也必須破了。

預賽階段,就有新聞報道,說是今年的局法豐富多采,其中就有運用「歸心馬」來作攻擊手段的開局法。(有許多棋友看了這段新聞,曾經問我「有冇搞錯」?)

決賽階段,胡榮華再碰陳孝堃,陳孝堃是在預賽階段唯一勝過胡榮華一局的人,兩雄相遇,胡榮華抱必勝之心,陳孝堃也有再撼胡榮華之志,搏鬥得十分激烈。陳孝堃開局未已,就計畫用「歸心馬」的戰術誘胡榮華上當,結果雖未得如所願,其戰術的新穎,已足令人拍案叫絕!

這正是:「誰說馬歸心必死,如今腐朽化神奇!」

其實,「歸心馬」戰術並不是今年才有的,據我所知,中國棋手對「歸心馬」戰術的研究,最少有十八年的歷史(王嘉良是著力最深的一人,一九五七年開始研究,一九五九年他和李德林聯合編著的《象棋後衛》就有五局「歸心馬」開局法)。若再推遠一些,從周德裕開始用「棄馬陷車局」到楊官磷在《弈林精華》將這局法總結,則大約有四十年左右的歷史了(不過在這階段,尚未成為一個開局體系)。

對「歸心馬」戰術我所知的僅是一鱗半爪,現僅就所知,姑妄言之,給同好略加介紹。

「推陳出新」!新的創造往往是從固有的基礎發展起來的。

「歸心馬」戰術也是如此,它是有所繼承,有所創造,才有今天新的發展。

溯本尋源,談到「歸心馬」戰術,個人的看法,似乎應該從「棄馬陷車局」說起。

《中國象棋譜》第一集(一九七四年人民體育出版社再版)對「棄馬陷車局」曾有特別介紹:一、它在序言中說明,自解放後「屏風馬應當頭炮巡河車」已經發展為很完整的「棄馬陷車局」,成為全局譜中最集中,變化又最複雜的典範。二、它在「布局研究」論述此一局法時並加有編者按語(內文七四年再版本三七頁至三八頁),說明「這個局勢的全部著法是很複雜的,可以說,這是象棋全局中互相攻殺的典範。在過去,對於這一個局勢的結果究竟紅勝還是黑勝,有過很多爭論,經過多方面的研究後,許多名手們認為:紅方吃了黑方棄馬之後,不論紅方如何變化均處於下風。因為著法繁複而險要,一著之差,往往招致滿盤俱敗,所以這一局的編寫工作比較詳細。」

「棄馬陷車局」的由來是怎樣的?說起來有段「古」。

講「古」之前,請先看看這個布局。

這是當頭炮巡河車對屏風馬的開局,著法如下:

(原書附圖)

如圖,黑方退「歸心馬」後,紅方必失一車,故此名為「棄馬陷車局」。

這個開局法,據說是有「七省棋王」之稱的周德裕最先使用的。

三千年代初期周德裕挾技南來,和「華南四大天王」之首的黃松軒較量,周后手用此局法,但走到第九回時,黃松軒不敢吃對方棄馬,退車回河頭。因此那一次對局,尚未演變成「棄馬陷車局」。

後來經過名手解拆,有一派意見認為紅方雖然失車,但演變下去,炮打對方中兵後「釘死」對方「歸心馬」,局面極優,可操勝算。

然而變中有變,正如《中國象棋譜》中所說:「著法繁複而險要,一著之差,往往招致滿盤俱敗。」許多名手,研究多年,仍未得到結論。

在這一階段,「粵東三風」之首曾展鴻和他的大弟子黎子健可說是作進一步研究的開創者。據黎子健告訴我,他曾經想到極為關鍵的一著(黑方炮八進七可勝,演變著法見後),但由於不久抗日戰爭爆發,他沒有再深入的研究下去,殊為可惜。

其後,對這一局的研究用功最勤的是楊官磷,他解拆到一百個以上演變,結論是用「歸心馬」的黑方優勝。這一結論,如今已是被確定了。

這是「經過多方面許多名手」研究的結果而由楊官磷總其成的,僅僅一個局法就有一百多個演變,要耗費這許多名手的心血,真是令人不能不興「藝海無涯」的感嘆。

現將《中國象棋譜》關於這個局法的「正本」著法介紹如下:

(接圖)

第十六回合黑方的炮八進七是關鍵著法。

在「正本」(《中國象棋譜》為「一本」)中還有許多變化,限於篇幅不詳列了。棋友對這局法若有興趣,可看《中國象棋譜》第一集的「布局研究」篇,或楊官磷著的《弈林精華》。

不過「棄馬陷車局」雖然是運用「歸心馬」戰術成功的一例,但還不是主動的、有計畫的「歸心馬」布局。作為一個主動運用「歸心馬」來布局而自成一個體系的,我認為最大的「功臣」應是王嘉良。

王嘉良在棋壇上號稱「關東悍將」,我曾用「無限風光在險峰」來形容他的棋風,驃悍可以想見。但他最可貴之處,我認為還不在於「悍」,而是在於他富有大膽創新的精神。

一九五九年,他和李德林合作編寫了一部《象棋後衛》,書中的精華所在就是用「窩心馬」作進攻手段的五個開局法(南方人稱「歸心馬」,北方人稱「窩心馬」。「歸心」「窩心」,意義相同)。他是第一個創立有計畫的用「歸心馬」來布局而自成體系的棋手。

他的「歸心馬」布局是用來應付先手方過河車壓馬的,不過似乎只限於對方擺七路炮時方最有效。

現在先把他的開局法介紹:

(原書附圖)

第七回合,黑方擺七路炮,準備猛衝七路兵,是明顯、疾進的速攻著法。王嘉良認為如此著法,由於攻得過急,給己方釀成禍患。

紅方(後手防禦一方)此時退馬歸心,根據王嘉良自己說明的戰略企圖是甲、消散黑方七路炮的攻勢;乙、威脅黑方過河車(炮九平七打車);丙、給以後從左翼發起的反攻創造條件。所以他認為:「紅方退馬堵塞自己將路,粗算起來,好像很拙劣,實質上卻是一步老謀深算的妙著。」在如圖的形勢下退歸心馬,我同意他的意見,是似拙實巧的高招。

如圖形勢,黑方通常會有兩種走法:一、炮五進四打中兵,二、車三退一去兵。限於篇幅,每種走法只能介紹一局,棋友若要知道更詳細的變化,那就只好請看王嘉良的原著了。

一、黑方炮打中兵的應法

(接圖)

第九回合,紅方棄兵是步妙著,可以爭取攻勢,若走炮二平五,反落後手。

第十二回合,黑方因局勢緊張,故索性對攻。倘若改走馬三退五則紅車八上八、炮七下一、車八平六、象三上一、車六下一、象一下三、車一上二、馬五上七、前炮上七、象五下三、炮七上八、士四上五、車六平八、仍是紅方勝勢。

二、黑方車三退一的應法

(接圖)

第十回合紅方炮二平三是步要著,有沖三路兵與對方兌炮使對方右馬脫根的作用,且可限制對方上士固中。若平中炮反為不妙。演變如下:炮二平五、士四上五(馬七上八、炮五上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